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兩會緣何令世界矚目?

中國兩會緣何令世界矚目?

本文作者:西瓦·桑卡爾

在中國面臨諸多嚴峻考驗之際,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拉開了帷幕。

如今,較之國際組織和跨國公司,政府和議會等國家機構受到較少關注。以跨國公司為例,其足跡遍布全球,擁有強大的科研能力,並依託現代媒介搶盡風頭。但毫無疑問,世界還將繼續關注中國兩會。為什麼?「這是經濟問題。」

中國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向世界經濟頂峰邁進。中國2018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13.4萬億美元,突破90萬億元人民幣,僅次於美國(20.5萬億美元)。但中國經濟增速已經放緩,中國GDP增速從2017年的6.8%放緩至2018年的6.6%,後者是自1990年以來的最低增速。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經濟越來越成為一個相互依賴、緊密聯繫的整體。中國打一個噴嚏,世界就會感冒。中國經濟放緩和中美貿易摩擦也因此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縱觀全球,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引發全球市場震蕩,而中國的其他競爭對手仍在經濟困境中掙扎,尋求策略以期對症下藥,扭轉頹勢。然而,各國立法機構逐漸走下神壇,挽回局面的措施寥若晨星。美國國會與白宮在美墨邊境牆的問題上針鋒相對,政府因此停擺「對壘」。英國議會因舉棋不定和脫歐協議之爭飽受詬病。再觀印度,頒布和實施一部重要經濟法案曠日持久,而一項可能改變社會現狀的法律卻在48小時內獲得修訂,期間沒有任何深入辯論和公眾意見諮詢。印度作為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不禁因此飽受質疑。

眾多國家的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社會和福利制度日趨衰落,軍事侵略、經濟制裁、移民問題和環境污染令民眾對生活和政治制度的幻想逐漸破滅,悲觀情緒不斷蔓延。

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對數字時代的議會常常不屑一顧。然而這個月,世界可能會屏息關注中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的全國人大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議會機構,擁有2980名人大代表。這批人大代表於2018年3月選出,任期至2023年初。

和平解決中美貿易爭端,中美兩國建立長期合作共贏關係是保持全球經濟穩定和增長的關鍵,而即將召開的全國人大會議將揭曉這些願景能否成為現實。

據悉,此次全國人大會議將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草案)》。《外商投資法(草案)》將回應外商關切的法律問題,包括中國針對商業、貿易、投資和知識產權(如專利或專有技術)的政策。這部法案將取代原有的「外資三法」,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但就目前形勢來看,該法律草案的最具重大意義的方面在於外商投資過程中技術合作的條件須由投資各方協商確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強制轉讓技術。總而言之,《外商投資法(草案)》共有39條條款,規定中國須為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所有在華企業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此外,《外商投資法(草案)》還提議中國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平等參與政府採購活動。

在此次全國人大會議召開前,全國人大常委和代表一再強調外商投資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轉型的關鍵。全國人大常委會成員和代表在審查《外商投資法(草案)》後,要求進一步闡釋「強制技術轉讓」、外商投資准入審查及國內外企業公平競爭等問題,並增加有關章節。同時,人大代表還強調,通過《外商投資法(草案)》,中國將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和吸引外資,充分保護外國投資者權益,創造友好的營商環境。各方也似乎一致認為中國應儘快通過該法律草案,以表明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進一步促進外國在華投資。

《外商投資法(草案)》已提前向全國人大代表傳閱,並在全國人大網站上公布和徵求公眾意見。如果全國人大通過這部法律,世界無疑將以更積極的眼光看待中國。依我之見,鑒於當前形勢,中國立法者將審時度勢,一致通過《外商投資法(草案)》。

但《外商投資法(草案)》並不是令中國兩會在3月份受世界矚目的唯一原因。中國一直是世界矚目的焦點,也被經濟疲軟的國家視為榜樣,而即將到來的全國人大會議也將萬眾矚目。可以說,全國人大的成績十分突出,以實際行動向世界證明國家立法機構可以靈活、迅速地應對當前局勢。例如,今年1月,全國人大史無前例地提前數月下達地方新增債務限額,進一步幫助地方基礎設施項目融資,將經濟放緩帶來的下行壓力降至最低。

據媒體報道,截至目前,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共制定法律8件,修改法律47件,通過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決議9件;檢查6件法律實施情況,聽取審議23個工作報告,開展3次專題詢問、5項專題調研;決定批准中國與外國締結的條約、協定以及加入的國際公約4件。除立法工作外,全國人大代表還積極與各國議會、議院領導人、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互動交流。

與此同時,全國人大一直積極支持國家各項事業的發展和建設,在過去一年交出一份滿意答卷。2018年,中國取得的成就震古爍今: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問世;大規模基礎設施建成,如連接內地、香港和澳門的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改革開放在40周年之際進一步深化;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功落幕;雄安新區進一步建設和發展;滬港通、滬深通打通跨境互聯,中國更計劃允許騰訊和阿里巴巴等科技巨頭回歸國內股市;5G和全球導航系統北斗三號等高新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戰果明顯;房地產市場改革有效抑制房地產過熱;《電商法》出台,進一步保護消費者權益;減稅降費政策惠及民生;「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推進,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資本市場改革,吸引信譽良好的外資信用評級機構和指數進入中國市場;數百萬中國遊客出境旅遊,享受支付寶等便捷服務和當地人民的熱情招待;海外中國春節慶祝活動精彩紛呈;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然而挑戰依然存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中美貿易爭端尚未平息,西方國家對中國華為的5G設備心存戒備,基因編輯嬰兒實驗飽受爭議。但我相信,即將召開的全國人大定將為解決中國問題貢獻中國智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對委內瑞拉軍方喊話 委國防部長:永不接受外國勢力的「命令」
鐵路「焊軌師」:為千里鐵道「接骨療傷」

TAG:中國日報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