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摺疊屏手機:被市場催生出的「早產兒」?

摺疊屏手機:被市場催生出的「早產兒」?

摺疊元年的空降,比想像中來得更早。

間隔4日不到,三星Galaxy Fold和華為Mate X就完成初番登場,其他玩家的跟進也已有了模糊的時間表,對於全球手機市場,2019或將是「被摺疊」的一年。

然而,在部分保守主義者眼中,摺疊屏手機在鮮花叢中被推上歷史舞台,更像是被某種合力「催生」的產物。

真是這樣嗎?

01

王者榮耀的皇冠

首先需要知道,在用戶一端,直板智能手機誕生至今已有十餘年,不同創新方向的低垂之果日趨摘盡,摺疊屏成為突破大眾審美疲態最耀眼的曙光。

而在手機廠商一端,在慘烈的市場博弈中,倘若A廠發布完新品後沒多久,B廠就「首發」了個新技術(哪怕並不十分成熟),那A廠就只能不顧上代新品用戶的感受,隔兩三個月後選擇跟進,整個手機市場也如蛻皮一般在半年內完成一次翻新。

所以我聽到最激進的觀點就認為(可能過於激進了),2019年初掀起波瀾的摺疊屏,就是用高昂代價催生的一批「早產兒」。

首先是技術上的不確定性,無論哪種「折法」,屏幕和鉸鏈都是核心難題:柔性屏長期彎折是否會造成不可逆的破壞?是否會導致手機壽命下降?屏幕表面如何更好地防刮?鉸鏈如何更經久耐用?再者,屏幕是吃電大戶,屏幕變大後如何滿足用戶日趨不滿的續航能力?

當然,在未來,這些可能都不是問題,但在當前,有比技術更「致命」的不確定性,那就是摺疊屏的時代意義並不清晰,至少很多悲觀者無法分辨,在智能手機的進化史上,摺疊屏是一次因「技術過剩」導致的插曲?還是又一次偉大變革的序曲?

從生產者角度,摺疊屏能俘獲人心的邏輯推演是:從鍵盤到觸屏,從粗邊框到全面屏,手機的演化,一直都是在不破壞便攜性的前提下儘可能增大視覺面積,如今當手機已基本6英寸起步,屏佔比95%以上,理應切換賽道,於是摺疊屏應運而生。

但在現實一端,許多人卻覺得,「手機可以折!」聽起來能讓極客用戶血脈噴張,能讓普通用戶在心底忍不住喊一聲「我靠」,但除了可以折,很難看到它在功能創新層面有顯著躍遷,一位網友的戲謔就很有代表性:「一個手機可以搞定的事,非要用兩個硬拼到一起。」(我個人其實不同意這句話,因為在科技領域,未來從來都不是現在的線性堆砌)。

不過也有人喜歡這種「硬拼」,有分析文章指出,在現階段,由於摺疊屏實現的僅僅是把平板電腦裝進口袋的需求,其目標用戶很可能是「便攜平板」用戶,可惜這個群體人不多,根據IDC公布數據,截至2018年Q3,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已連續16個季度下滑,而低迷的最大原因之一,恰恰是手機屏幕越做越大……從這個角度,摺疊屏手機自己,倒是要避免陷入兩頭不靠的尷尬。

總之在悲觀者眼中:作為昂貴的試驗品,現階段的摺疊手機,更像是三星和華為作為手機王者的一次技術獻禮,是作為王者榮耀的那枚皇冠,暫時和大多數人無關。

02

觸碰與眷戀

最後,說點我個人的看法,依我之見,說下一個十年就是摺疊的十年,確實有些為時尚早。

摺疊屏不一定是未來,它是未來的一種,是行業領跑者對未來的一次率先觸碰,也是消費者對十年前手機形態百花齊放時代的眷戀。

今天,由於摺疊屏的出現,平靜已久的手機行業,終於盪起一朵浪花,我不知道它未來會有多高——很可能非常高,甚至掀起巨浪,比如,很可能因為大眾的觀念轉變,因為5G時代殺手級應用的出現,摺疊屏手機成為未來的標配。

倘若真是這樣,那麼今天人們潑過的所有涼水,終將會被淹沒在未來的驚濤駭浪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黑馬 的精彩文章:

唯品會公布2018 Q4財報:活躍用戶重回兩位數增長,存量戰場的突圍戰
為什麼春節紅包這麼猛?

TAG:i黑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