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50-70歲是腦梗發作高峰段,牢記醫生3句話,血管不堵防腦梗

50-70歲是腦梗發作高峰段,牢記醫生3句話,血管不堵防腦梗

在我國,每年腦梗患者約165萬,其中30%的患者會因此失去生命,而存活的患者中,75%的會喪失日常生理管理的能力。

其中臨床統計數據表明,腦梗的發病人群主要集中於年齡在45歲至70歲之間的中老年群體。這是因為,在這個群體中,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新陳代謝逐漸變慢,易造成脂肪堆積、肥胖,從而引發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心腦血管疾病。

這些慢性疾病,在日積月累之下,很容易引發腦部血液循環障礙,造成血管局部堵塞,隨著血管堵塞程度的加劇,最終引發腦梗。

在腦梗發作的前夕,身體會出現一些信號徵兆,主要如下:

1、頭痛

程度比較劇烈,部位可在頭的顳部、後枕部及整個頭部,並由間斷性轉為持續性,或伴有噁心、嘔吐。

2、眩暈

突然發現天旋地轉,房子、傢具甚至自己的軀體都在轉動。

3、單眼失明

一隻眼睛忽然視物不清楚,或視物成雙影。眼前有黑點,甚至看不見東西,在很短時間內即恢復正常。

4、白天嗜睡,哈欠連連

人感到非常疲倦,覺得睡不夠,就連白天也是睡意明顯,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如無原因而出現哈欠頻頻,便是病態反應。

5、握力下降

在刮鬍須頭轉向一側時,手臂突然失去握力,致使刮鬍工具落地,有時還伴有講話不清,過1~2分鐘後完全恢復正常。

6、舌根發硬、經常嗆咳

忽然感覺舌根部僵硬,舌頭脹大,吞咽困難,說話不清楚,查看舌頭並無紅腫現象。或者喝水或進食過程中出現嗆咳,也是發生腦梗的跡象。

7、鼻子出血

當血壓不斷升高時,已硬化變脆的鼻血管不能承受壓力,可發生破裂出血。

8、一側麻木

突然感到一側面部、手臂、指頭麻木,特別是無名指麻木;耳鳴,聽不懂別人講話的意思;嘴歪斜合不攏、流口水。

如果以上癥狀出現時間較短、反應較輕,且通過良好的休息和調整癥狀可自行消失,那麼問題尚且樂觀。如果以上癥狀頻繁出現,就需引起重視。應立即前往醫院進行CT、核磁等相關檢查,查看血管是否已經出現堵塞狀況,大腦是否出現梗塞,越早治療越好。同時,日常生活中,也要加強對血管的養護、做好預防工作。

中老人年怎麼躲開腦梗,牢記醫生這3句話,血管不堵活到百歲不腦梗

1、多喝血管清道夫,姬松茸蘆筍飲品

要是由於血管堵塞而形成的,所以我們平常可以通過吃一些有助於疏通血管的菜來進行輔助調理會更有幫助。

姬松茸蘆筍飲品,賦有「血管清道夫」之稱,富含有姬松茸、蘆筍等食物中提取活性精華,可以輔助防止動脈硬化,保證腦血流量的正常供應,改善、舒暢腦循環。無論是否患病,都可以在平時生活中,堅持飲用來輔助保養血管,預防腦梗發作。

現代藥理證明,堅持飲用,可以補充食物中姬松茸多糖、黃酮類化合物、蘆丁、硒等多種營養物質,來幫助清理血管中垃圾,降脂降壓降膽固醇,來疏通血管,延緩血管老化,增強血管的韌性,從而改善動脈粥樣硬化,恢復血管血流的暢通,預防腦梗。

2、堅持運動、多動腦

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強體質,有助於預防腦梗。比如慢跑、太極、廣場舞等運動可以幫助腳動起來,使得大腦變得敏捷,可以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的同時保證了大腦有充足的血液和氧氣。還可多和身邊的家人、朋友交流、多看書籍思考流,這樣可以鍛煉大腦腦,降低腦梗的風險。

3、定期體檢

定期體檢,可以幫助到我們了解到自己身體的狀況,如果身體出現問題,在醫生的幫助下,我們可以在第一時間得到治療,避免意外的發生。尤其是有三高、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礎原發病的人群,做好定期檢查可以幫助防範腦梗的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巴馬說八珍 的精彩文章:

腦梗的真兇找到了,神內科醫師:不想腦梗來犯,這3類食物少碰
頸動脈狹窄是腦卒中的重要誘因,醫生這3個忠告,需牢記在心

TAG:巴馬說八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