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戴姆勒與寶馬抱團開發自動駕駛 新舊車企大戰在即

戴姆勒與寶馬抱團開發自動駕駛 新舊車企大戰在即

德國當地時間2月28日,戴姆勒集團與寶馬集團宣布,將合作開發下一代自動駕駛技術,並希望該技術在2025年前後得到廣泛應用。合作後,雙方將共享自動駕駛技術,共同打造一個高等級的自動駕駛技術平台。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Ola Kaellenius表示,「在我們看來,自動駕駛是當下的發展趨勢,具有革命性,整個戴姆勒集團都致力於研發這項技術。」寶馬集團的研發負責人Klaus Froehlich表示,「通過整合雙方的關鍵技術,可以大幅提升我們的創新實力,也能加速這項技術(自動駕駛)的推廣」。

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戴姆勒與寶馬將通過此項合作整合各自的技術經驗和可擴展的系統架構,以提高下一代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效率。其中,創新周期、系統可靠性均是合作的重要標準。而且,雙方還計劃探討在高速公路和城區實現自動駕駛的可能性。

全球車企均在籌謀自動駕駛,戴姆勒和寶馬對於自動駕駛也已作出長遠規劃。

公開信息顯示,戴姆勒在2016年發布了「瞰思未來」(C?A?S?E)戰略。今年1月,戴姆勒宣布計劃投資約5.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9億元),用於研發自動駕駛卡車技術。寶馬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的研發也已經接近十年時間,且目前已與Intel、Mobileye和百度等建立了自動駕駛開放聯盟。

雙方此次合作使人不禁聯想到特斯拉,這家在自動駕駛領域發展迅速的新公司,正在走一條堪稱激進的路線。據特斯拉汽車CEO馬斯克介紹,該公司的全自動駕駛功能或將在今年得到完善。

被譽為德系三強之一的奧迪的計劃是,到2021年將支持城市環境複雜道路狀況的自動駕駛產品推向市場。今年1月,奧迪與Aurora、Cruise、通用汽車、Mobileye等組建了PAVE聯盟,目的是宣傳先進汽車技術和自動駕駛汽車。

加州汽車管理局( 下稱「DMV」)近日發布的製造商關於自動駕駛汽車脫離接觸(即人類不得不干預的時刻)的報告顯示,在拿到加州自動駕駛測試執照的 62 家公司中,有 48 家上交了統計數據。這些公司 2018 年共累積了 205 萬英里的測試里程,比 2017 年高了 50 萬英里。

DMV公布的數據還顯示,谷歌母公司旗下的Waymo排名第一,每 11017 英里安全司機才需要介入一次,通用 Cruise 成績排在第二,每 5205 英里才需要安全駕駛員介入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份名單中,寶馬、奧迪和賓士三家公司均未出現。

業內普遍認為,安全考量是傳統車企之所以步伐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自動駕駛天然需要大量測試。傳統車企在無法保證完全的可靠性之前,一直面臨迎接新技術和責任承擔的雙重矛盾。

對於百年汽車業來說,自動駕駛技術正成為變革的催化劑促使各家行動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以色列醫學影像創企Zebra獲政府支持,與三家醫療機構合作,觸達全國90%患者
浪潮雲和它價值30億的工業互聯網野心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