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評論彙編》:2019年全球經濟喜憂參半

《評論彙編》:2019年全球經濟喜憂參半

進入2019年,全球經濟將向何處去?儘管諸多因素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趨勢不可逆轉,但世界經濟全面衰退的風險並不高。2019年2月8日,美國《評論彙編》網站刊發美國紐約大學斯特恩學院經濟學教授魯里埃爾·羅比尼(Nouriel Roubin)的文章,對2019年全球經濟形勢進行了分析。

《評論彙編》: 2019年全球經濟喜憂參半

熊一舟/編譯

圖片|網路

2018年,美國以外的大多數國家都開始經歷經濟放緩。對美國通脹、持續的貿易戰、中國經濟放緩以及新興市場的脆弱性的擔憂,導致全球股市在接近年底時大幅下跌。

2019年初的好消息是,全球經濟全面衰退的風險很低。壞消息是,我們即將進入全球同步減速的一年;在大多數地區,經濟增長將朝著低於潛力的方向下滑。

確切地說,在2018年最後一個季度的「血洗」之後,風險資產(美國和全球股市)在年初出現了反彈,當時對美聯儲加息和中美經濟增長的擔憂令許多市場受挫。從那以後,美聯儲轉向了新的鴿派立場,美國保持了穩定的增長,而中國的宏觀經濟寬鬆政策顯示出了遏制經濟放緩的一些希望。

這些相對積極的狀況能否持續將取決於許多因素。首先要考慮的是美聯儲。美國勞動力市場依然強勁。如果工資上漲的速度加快,通貨膨脹率超過2%,那麼今年至少還會有兩次加息的擔憂將捲土重來,這可能會給市場帶來震蕩,導致金融環境收緊,進而將重新引發人們對美國經濟增長的擔憂。

隨著中國經濟繼續放緩,鑒於私營部門信心不足、產能過剩和槓桿水平高企,政府目前適度的貨幣、信貸和財政刺激組合可能不夠充分。如果對中國經濟放緩的擔憂再次浮現,市場可能會受到嚴重影響。

歐元區經濟正在放緩,其潛在增長率是否會下降,還是會出現更糟糕的情況,尚有待觀察。結果將由國家級的變數(如法國、義大利和德國的政治發展)以及更廣泛的區域和全球因素決定。顯然,「硬」脫歐將對英國和歐盟的企業和投資者信心產生負面影響。美國總統特朗普將貿易戰擴大到歐洲汽車業,將嚴重削弱整個歐盟的增長。

由於美國頁岩油產量即將過剩、委內瑞拉可能發生政權更迭(導致人們預期產量將逐漸提高),以及歐佩克國家未能相互合作限制產量,石油價格可能會被即將到來的供應過剩壓低。儘管低油價對消費者有利,但它往往會削弱美國股市和石油出口經濟體的市場,引發人們對能源及相關行業企業違約的擔憂。

對全球經濟而言,今年可能有足夠多的積極因素,使其成為一個相對體面(即便平庸)的年份。但如果上述一些負面情景成為現實,2019年的同步放緩可能導致全球增長停滯,並在2020年導致市場大幅下滑。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46期第7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新規則:全球數字貿易將發生重大變化
清醒一點,中國人口的現實問題需理性看待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