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干五氣,《易經》當中的靈魂

天干五氣,《易經》當中的靈魂

《易經》作為華夏文化當中及早的一部經書充滿著神秘色彩,其中有什麼神秘之處被譽為群經之首呢?其實讀懂《易經》的會非常明白這就是蘊含自然法則的一本書,一部記載了自然之中福禍因果的一本書,雖然其中只有短短的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但是卻可以無限換算出無數發展規律,直到盡頭。

那麼既然降到自然法則,那麼其中當然蘊含了自然的發展規律,那麼《易經》內的自然規律是由什麼鎖定在一個軌道之中的呢?

我們中華文明的早期易學之中都離不開我們老祖宗創造的農曆紀年法,這是從最早的夏商周的夏朝就已經開始運用的,而這種古老的紀念方式一直運用到今天,即便我們認為一年的結束,過年了,都是農曆新年而不是新曆陽曆的日期,農曆紀年法的特色在於使用的是干支紀年法,每一個年份都會配有不同的干支,而這些干支則又存在這五行的不同陰陽的不同,天干分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屬木,丙丁屬火,戊己屬土,庚辛屬金,壬癸屬水,又另有陰陽之分,地支則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地支大家比較容易熟悉,就是我們的十二生肖,也有自身的五行屬性,而自然法則則是蘊含在這十位天干,十二位地支當中。

天干分十位,分五種不同氣數,分別為:旺,相,休,囚,死,這是以不同的季節而論,非常嚴謹的符合自然之道,我們知道一年分為四季,春夏秋冬,每一個季節都有很明顯的變化,這從我們日常穿衣,農作,生活等等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繫,比如夏天是一年之中最熱的季節,熱,我們就想到了火,所以夏季五行則屬火,春天萬物開始復甦花草樹木開始生長,萬物生機勃勃,所以春天又屬木,秋天花草樹木開始凋零,樹葉開始泛黃,就連小的生物昆蟲在秋季也會漸漸死去,所以秋天又主殺伐,古代時期所說的秋後問斬則就是遵行著四季的氣數變化,所以富有肅殺之氣的秋天又屬金,冬天是最冷的季節,極寒,又是一年之中最後的一個季節,萬物收藏,有些動物則開始冬眠,我們聯想到水就是冰冷的,所以冬天屬水。

五行相生相剋,都有其自身的生克關係,姐姐應該很了解,所以就不多說,但是這生克關係又是衡量五行氣數的關鍵,打個比方,春天屬木,如我為土,在春天木旺的季節是會受克的,所以土在春天屬於走死氣,而到了夏天,夏天屬火,火是可以生土的,所以土走夏天就屬於得到了相氣,而四季最後一個月份辰,戌,丑,未,土為本氣,所以土在這四個月是本氣值月,所以這時候屬於臨旺氣,而到了秋季,秋季屬金,土生金,所以氣數減弱,這就像是女人生孩子,生完孩子自身元氣大傷,需要休養,所以土在秋天屬於臨休氣,而最後在冬天,冬季屬水,土克水,我克它,則土也是消耗力量的,消耗力量的同時就像是被絆住了一樣,所以在冬季,土又屬於臨囚地。

而旺,相,休,囚,死,則又是衡量自然能量的五種氣數變化,而通過這種形式判斷所處環境下自身的旺衰關係,更容易把握你在當下環境之中怎樣去做更合乎時宜,比如一個人正值青壯年時期,你給他吃山珍海味大魚大肉,對於他來說完全可以掌控,但是如果同樣的這些食物你硬塞給一個奄奄一息的病人,那麼反而就是害了他,這就是狀態不同針對不同,就如同一個人病了一樣,懂得是溫補還是清泄,關鍵在於這個人的體制而作出判斷,這樣才會解決當下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羿樵周易命理 的精彩文章:

不要小看你的出生時辰,對子孫後代而言差一個時辰就是天壤之別

TAG:羿樵周易命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