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說:此身不凈,多有憂惱!

佛說:此身不凈,多有憂惱!

佛陀時代,有一位比庫喜好修習「白骨觀」,白骨觀屬於不凈觀的一種。有一天,這位比庫外出托缽的時候,在路上遇見一位剛剛和丈夫吵過架,正要回娘家的女子。那位女子看到這比庫時,露出牙齒對他微笑一下。

由於這位比庫太過專註於自己所修持的白骨觀了,這時他只看到一具白色的骷髏配上上下各一排潔白整齊的牙齒,他根本沒去留意這是個男人還是女人。看到這具配著兩排皎潔牙齒的骷髏,比庫繼續深入作觀,就在這短短相遇的片刻,他證得了阿拉漢果。

女人離去後,丈夫也沿著這條路來找尋他的妻子,途中看到這位剛剛證得最高果位的比庫,就問他:「尊者請問一下,有沒有看見一個女人從這裡經過?」比庫回答說:「居士,我不知道他是男人還是女人,不過剛剛確實有一具骷髏經過這裡。」

看哪!修持白骨觀也是可以證得最高果位的。現代的緬甸人尋法,找尋得太過頭了,雖然他們四處尋覓,但未必證法。事實上,可以讓人證悟的修行法門實在太多了,阿難尊者只是簡單地觀察著發、毛、爪、齒、皮等三十二身分就證得阿拉漢果位,而這位比庫也只用白骨觀就辦到了。

佛陀時代,有一個國家的王妃叫做凱瑪,明知她非常害怕不凈觀,佛陀仍然給她開示不凈觀。

佛陀說:「此身不凈,多有憂惱:眼耳鼻等,諸根所流,惡臭穢物;經年累月,日夜排棄,大小便垢,

實不可樂!生死長夜,輾轉輪迴,愚痴眾等,以欲熾盛,熱煩惱故,顛倒貪愛,常流垢穢,不凈之躲。愛此身故,受種種苦,煎逼凌虐。以智慧光,照破無明、愛欲黑暗,透視此身,實為不凈(三十二身分),之所聚集。」聽完佛陀說的不凈觀,凱瑪王后就證了入流果。

因此,法不在遠處,也不難證得,困難的是能夠清凈地持戒。如果持戒不清凈就無法得到禪定,這邊所說的持戒清凈不只是在八戒方面的清凈而已,能夠守護根門的「根律儀戒」是最重要的。當眼睛看到色境時沒有產生貪或嗔的心,不管遭遇到多令人不舒服的情境,耳朵聽到美妙的或刺耳的聲音,也不會隨之生起貪心或嗔心,這樣的能力是要平常不斷地訓練才可得。

如果有人問我:「尊者!我要修習多久才能夠證果悟道呢?」這個問題我沒辦法回答。因為能不能證果和守護根門的程度有關,而守護根門的功夫是經年累月的努力才能獲得成果。

如果根門能守護的好,在業處上用功是很簡單的,修行最難做到的莫過於守護根門了。很多人在禪修用功期間,都想要吃得好,想吃得好那個當下,心裡就有貪念了。也想穿的很舒適而後用功,穿著舒服的當下,心裡也有貪念的存在。看到不悅的情境心中生起強烈的不滿,眼根、耳根各方面的根門都守護不好,實修也沒甚麼進展。

有人或許會問:「尊者,佛陀時代的毗舍怯夫人,似乎很年輕、很輕鬆就證果啦!而且她有家庭生活,有子有女,仍然證入流果!」我們實在不能跟她們相比,毗舍怯這些人已經是累積十萬劫波羅蜜的聖賢了,因此,他們才能很輕易的就可以接受佛陀的遺產,成為繼承人!

這個道理很簡單,就像富翁的兒子們繼承了富翁的財產而致富是一樣的道理。而我們這些非富翁兒子的人只能靠一點一滴經年累月慢慢累積,才有致富的可能。

提出這類疑問的這些人,只看到別人很輕易就得到各種好處的表相,而不去探究他們曾經盡過的努力。我們不應羨慕毗舍怯這些人具備的先決條件,平凡的我們,有我們該走的道路,應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修行。總之,在根律儀沒有守護好的情況下,我真的無法向大家保證修學可以成功,根律儀守護得好的話,無論用什麼業處用功,只要能專心一意,今生也有證道的可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衫小紳士 的精彩文章:

佛不渡無緣之人,一個人,如果做過這件事,怎麼拜佛都沒用!
佛說:生命誠可貴,且行且珍惜!

TAG:青衫小紳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