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二戰德國未使用毒氣,為何德軍入侵蘇聯都戴防毒面具,原因很心酸

二戰德國未使用毒氣,為何德軍入侵蘇聯都戴防毒面具,原因很心酸

化學戰又稱毒氣戰,是近代戰爭的一種樣式,是利用化學戰劑來大量殺傷敵方軍民,毀壞作物、森林等,最早的化學戰出現於一戰中。

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德軍於1915年4月22日在比利時伊珀爾戰線前沿6公里正面上,預先布設約6000具裝有氯氣的吹放鋼瓶,利用有利的氣象條件,向英法聯軍陣地吹放。由於對方毫無戒備,約15000人中毒,其中近5000人死亡,陣地被突破8~9公里,開了化學戰的先例。

1917年7月德軍又在伊珀爾地區,向英軍使用了具有糜爛作用的芥子氣炮彈,10天內共發射約100萬發,造成對方重大傷亡。整個大戰期間,交戰國共生產毒劑約15萬噸,其中大部分用於戰場,因中毒而傷亡的總人數達100餘萬。 化學戰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一種重要作戰手段。

1925年6月17日,在日內瓦簽署的關於《禁止在戰爭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氣體和細菌作戰方法的議定書》中明確規定,禁止使用窒息性的有毒或類似的氣體、液體、固體物質以及細菌戰劑。但是,奉行侵略政策的帝國主義國家,從未遵守過協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西斯德國也準備了大量毒劑,包括新型神經性毒劑,主要由於蘇、美、英等國在化學攻擊和化學防護方面已有準備而未在戰場上使用。不過入侵蘇聯的德軍卻仍然都戴著防毒面具,但這主要是為了抵禦蘇聯冬季的寒冷天氣,冰天雪地還開火打仗誰也抗不住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場談兵V 的精彩文章:

二戰之後再無德軍?希特勒死後的這支軍隊,令歐洲畏懼了40年
喬治亞戰爭珍貴舊照,俄軍兵不血刃,西方棋子下場凄慘

TAG:沙場談兵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