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綠皮書》:這是一篇乖學生寫的範文,沒毛病,可也沒有靈氣

《綠皮書》:這是一篇乖學生寫的範文,沒毛病,可也沒有靈氣

在剛剛出爐的奧斯卡獲獎名單上,彼得·法雷里導演的《綠皮書》獲得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和最佳編劇三項大獎,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事實上影片在之前的多倫多電影節、英國電影學院獎、金球獎等眾多重量級影節影展中也是一路拿獎拿到手軟,因此在奧斯卡頒獎前夕,就已經被認定是本屆獲獎的最大熱門。

在今年整體平庸的奧斯卡頒獎季里,《綠皮書》是一個特別的電影現象,一方面它溫情暖意的故事為其贏得了一大批觀眾,在海內外最具影響力的影評媒體上都好評如潮——著名網站「爛番茄」上好評高達95%,專業電影資料庫Imdb上評分8.3,豆瓣上目前是8.9,連法國「電影手冊」這樣對好萊塢敘事極為挑剔的評論媒體,也給出了4星(滿分5星)高分,稱讚其「簡單動人」。

另一方面,這部根據上世紀60年代著名黑人鋼琴演奏家唐·謝利和義大利移民托尼·利普一段真實的僱傭事件改編的影片,從最初公映就收到鋼琴家家人對影片不實表述的抗議和指責,還有相當多的評論指責影片是「偽平權」,是來自白人視角的自以為是。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間的爭論一直持續到奧斯卡獎項的頒出也沒有落下帷幕,反而讓這部非常中規中矩的影片有了影像之外的可討論空間。

影片由真實事件改編,著名黑人鋼琴演奏家謝利博士在1962年的聖誕前夕要前往美國南部巡演,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黑人出行意味著重重障礙和不安全因素,尤其是在種族歧視嚴重的南方。因此謝利博士僱傭了來自紐約的義大利移民托尼擔任他的司機,他看中的是混跡紐約各大酒吧的托尼擺平各種問題的能力。種族、身份、教育背景差異極大的兩人由此踏上了相互磨合,最終完成與對方、與自我身份和解的一段旅程。

「綠皮書」就是旅行開始前謝利博士的經紀人塞給托尼的「出行指南」,它指的是上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美國發行的一本旅行手冊,全稱是《黑人旅行綠皮書》。托尼依靠「綠皮書」幫謝利博士找到歡迎有色人種的酒店和餐廳,在那些地方黑人不會被羞辱或虐待。這一路上,謝利博士和托尼從互相看不慣,到被對方的才華和性情打動,超越各自的偏見,讓彼此間根深蒂固的差異最後成為相互成就的蹊途。

影片有個皆大歡喜的結局,謝利博士終於走出對自己的禁錮,從高高在上的「王座」走下來,擁抱了身為「黑人、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性取向有差異」的自己,而本性就不壞的托尼學會了把愛和善意表達出來。

但是這個「真實事件」是基於現實中托尼對自己親人的講述,他的兒子尼克·瓦萊隆加就是影片的編劇之一。謝利博士家人所抗議指責的,正是這個改編的「不真實」。謝利博士的侄子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的叔叔和托尼在現實中僅是簡單的僱傭關係,從未發展出偉大的友誼。而影片中對謝利博士人物性格的刻畫也與事實完全不符,將一位非常關心黑人權利,並親身投入平權運動中的音樂家,描寫成了對自己的種族群體都十分無知的人。

鑒於當事者都已過世,我們無從猜測事實的真相,僅從影片本身來說,《綠皮書》更像是一個被粉飾過的寫給成年人的童話,連那些不公正的遭遇,都因為散發著人性光輝而顯得溫和美好。但千萬不要去尋求真相,否則在工整的劇作之下,一定是現實的千瘡百孔。

這是一部欣賞起來很輕鬆,會被偶爾的小幽默取悅,被某些情節打動的電影,它是合格的「奧斯卡」影片。但是從電影語言上來講,它的確中規中矩、甚至寡淡平庸。儘管拿下了「最佳編劇」,但本片編劇值得稱道的地方也僅在於嚴謹工整:一絲不苟的起承轉合,前期埋下伏筆,後續抖開包袱。影片開始時托尼將家裡黑人工人用過的水杯扔進垃圾桶、在路邊店「順」走後來被當作幸運物和友誼見證的玉石、托尼妻子在影片結尾對謝利博士代寫家書的感謝等等,無一不是對仗工整的劇本寫作範文。挑不出什麼毛病,但也沒有任何驚喜。

人物角色上,馬赫沙拉·阿里憑本片一路拿到了許多表演獎倒是合情合理。已經憑藉《月光男孩》收穫過一尊奧斯卡最佳男配小金人的阿里,將謝利博士塑造得極為細膩,良好的教育和社會的偏見共同構成了雙重枷鎖,禁錮住了這個將音樂作為靈魂的藝術家。阿里把人物小心翼翼觸碰邊界,一步步走出來的層次感表現得很好,一站又一站停駐,帶著驕傲和尊嚴的忍耐,最終在一個黑人酒吧的破舊鋼琴上放飛。阿里每次坐在斯坦威鋼琴前手指上下翻飛時,真的可以讓人透過演員看到一個天才自由的靈魂。據悉,阿里為此特訓了三個月鋼琴,雖然很多演員都能為角色做到各種投入和犧牲,但讓這些投入的精力最終呈現在鏡頭上並且有意義,才是好演員的水準。

《綠皮書》拿到奧斯卡最佳影片並不意外,且不說今年除了《羅馬》外沒什麼太好看的競爭對手,就算放在那些佳片雲集的「大年」,《綠皮書》也是非常符合好萊塢審美的合格作品——有政治背景,有種族探討,有人性美好。而被好萊塢敘事風格影響的觀眾,自然也對這樣的影片喜聞樂見。

本片的聯合出品方是阿里影業,這是中國資本首次投入奧斯卡最佳電影,也因此被順利引進,影片將於3月1日與中國觀眾見面。在正式上映前的點映場,馬雲出現在觀眾席上,第三次觀看了這部影片。首映禮後馬雲對本片的評價,非常準確的概括了這部有可看性,但不夠影史留名的作品——「這個電影好就好在,似乎很平淡,但故事背後有很多東西,很多經典的句子。」

這就像一篇好學生的範文,遣詞用句都沒什麼問題,但字裡行間沒有才華和靈氣也是真的。很多人觀影后感覺很清淡、很溫暖,但這些清淡溫暖是不能細究的,它們並沒有堅實的真相和厚重的思考作依託。一個不能更深地觸碰內心的作品,那就把它當作美好的成人童話也挺好的。

文 | 幗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青藝評 的精彩文章:

三月薦影:「過春天」原來是句黑話
莫言的「閃小說」實踐:半是現實半魔幻

TAG:北青藝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