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為兒孫打下三百年基業,卻成了歷史上最沒有存在感的開國皇帝

他為兒孫打下三百年基業,卻成了歷史上最沒有存在感的開國皇帝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朝代,也是世界公認的一個強盛而繁榮的時代。為秦漢、隋朝以來,第一個不築長城的統一王朝。鼎盛時期,疆域南至羅伏州(越南河靜)、北括玄闕州(俄羅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烏茲別克布哈拉)、東臨哥勿州(吉林通化),國土面積達1076萬平方公里(一說1240萬平方公里)。共歷二十一位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

一般來說,一個朝代的開國者都不是泛泛之輩,後人們會對他的豐功偉績大書特書,彪炳史冊,讓人永遠記住他的千秋功業。而唐朝卻是個例外,以至於今天,人們說起唐,只知有李世民、武則天或者李隆基,甚至是楊貴妃。把奠定大唐王朝近三百基業的開國之君唐高祖李淵給貶低,甚至忽視了。

他為兒孫打下三百年基業,卻成了歷史上最沒有存在感的開國皇帝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是什麼原因使李淵成為史上最沒有存在感的開國皇帝的呢?這當然是拜他的兒子所賜。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弒兄囚父,繼而逼迫父親退位,於公於私都為封建社會所不容、人類所不齒。為了粉飾自己搶奪皇位的合法性,他刻意的篡改歷史,極力貶低父兄,將自己包裝成創建大唐王朝的第一功臣。把自己抬得高高的,好像唐朝是他李世民建立的一樣,將李淵完全貶低到一個被動、從屬的地位。

事實真的如此嗎?唐朝建立第一件事就是晉陽起兵。按照《 新唐書·太宗本紀》的說法:「高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而事實上,早在開皇元年(581年),做為獨孤皇后的外甥而備受隋文帝器重的李淵,在擔任譙州、 隴州、 岐州三州刺史時,就有一個極其善於給人相面人史世良私下告訴高李淵說:「您的骨骼驚奇,必為一國之主,願您自愛,不要忘記鄙人說的話。」從此刻起,李淵就已經有了取天下之心,而此時李世民還沒來到人世。

他為兒孫打下三百年基業,卻成了歷史上最沒有存在感的開國皇帝

在此後數十年,李淵一直隱忍,他在等待著時機。當大業十一年(615年),李淵調任山西河東慰撫大使時,心中竊喜的他忍不住說出:以太原黎庶,陶唐舊民,奉使安撫,不逾本封,因私喜此行,以為天授。意思是太原本來是古代陶唐氏帝堯的封國,我又是唐國公,現在讓我來安撫這塊地方的黎民百姓,這實在是天意。

等到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正式任太原留守、晉陽宮監,成為這一地區最高軍政長官,更是得意忘形,把李世民叫來一吐心跡:唐固吾國,太原即其地焉。今我來斯,是為天與。與而不取,禍將斯及。說明他心中早已有了總體的戰略方針和目標,而決不是才十七歲的毛頭小子李世民所能左右的。

在太原,李淵採取穩紮穩打的方針,先平定了當地的武裝歷山飛賊甄翟兒。期間,他招降納叛,不斷擴充自己的實力。後又設計嚇退了突厥的軍隊,使自己有了一塊穩固的根據地。

他為兒孫打下三百年基業,卻成了歷史上最沒有存在感的開國皇帝

可是,老謀深算的李淵並沒有急於起兵,而是天天喝酒泡妞,等待最佳時機。為了保證起事成功,李淵還搞了一系列外交工作,以低姿態別分給當時最具實力的突厥、瓦崗軍寫信聯絡。

等到時機來臨,李淵打出「廢昏立明,擁立代王,匡複隋室」的旗號迅速起兵,兵鋒直指長安。

得天時地利的唐軍,一路勢如破竹,從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到十一月佔領長安,李淵僅用了不到半年時間。

李淵進入長安後,宣布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擁立其孫代王 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隋恭帝。又過了半年,隋恭帝楊侑被迫「禪位」於李淵,李淵終於達成了「必為一國之主」的貴言,定國號為「大唐」,隋朝至此滅亡。

他為兒孫打下三百年基業,卻成了歷史上最沒有存在感的開國皇帝

那麼,李世民大唐王朝的建立中起什麼作用呢?李淵制定的順勢而為,先去關中,再取中原、河北的總體戰略方針中,李世民在其中所起的就是一個能征善戰的武將作用。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李世民就成為他爹最放心的領兵人物,而他也不負老爹的重望,四方征戰,破薛舉、薛仁杲父子,剷除了唐朝來自西方的威脅;擊敗宋金剛、劉武周,收復並、汾失地,鞏固唐朝的北方;虎牢之戰,一舉殲滅中原兩大割據勢力: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竇建德集團,使唐朝取得了華北的統治權等等。就戰功方面來說,無疑是神一般的存在,無人能望其項背。至於他當了皇帝後,人們稱其千古一帝,則是以後的事。

李淵是大唐帝國的開國皇帝,這一點是毫無疑議的,他是唐朝建立的總指揮,戰略決策的最終決定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山流水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英國人從中國搶走的一幅名畫,後來曾主動提出歸還中國卻無奈放棄

TAG:高山流水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