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這個常用抗抑鬱葯,誤導了患者和醫生許多年!甚至有引發自殺的風險!

這個常用抗抑鬱葯,誤導了患者和醫生許多年!甚至有引發自殺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一份關於抑鬱症的報告顯示,全球有超過3億人患有抑鬱症。抑鬱症病因複雜,其中5-羥色胺缺乏備受關注,而國際上治療抑鬱症最常用的藥物之一為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就是通過提高腦內5-羥色胺水平而起作用的。

禮來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生產的Prozac(中文名百優解),又叫鹽酸氟西汀,是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類藥物,抑鬱症治療中使用普遍的藥物。

這個常用抗抑鬱葯,誤導了患者和醫生許多年!甚至有引發自殺的風險!

不過,健康時報記者調查發現,很多人把「百優解」錯成了「百憂解」。甚至在國內,有千餘篇學術論文也產生了同樣的錯誤,打開百度百科,居然還有一個「百憂解」的詞條。

顯然,從市場推廣的角度看,禮來公司起了一個「很好」的名字,利用名字的諧音,把公眾誤導成「百憂解」,先入為主地形成對藥品功能的認定。不過,禮來作一個國際的知名藥品公司,不該玩這種文字遊戲,有關法律界人士認為涉嫌違背國家葯監部門的相關要求。

公眾須要明白的是,「百優解」不是「百憂解」,也不能「百憂解」。


「百優解」常被誤為「百憂解」

公眾:被藥品名字誤導

據禮來官網信息,鹽酸氟西汀是全球第一個被美國FDA批准,於1987年上市的抗抑鬱葯。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時,禮來公司給起了一個「響亮」的中文名——百優解,很多人當成了「百憂解」。

記者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查詢發現,禮來旗下的鹽酸氟西汀商品名均為「百優解」,無論是進口藥品,還是國產藥品,均無法查找到「百憂解」的相關藥品商品名註冊信息。

而在百度上,鹽酸氟西汀有兩個名字:「百優解」和「百憂解」,各個鏈接下所描述的作用、劑量、用法、副作用、禁忌都大同小異,甚至有著相同的生產企業——禮來公司。顯然,百度也已經把「百優解」誤成了「百憂解」。

中國上市之後,禮來就開始宣揚百優解解百憂的概念。「『百優解解百憂』一句耳熟能詳的短語已在抑鬱症患者及家屬中廣為流傳。」在禮來官網中,一份「百優解中國上市十年暨分散片劑型隆重上市」的文件,在其最明顯的位置如此寫道。

健康時報記者以「百優解」為關鍵詞進行檢索時發現,近100條信息中,90%以上網民都將「百優解」誤讀成「百憂解」,認為它是一種能治療各種不開心的葯:「百憂解、解百憂」、「希望所有抑鬱症患者服用百憂解都能解百憂」、「百憂解藥名總是很誘人」、「本想自行服用百憂解對抗每個月都有的那兩天不快樂」……

百優解的名字不排除有暗示的作用,藥物名字的確會存在誤導。」中國藥物濫用防治協會常務理事、精神心理專家何日輝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在臨床中有一些患者經常通過搜索引擎去了解網上信息,一個存在明顯暗示性作用的藥名會導致一些患者主觀想通過使用這個藥物來緩解病情,在就診時還主動提出想要用這個葯。

當年百優解被批准上市後,迅速成為十分流行的抗抑鬱症葯。據禮來官網信息,1995年就已成為全球第三大暢銷藥品。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內,百優解都是中國用量最大的抗抑鬱葯之一。據PDB(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的藥物綜合資料庫)國內樣本醫院銷售數據,鹽酸氟西汀2013年銷售額達8123萬元,其中禮來公司佔據92.17%。


1000餘篇論文錯用「百憂解」

醫生:也誤認為「百憂解」

將「百優解」誤認為是「百憂解」的,可不僅僅只是患者,還包括很多學者、醫生。

健康時報在知網以關鍵詞進行搜索,不完全統計,442篇學術論文使用了「百憂解」,而使用正確商品名「百優解」的學術論文僅178篇。在萬方論文資料庫以關鍵詞進行檢索,使用正確商品名「百優解」的學術論文不足100篇,而使用「百憂解」的學術論文卻超過1000篇。

其中,誤用「百憂解」的不乏頂級學術期刊、三甲醫院醫生。

「如果有這麼多的學術論文會誤認,加上這名字本身就利用了諧音和近意,再有,藥物名稱與功效存在關聯性,確實存在觸犯相關規定可能」。江蘇南京一位不願具名的律師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藥學部藥師李潔也指出,「百優解」的「優」與「憂」音形相近,導致患者誤以為該葯是治療情緒低落、抑鬱的「萬能」葯。一些人沒經過醫生診斷,通過各種途徑獲得並使用此葯,存在濫用可能。

根據原國家食葯監總局發布的《關於進一步規範藥品名稱管理的通知》(國食葯監注[2006]99號)明確規定,藥品商品名稱不得誇大、宣傳、暗示療效作用。命名時,不得使用誇大或暗示藥品療效的文字。

李潔指出,該葯1995年以「百優解」的商品名進入中國市場,《關於進一步規範藥品名稱管理的通知》是在2006年出台,對於是否需要更改藥品名稱,藥品監督管理局應該做出裁決。

北京律師協會公司法和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展曙光認為,由於是行政審批的事項,尚沒有類似的法律判決,目前在法律層面上界定是否違規仍待觀察。

國家食葯監局官網搜索到的2018年5月最新的進口藥品許可證顯示,該葯依然以「百優解」命名,有效期截止2021年8月。

國家葯監部門是否知悉、認同「百優解」商品名給公眾甚至專業人員造成的誤讀?是否違背國家局發布的《關於進一步規範藥品名稱管理的通知》?是否基於公眾用藥安全而對禮來該產品考慮採取更嚴格的監管措施?健康時報記者於2月27日致函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截止發稿日前,國家葯監局沒有回復。


在多個國家引警示

各國研究:或存嚴重不良反應

Prozac(百優解)一經上市就成為最常見的處方葯之一,甚至一度成為了治療抑鬱症的代名詞。據禮來官網信息,已為全球5400萬人提供了治療。據介紹,僅在美國每年就開出近300萬張百優解處方。

美國《財富》雜誌數據顯示,該葯每年的銷售額可達26億美元。一部同名自傳改編的影片《Prozac Nation》,講述了年輕的哈佛女孩與抑鬱症的故事,片名甚至直接將百優解代表了抑鬱症。

不過,在暢銷的同時,美國、英國、法國等國也發布了諸多研究警示Prozac(百優解)使用過程中的嚴重不良反應問題。

根據美國FDA的批准,百優解用於治療成年與老年抑鬱,及唯一一個獲准治療兒童抑鬱症的抑鬱葯。

不過FDA對囊括了10萬名患者在內的372項研究進行了整體評估:18~25歲的成年人,尤其兒童,在使用Prozac(百優解)等抗抑鬱藥物後自殺思想和行為風險明顯增加。

所以,FDA要求所有抗抑鬱藥物的製造商修改其產品的標籤,包括一個盒裝警告和擴大的警告聲明,提醒醫療保健提供者在兒童和青少年接受抗抑鬱藥物治療時,會增加自殺風險。

英國國家衛生和臨床最優化研究院發布的醫學指南也提出要求,這類藥物(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不應當被用作治療抑鬱症的首選用藥,因其可能會引發病人產生自殺或自殘的想法。

法國則在2017年重新修改指南,允許Prozac(百優解)適用於青少年中重度抑鬱症,但不允許輕度抑鬱症患者使用。英國NICE指南(2015年修訂版)說明,僅能用於8~15歲青少年中重度抑鬱症使用。

此外,據今日美國(USA TODAY)2015年7月報道稱,美國聯邦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研究發現,備受歡迎的抗抑鬱藥物Prozac(百優解)與出生缺陷有較高的相關性,但用於治療孕婦抑鬱症的其他幾種類似藥物沒有這種風險。CDC研究人員珍妮塔·里弗豪斯指出,研究發現鹽酸氟西汀與先天性心臟損傷缺陷、以及顱骨形狀不規則與有關。

此前,2006年FDA就已經發布了一項關於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製劑(SSRI)類抗抑鬱葯的警告,稱新生兒持續性的肺動脈高壓可能與其存在關聯。

李潔指出,在臨床中,使用百優解常常會伴隨著頭痛、緊張、睏倦、頭暈的副作用,約1%的服用者會出現躁狂癥狀。另外,還可能加重青少年患者的自殺傾向。

此外,煙中的尼古丁和酒中的酒精都會加強氟西汀的中樞抑制作用,嚴重的還會導致呼吸抑制。

並非特效藥

專家:百優解不能解百憂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一位專家指出,在中國,百優解目前獲批的適應症為抑鬱症、強迫症、神經性貪食症。在他看來,目前國內抗抑鬱葯有很多,處方開得最多的也並非是百優解,而是其他的一些抗抑鬱藥物及治療方法。

「百優解並非治療青少年抑鬱症的首選。」何日輝舉例說,如患有抑鬱症,最首先的是心理干預等。對於輕症抑鬱症以及孩子,盡量少用抗抑鬱藥物,即使要使用抗抑鬱葯,也要慎重選擇。

美國底特律韋恩州立大學醫學院和VA醫療中心的一項研究提示,在抑鬱症中,5-羥色胺的缺乏可能並沒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近期ACSChemical Neuroscience(《美國化學會化學神經科學》)雜誌上。

英國赫爾大學教授Irving Kirsch發表在期刊《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Medicine》的研究顯示,市場上常見的Prozac(百優解)等四種抗抑鬱葯僅對重度抑鬱症患者有一些療效,沒有理由對所有人都開具抑鬱葯處方,只有極為嚴重的抑鬱患者才需要。

而目前在美國,百優解對於青少年的適應症僅限於嚴重抑鬱症。法國醫療產品安全局也提醒民眾慎用抗抑鬱葯,患者在服用抗抑鬱葯之前,最好先了解病情的嚴重程度。如果是輕度抑鬱或臨時性癥狀,心理諮詢會更為有效;如果是中度或重度抑鬱症,才有必要通過抗抑鬱葯進行治療。相對於國外,中國管控更加嚴格。美國、英國、法國等國依然允許百優解用於治療兒童中度或重度抑鬱症。據禮來官網信息,在中國,百優解抑鬱症治療僅限用於成人。

而作為精神類處方葯,百優解需在醫師處方後才能獲取。何日輝則認為,雖然是處方葯,但藥店如果沒有嚴格按照處方葯管理規定來進行購買,一些孩子還是有可能購買此類藥物,導致濫用風險。

李潔建議,精神疾病在使用藥物治療的同時,還必須輔助心理治療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有了好的心理疏導和生活環境,紓解掉心中的「郁」,才能真正做到解百憂。

您是否也被這個名字誤導過?有什麼想說的話,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本文來自:健康時報2019-03-01總第1581期,健康時報記者徐婷婷 文/圖

這個常用抗抑鬱葯,誤導了患者和醫生許多年!甚至有引發自殺的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時報社 的精彩文章:

10位醫學教授的新年健康提醒,請收好這份健康大禮包!
一次腸鏡可保5年平安!50歲以上要格外注意了!

TAG:健康時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