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從牛蛙、獅頭的餘燼中重生:在吉爾福德開發遊戲的人們

從牛蛙、獅頭的餘燼中重生:在吉爾福德開發遊戲的人們

吉爾福德(Guildford)是英國遊戲開發行業的樞紐之一,曾孕育了一批大型工作室,例如Born Ready Games、Criterion、Hello Games、Media Molecule和Supermassive Games等,還有兩個名字可能更讓人熟悉,這就是牛蛙工作室(Bullfrog Productions)和獅頭工作室(Lionhead Studios)。近些年來,隨著部分老牌開發商退出歷史舞台,當地遊戲開發者社群的面貌也在發生變化。

在吉爾福德,如今仍有開發商製作3A遊戲:Media Molecule是索尼的第一方工作室,除了「小小大星球」,他們今年會推出新作《Dreams》;Supermassive在《直到黎明》之後的新作《Man of Medan》也定於今年發售。不過與此同時,基數更大的個人開發者和中小團隊正在創作不同量級的作品。

許多團隊在獅頭工作室的餘燼中重生(獅頭於2016年被微軟關閉)。從某種意義上講,獅頭的解散如同歷史重演,因為早在2001年,當地另一間知名工作室牛蛙就遭遇了被EA關閉的命運。

前不久,我去拜訪了吉爾福德的幾支團隊,請開發者們聊了聊為什麼會來到這裡,以及在這座城市製作遊戲的體驗。大多數人都有幾乎相同的工作經驗和經歷,受訪者們都說,他們曾在吉爾福德的大型開發商工作多年,後來又組建了小團隊繼續製作遊戲——從三四人的微型團隊到二三十人的規模;所有人都帶著激情投入工作,同時試圖逃離吉爾福德歷史上令人不快的開發習慣。

這個城鎮里充斥著遊戲開發者,他們曾經7天不休、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他們如今正在努力的目標就是不再重複往日的錯誤。

從牛蛙、獅頭的餘燼中重生:在吉爾福德開發遊戲的人們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吉爾福德(Guildford)位於英國南部的薩里郡

為大型項目而來

傑西卡·桑德斯(Jessica Saunders)是Salix Games的遊戲《杜·拉克與菲:死亡之舞》(Du Lac & Fey: Dance of Death)的開發總監,曾供職於獅頭工作室。對許多獨立開發者來說,他們都是被大型項目吸引到這裡來的。「我們就是在獅頭的灰燼中誕生的。當初加入獅頭時,我們的技術總監艾德·里德(Ed Reed)正在那裡開發《寓言:旅途》。

傑西卡·桑德斯是《蝙蝠俠:阿卡姆騎士》的主創之一,並且因為這個項目贏得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BAFTA)獎項。「我那時剛剛結束跟Rocksteady Studios的合約,正在思考未來要做什麼。」

《天堂殺手》(Paradise Killer)的聯合開發者克拉克·史密斯(Clarke Smith)也是被大型工作室吸引到了吉爾福德。「當我在德比郡被解僱時,根本找不到工作機會,真的很可怕……但吉爾福德不同。當年EA關閉了牛蛙,但吉爾福德很快又出現了很多新工作室,所以我就加入了Supermassive,它網羅了很多為EA和索尼工作過的人,比如皮特·薩繆爾(Pete Samuels)。」史密斯說。

奧利·普基斯(Oli Purkiss)是沙盒網遊《無境世界》(Boundless)的主設計師,他在1999年加入獅頭工作室。「那時剛剛20出頭,吉爾福德的遊戲開發者們也比現在年輕得多,大家彼此關係緊密,經常聚會交流。絕大多數公司都是牛蛙關閉後才出現的。」

有趣的是除了被牛蛙、獅頭等大公司提供的工作機會所吸引之外,也有開發者是被充滿激情的同行「拉攏」到了吉爾福德。《賽車經理》(Motorsport Manager)開發商PlaySport的創始人克里斯蒂安·韋斯特(Christian West)就是這樣一位開發者。

「聽上去也許很怪,但我之所以來這裡是因為西恩·穆雷(Sean Murry)這個人。我到幾家不同公司面試,其中絕大部分位於劍橋,僅一家在吉爾福德。西恩·穆雷是我的面試官,那時他還只是某支團隊的程序員,但他對遊戲行業的熱情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讓我迫不及待想要與他共事。」韋斯特回憶說,「雖然待遇遠遠低於劍橋的幾家公司,但我願意接受那份工作。每當談論遊戲,穆雷總是能讓人興奮起來。」

「我與穆雷共事過幾年,後來他離職創辦Hello Games,還帶走了團隊里的絕大部分成員。在那之前我沒有創業的想法,但突然意識到自己也可以創辦一間工作室,所以就這樣做了。」

從牛蛙、獅頭的餘燼中重生:在吉爾福德開發遊戲的人們

22Cans工作室內部

作為牛蛙、獅頭和22Cans工作室的創始人,彼得·莫利紐克斯(Peter Molyneux)很可能是吉爾福德最有影響力的遊戲界名人,他也聊了聊對當地遊戲業近些年變化的看法。

「這座城市的遊戲行業就像一個鮮活的有機體。剛開始幾家微型開發商製作了一些成功的遊戲,然後逐漸擴大規模,伸出了很多分支。」莫利紐克斯說,「隨著這些公司規模不斷壯大,其中一部分被收購,有人就會離開創辦新公司。他們在哪裡辦公司呢?如果孩子在吉爾福德念書,那麼他們很可能會繼續在這裡開發遊戲。」

「所以你會發現,吉爾福德既有運作多年的老公司,也有充滿活力的新公司。」

工作的改變

事實似乎的確如此,幾位受訪者在與我的交談中都提到了這一點。作為行業資深人士和新團隊領袖,他們還希望確保大家遠離令開發者深受困擾的不良工作慣性。

「我受夠了長期加班,真的不健康。」桑德斯在談到她參與制作的高成本遊戲的體驗時說:「遊戲行業將加班變得正常化了,我不喜歡。在工作室內部,大家有時甚至會比一比誰更能熬……『噢,我加班的時間比你還長!』『我的鬍子比你更長,因為我都有3個月沒有回家看老婆孩子了!』我實在想不通,這有啥值得驕傲的?我熱愛遊戲,但我也要洗臉。」

「剛入行的時候,我在Codemasters開發遊戲《陣亡統計》(Bodycount),太恐怖了,簡直就像在地獄裡走了一遭。如果你向吉爾福德的開發者提這款遊戲,差不多有一半人都會用同情的眼光打量你。時間很緊張,不過那段經歷也讓我們互相支持,成了患難與共的朋友。」

從牛蛙、獅頭的餘燼中重生:在吉爾福德開發遊戲的人們

PlaySport工作室內部

曾供職於獅頭工作室的普基斯也有類似想法。

「我認為隨著吉爾福德湧現出更多的小型工作室,我們已經遠離了這個問題。」普基斯說,「我在獅頭的時候,有時每天的工作時間會有16個小時,每周要工作六七天,真是太瘋狂了,你根本沒有辦法將工作和生活分開。」

「如今情況大不一樣了,很多公司都明白,除了工作,員工們需要有自己的個人生活。我還發現,如果適當減少工作量,他們的工作效率反而能得到提升……我記得在獅頭,有一回工作到凌晨2點,感覺自己做的東西簡直像垃圾,不得不又花了半天時間修修補補。」

莫利紐克斯如何評價遊戲行業的加班文化?

「與遊戲行業一起成長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我認為整個行業已經成長了。」莫利紐克斯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作為遊戲開發者,我們對行業的快速發展感到驚訝,但我們沒有方向。如今開發遊戲已經成了一份嚴肅的事業,任何一家嚴肅的公司都應當認真對待。」

「我不會要求任何人在下午6點以後繼續工作,我不能讓他們為了工作而透支身體犧牲生活。」

從牛蛙、獅頭的餘燼中重生:在吉爾福德開發遊戲的人們

小型工作可能面臨資金壓力,但是也更靈活

遺產

在對話中,幾位受訪者都聲稱他們覺得經過一段短時間的停滯後,吉爾福德遊戲行業將會再次迎來發展。

「如果你觀察吉爾福德的遊戲行業現狀,會留意到幾家大公司留下的『遺產』。」桑德斯說,「在過去,三四家大公司代表了這裡的遊戲行業,但現在吉爾福德擁有很多像我們這樣的小公司。許多創意十足的遊戲在大工作室的灰燼中萌芽,相當有趣。」

「吉爾福德曾經有很多大型開發商,例如EA的分公司、獅頭和Codemasters。」普基斯補充說,「你也許覺得這裡的遊戲行業將會走向消亡,但到了今天,Media Molecule、Hello Games的規模都不比他們小,並且吸引了許多新人才來到這裡。」

「吉爾福德遊戲行業的發展勢頭很不錯,開發商們製作的一些遊戲在全世界都收穫了成功。22Cans工作室在創辦初期發展坎坷,但現在已經穩定下來,這真的很棒。」

「大約5年前,我也許會說本地開發者需要打一劑強心針。」Mojiworks首席執行官馬修·維金斯(Matthew Wiggins)說,「我認為如今情況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剛到這兒時,吉爾福德享有極高聲譽,被認為是英國遊戲行業的樞紐之一,但隨後影響力出現了下滑。不過在過去5年間,這種聲譽終於開始回歸。」

雖然吉爾福德擁有濃厚的遊戲開發氛圍,整個行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有幾位開發者也指出,當地市議會對遊戲行業發展的支持力度還不夠。

「我確實認為吉爾福德還可以做更多事情,來幫助和鼓勵那些創業團隊。」莫利紐克斯解釋說,「遺憾的是議會、政府的工作節奏比遊戲行業慢得多,所以這要耗費他們很長時間,當然我相信政府一直在考慮這問題。」

從牛蛙、獅頭的餘燼中重生:在吉爾福德開發遊戲的人們

Mojiworks是全球第一個推出基於蘋果iMessage遊戲的公司

在吉爾福德,遊戲開發者們聯繫密切,社群氛圍十分濃厚。

「我們希望吉爾福德成為一個樞紐,希望這裡的所有遊戲公司都能蓬勃發展,而不是非要爭個你死我活。」桑德斯說,「這座城市的人才太多了,當你創辦一間新工作室時,總是能吸引許多優秀的人。」

「Supermassive有個非常不錯的項目,他們與大學保持著密切聯繫,會邀請大學生到公司分享遊戲創作提案,在我離職前不久就雇了一批大學生來做一款遊戲。我覺得當年輕的人才進入工作室時,他們能夠為行業帶來新的熱情和創造力。」克拉克·史密斯補充說。

「再舉個例子,吉爾福德的遊戲開發者們今晚就有一場聚會……社群感真的很棒,我認為這也是德比郡和其他城市所缺少的。當你走進酒吧,大家都會談論正在開發的遊戲,交流看法。我總是覺得,如果一名遊戲記者來到吉爾福德,在酒吧里跟開發者們聊一聊,肯定能學到很多東西。」

與10年前相比,如今吉爾福德的遊戲行業變得更開放、更有活力也更多元化。大型工作室不再佔據主導地位,許多中小團隊正在創作獨立遊戲和移動遊戲,一步步成長。吉爾福德的開發者們曾深受超時工作的折磨,了解其中的危害,並努力避免重蹈覆轍。在這座城市,遊戲行業的前景看上去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光明。

本文編譯自:kotaku.co.uk

原文標題:《The Changing Face of Development in Guildford》

原作者:Laura Kat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觸樂 的精彩文章:

帝國的時代和遺產:全效工作室10周年祭(下)
觸樂夜話:江山代有人才出

TAG:觸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