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盤點侵華日軍使用的那些步兵小銃,除了「三八大蓋」還有這些

盤點侵華日軍使用的那些步兵小銃,除了「三八大蓋」還有這些

說起侵華日軍當年使用的那些步兵小銃,也就是步槍,最為國人所熟知的恐怕就是「三八大蓋」,即日本三八式步槍。由於其槍機上有一個隨槍機連動的防塵蓋以及機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樣而得名。

侵華日軍及他們手中的武器

三八式步槍是侵華日軍最主要的武器,可以說在中國屠殺了中國無數軍民,上面沾滿了咱們同胞的鮮血,可以說是罪行累累。不過,除了三八大蓋,日軍在二戰期間還曾裝備過數種步槍,今天我們就簡單介紹一下。

三十年式步兵銃

三十年式步槍是由日本有坂成章設計的一種採用無煙火藥、小口徑子彈、有連續發射能力的主戰步槍。這款步槍採用了毛瑟步槍的許多長處,比如後置機管拉柄、前方雙閉鎖榫、橋夾上彈、內置雙排彈倉等。

三十年式步槍首次亮相是在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日全面戰爭開始時已經不是日軍制式武器,但是仍在日軍中服役,但仍在日軍中服役,多數配給守備部隊等非一線部隊,以補足武器不足的情況。

四四式騎銃

四四式騎銃是日軍騎兵的專用武器,槍長只有966毫米,槍管長僅487毫米,發射6.5*50毫米槍彈,採用5發內置彈倉,全槍重3.34千克。

四四式騎統最大的特色是摺疊式槍刺,刺刀直接附在槍上,需要時可以直接伸出,非常的方便。不過,這一設計存疑,摺疊式槍刺生產耗時耗力,但是在實戰中使用的機會卻並不太多。

四四式騎銃1909年試製,1910年定型(明治44年),一直生產到了1941年。在此期間,日本小倉及名古屋兵工廠一共生產了91000支,後來被三八式騎銃代替。

三八式騎銃

三八式騎銃,實際上就是三八式步兵銃的槍管縮短型。另外槍托也按比例進行了縮短,上護木覆蓋至頭箍,表尺改短、背帶環移至左側。

1911-1941年的很長一段時間,三八式與四四式騎銃平行生產。四四式騎銃只裝備騎兵,三八式騎銃還供給炮兵、輜重等非主戰人員,生產數量不詳。

I式小銃

1938年,日軍的侵略戰爭遭到了中國軍民的全民抵抗。日本所有的兵工廠都在忙於為陸軍生產槍支。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海軍只得尋求向同是軸心國的德意訂購槍去。

I式步兵小銃就是義大利(Italy)為日本海軍專門設計生產的武器。它採用日本的6.5毫米子彈,橋夾壓彈,拼合式槍托,槍匣、保險均為義大利1891式。可以說集合了日本三八式和義大利卡卡諾1891式的特點。

I式步兵小銃,由義大利貝瑞塔兵工廠、特尼兵工廠等聯合生產,總數量在6萬支左右。主要裝備日本海軍及海戰隊等使用。

九九式(短)小銃

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日本有感6.5毫米子彈威力的不足,決心設計一種使用新的7.7*58毫米子彈的步槍,這就是九九式步兵小銃。該槍是在三八式步槍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進,比如槍機槍匣進行了簡化,並採用了一些衝壓件。

九九式步兵小銃,定型量產於1939年,因為那一年是日本神武紀年2599年,所以也叫九九式小銃。起初的九九式與三八式槍長相同,但是為了適應東南亞及太平洋的叢林作戰,1941年後槍管縮短為650毫米,所以又稱為九九式短小銃。

九九式在短短几年內生產了260萬支,為日軍主要的一線部隊武器,絕大多數應用到了太平洋戰場,只有少數裝備了侵華日軍(主要是關東軍)。此外,還有裝置了狙擊鏡的九九式狙擊槍型號。

二式小銃

二式步兵小銃是日本「挺身落下傘部隊」的專屬武器。因為日軍對衝鋒槍的極度不信任,日本組建的傘兵部隊只能配備步槍。為此日軍先後測試過多種武器,直到1943年,才採用了基於九九式步槍發展而來的拆御式步槍,定名為二式小銃。

二式小銃是一種史無前例的可以輕易拆卸成兩段的量產軍用步槍,也因為如此,戰後成為收藏家的最愛。加之這種武器只在戰爭最後兩年生產,一共只生產了22000餘支,現在更是搶手。

二式小銃做為一種步槍火力有限,對於深入敵後的傘兵並不適合。而且這種拆卸式槍械生產工藝複雜,製造困難,因此並不能算是一種成功的武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歪史正說 的精彩文章:

她被譽為「當代軍中花木蘭」,曾堅守陣地8天,犧牲時年僅24歲
明明是「法國小姐」為何被稱為義大利炮?正牌義大利炮威力如何?

TAG:歪史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