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本質是追求聯合的歐共體,英國想要加入,為何戴高樂次次都要拒絕

本質是追求聯合的歐共體,英國想要加入,為何戴高樂次次都要拒絕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歐洲諸國喪失了自工業革命開始佔據的全球領先地位,普遍性的衰落現狀讓如戴高樂等有遠見的領導人開始謀求一個一體化的歐洲,從而加強自身的影響力,確保不至於淪為他國的附屬。這在現實領域就是建立了歐共體,其就是為了追求聯合的產物,英國實力不凡,多次申請加入,卻為何法國總統戴高樂次次都要拒絕呢?

一、英國實力和歐共體國家實力不匹配,戴高樂害怕會喪失優勢。

英國的本土受到的戰火摧殘遠遠小於歐洲的法國、德國等,從戰爭開始算起,英國政府本質是沒有變化過得,可以說相比於法國審判維希政權,英國政府一直是走在一條路上,而且在戰爭期間,英國就已經得到了美國大量的援助,而且英國還一直得到了他殖民地的支援,總的來說,英國的實力其實強於當初的法國,讓一個這樣的國家加入進去,會讓法國喪失自己的優勢。

二、英國的均勢外交歷史,戴高樂並不認為英國是真心的。

英國自從光榮革命開始以後,一直對歐洲大陸堅持的都是均勢外交的政策,換而言之,英國其實一直把自己鼓勵到歐洲以外,他自己對於歐洲國家的身份並沒有多少認可的成分在裡面。特別是,英國被戴高樂認為是一個自私的國家,而歐共體是歐洲國家謀求的富強,讓一個對於歐洲國家身份並不認可,而且又自私的國家加入到這裡面來,戴高樂認為對方並非是真心實意,更有可能是故意搗蛋,到時候弄得雞飛狗跳反而不美,所以每一次都拒絕了英國的申請。

三、英國和美國走得太近,而美國謀求霸權,戴高樂堅持的是獨立。

法國是浪漫的,二戰的法國是軟弱的,而戴高樂卻是一個強硬的領導人,他十分的反感美國對歐洲事情的指手畫腳,這樣的霸權主義,最起碼對他的霸權,那是絕對不認可的,而英國卻總是以一種與美國關係非常密切的朋友的身份出現在對歐洲問題的指指點點上,所以,戴高樂其實一直就沒有將英國看成是歐洲的一部分,他堅持英國是美國在歐洲的橋頭堡,歐共體是歐洲聯合的事情,關這個橋頭堡什麼事情?自然不願意要英國加入進來了。

四、英國領導人缺少遠謀,顧及的是眼前的利益,根本沒有想明白加入意味著什麼。

英國後來的領導人真的是「敗家子」,大英帝國的家業都給他們敗光了。可以說自從一戰後開始,英國政壇就幾乎沒有出現過非常有遠謀,擁有非凡戰略眼光的政治家,英國最後一次被戴高樂拒絕的時候,正好是英國經濟迅速下滑的時候,這個時候,他們看的是歐共體國家經濟的平穩,於是想要加入到他們中間去,戴高樂自然不希望苦心弄起來的局面被英國的加入搞破壞了,於是仍然拒絕他們的加入。

更多歷史,關注旁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旁閱 的精彩文章:

魏晉名士雖然瀟洒,但那只是表面,內心的隱痛又有誰知道
新任英國首相張伯倫,卻支持希特勒吞併奧地利,真是大錯特錯

TAG:旁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