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溥儀為籌備婚禮資金,派心腹偷賣一件國寶,流失海外29年後回歸

溥儀為籌備婚禮資金,派心腹偷賣一件國寶,流失海外29年後回歸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淵之前為大家介紹了許多和末帝溥儀有關的軼事趣聞,引發了讀者的強烈興趣,今天咱們就來說說溥儀為舉行大婚而私下販賣國寶的故事。

末代皇帝溥儀身著龍袍劇照

愛新覺羅·溥儀,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封建皇帝,登基時年僅三歲,直到退位也還是個懵懂無知的孩童,他所繼承的是一個風雨飄搖、內憂外患的腐朽社會。由於清廷上下的腐敗無能,溥儀最終成為時代的犧牲品,在位三年便被革命者推翻下台,兩千餘年的封建制度也宣告終結。民國政府為感激清室主動退位,頒布《清室優待條件》,每年撥付四百萬銀元優待費,允許滿清皇室繼續生活在紫禁城,故宮仍是溥儀的私有財產。

紫禁城掠影

對於普通民眾來說,每年撥款的四百萬銀元是一筆不可想像的巨款,可對於早就過慣了奢侈生活的皇室成員來說,四百萬並不算什麼,甚至到了年底時還會陷入捉襟見肘的尷尬境地。民國十年(公元1922年),已經退位十年的溥儀年滿十六歲,按照傳統,已經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紀。雖然溥儀早已退位,但好歹也保留了皇帝頭銜,滿清舊臣們上書民國政府,要求按照清朝舊禮將婚禮辦得隆重一些。北洋政府批准了這一要求,但卻拒不撥款,按照以往慣例,一場皇室婚禮操辦下來,哪怕再怎麼節儉,至也要幾十萬兩銀子,民國政府給清室的優待費除日常開支後,根本不夠負擔這場豪奢婚禮。

溥儀、婉容大婚劇照

為不失皇室面子,同時繼續維持皇宮的龐大開銷,溥儀決定向宮外那些王爺貝子學習,開始謀求門路出售珍寶。當然,溥儀賣的可不是王府所藏珍寶,而是皇宮內府中的頂級國寶。在溥儀的授意下,宮廷太監暗中將皇宮府庫中最珍貴的一批珍寶出售,以換取錢財。大婚前不久,一輛汽車在夜深之時悄悄開出紫禁城,然後飛速開往北京鹽業銀行倉庫。

這輛汽車上裝著的一件無比珍貴的宮廷重寶——金編鐘,乃是乾隆皇帝帝生前最喜愛的寶物之一。溥儀為了換錢,竟然不顧世人看法,將這件祖宗之物出售抵押給北京鹽業銀行。北京鹽業銀行深知金編鐘的歷史價值,自然也不敢對外宣揚。在交易完成後,鹽業銀行負責人立即讓人將此次交易從賬本上抹去,並將金編鐘藏在一處秘密倉庫之中。

故宮金編鐘

然而不知為何,此事還是泄漏了出去,《京報》最先得到風聲,撰文報道金編鐘被賣一事,清室立即出面否定這則報道,鹽業銀行也連忙否認自己擁有金編鐘,還煞有其事地請求民國政府查賬。雖然人們在鹽業銀行沒有找到有關金編鐘的蛛絲馬跡,但這則消息還是引起了國民的強烈關注。

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典禮舊照

隨著軍閥混戰爆發,北京城在短短數年間幾易其主,城裡的軍閥換了一批又一批,但卻始終沒有在古城找到金編鐘。在這一時期,典賣國寶的溥儀被馮玉祥用槍炮趕出紫禁城,從此一路輾轉流浪。至於金編鐘,在外輾轉漂泊29年後,經華人購買才得以重新回歸祖國,並於1954年被無償捐獻給故宮。如今,南來北往的人們可以在故宮珍寶館欣賞金編鐘的美態,品味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參考文獻:

《金編鐘傳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李淑賢和溥儀逛故宮,見到龍椅後提了個問題,溥儀的回答字字含淚
諸葛亮最看好的一次北伐,得知魏軍有個老頭後,仰天長嘆吾命休矣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