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沒吃過醋肉配麵線,怎能自稱去過閩南

沒吃過醋肉配麵線,怎能自稱去過閩南

沒吃過醋肉配麵線,怎能自稱去過閩南

文 | 魏水華

有朋友從廈門旅遊歸來,對我說:「閩南菜味道真不錯」。

我問他:「你覺得最好吃的是什麼呢?」

他答:「佛跳牆」。

我說:「那你還沒有吃過閩南菜。」

倒不是說佛跳牆不好吃,但這東西,倒真不能代表地處閩粵交界之地的閩南地區的特色——作為上得了檯面的好東西,佛跳牆適宜坐在省會福州的大飯店裡細嚼慢咽,到了閩南,「下里巴人」的吃食才是正經。

沒吃過醋肉配麵線,怎能自稱去過閩南

其實,在閩南的街頭巷陌里,一口鐵鍋、一隻煤爐、一鍋老油的炸物,更能體現當地的特色。廈門的炸棗很好吃,用地瓜粉做皮、花生、豌豆、芝麻做餡,搓成小丸子,下鍋一炸,噴香四溢,花生和芝麻慢炸之下本身就會出油,所以炸棗的餡兒也是油潤油潤的,很適合用來貼秋膘;廈門的炸五香也不錯,豆腐皮裹著瘦肉、洋蔥、魚乾、馬蹄、五香粉和地瓜粉拌成的餡,下鍋炸到豆腐皮酥脆、餡子勁道,是秋冬季節里類似於烘番薯、烘栗子一樣既可以暖手、又可以果腹的零食;漳州的手抓面其實就是一大塊油炸豆腐乾,外面裹著汆過水的鹼水麵條,澆上甜麵醬、蒜蓉醬、沙茶醬、辣椒醬、芥末醬,用手抓著吃,面卷里有這樣多的醬,拿在手上當然會滴滴嗒嗒地漏一路,所以這東西雖然好吃,但很考驗食客的技巧,稍有不慎,衣服上就會一塌糊塗。

沒吃過醋肉配麵線,怎能自稱去過閩南

但所有這些炸物,都不及泉州的醋肉。

沒吃過醋肉配麵線,怎能自稱去過閩南

醋肉的製作其實很簡單,豬瘦肉切薄片,用醋腌漬,最後掛上地瓜粉入油鍋炸之。乍聽之下,和普通炸豬排,或者其實沒多大區別,但是親口吃過之後,才會發現差之千里。

在泉州,醋肉很流行,從星級酒店到街頭小攤都有售賣,足見此物在當地人心中的魅力。而且奇怪的是,只要出了泉州地界,就罕見醋肉的影子。我吃過最正宗的一次,是在六灌路美食街的一家無名小店裡,老闆娘是三代老泉州,本來是百貨站的採購員,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下崗潮中自己開了醋肉鋪子,因為製作講究,遠近聞名。

所謂講究的醋肉,大抵有三條法門。首先,肉片要片得薄,這樣才能在高溫油炸之下速熟不焦;其次,醋漬一定要過夜,除了讓醋味徹底滲入瘦肉之外,還能讓肉更加絲縷分明、筋道爽口;最關鍵的是,粉一定要掛得薄而均勻,不能掛糊,這樣才能油炸之下,鎖住肉中的醋味不致揮發。

沒吃過醋肉配麵線,怎能自稱去過閩南

剛剛炸好的醋肉是最好吃的,趁熱撒一點五香粉,入口外層松爽乾脆,裡面還能吃到醋味,鮮酸爽口。如果有一碗白煮的麵線,泡一碟炸醋肉下去。醋肉回軟香濃、麵湯里也多了一絲酸溜溜的鮮香,其味之美無與倫比。

沒吃過醋肉配麵線,怎能自稱去過閩南

重慶有炸酥肉涮火鍋的習俗,與泉州的醋肉泡米線頗多相似。但不同的是,酥肉外層裹厚漿、成品肥而油、;醋肉則是外層裹薄粉、成品瘦而清。一高一下,其精粗立現。

沒吃過醋肉配麵線,怎能自稱去過閩南

林語堂也是閩南人,他總結中國菜區別於西餐的特色有兩點「一是吃東西是吃它的組織肌理,它給我們牙齒以鬆脆或富有彈性的感覺;二是仰仗著各種品味的調和藝術。」這話未必全對,但我想他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腦海中想的,說不定就是醋肉。

出品 | 食味藝文志(foodoor)

作者 | 魏水華(qyqy118)

本文由百度知道日報作者原創,未經同意嚴禁轉載,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作者寫於2019-02-2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職場潛規則:越級彙報不可行!
《流浪地球》里的地下城,其實已經建了不少了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