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老二老三指什麼?本意你應該看看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老二老三指什麼?本意你應該看看

對於很多事情我們或許會熟視無睹,在這樣的一個知識爆髮式增長的時代當中,我們對於很多的東西是不經過任何的考究就將其接受,這也是萌生出了很多類似打假等這樣的一些事情的出現。而尤其是在面對我們中華文化的時候,我們能夠做到的不應該只是去簡單的背誦模仿,這其中很多的一種傳承的東西是需要我們進行深入了解的。而儒家思想在我們整個的歷史文化當中絕對是獨樹一幟的存在,其中很多的倫理綱紀都有所體現,成為了很多人紛紛效仿的古籍經典。

而人們口中經常會說這樣的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我們應該不陌生了,這其中很多人就會覺得這沒有進行一個子嗣的繁衍是對整個的家族很大的不孝,那麼這剩下的兩種不孝順的行為又是什麼呢?首先我們來說說這句話的出處,在《孟子》當中就有記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要說這才是一句完整的話,而其中關於「無後」這兩個字我們是有著很大的誤解的,孟子所講到的不孝實際上是子女沒有盡到一個自身該有的責任與義務,而對這兩個字最精準的解釋就是當初舜娶媳婦的時候未曾告訴自己的父母。

而後來隨著人們的理解,這句話就逐漸改變了他的含義,此人便是漢代的趙崎,在他的著作《十三經註疏》當中寫到:「於禮有不孝者三,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這首先的第一不孝順的行為就是對自己的長輩阿諛奉承,在為了自己的利益的時候是能夠作出對自己父母不仁不義的事情,這一點經過他的修改,和當初我們知曉的那些個綱常有了本質上的變化。

而這不孝順的第二點就是當自己的父母已經是年老的時候,他們需要有人來養老,此時的自己應該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而進行贍養父母,而當時熱門的選擇就是做官。不過在現在社會當中,我們是能夠通過不同的一些個渠道來讓父母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而第三點在他看來便是我們今天這樣的一個理解含義,對於家族子嗣絕對是一個相當看重的事情,畢竟在當時那樣的一個環境之下,這子嗣就是家族興旺的代表,一直流傳下來就成為了今天我們口中的含義,而當初孟子的本意或許還真是有很少人知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卡 的精彩文章:

海子起伏的人生,15歲進北大,25歲自殺,死前身旁僅有幾本書
滿清朝代當中的天才皇帝,超越了康乾盛世創立者,名氣卻不如他們

TAG:歷史小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