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公開叫板?俄為何揚言打擊美國5大基地,其中一處鎖定總統度假地

公開叫板?俄為何揚言打擊美國5大基地,其中一處鎖定總統度假地

鋯石巡航導彈繼承了俄羅斯以前反艦導彈"強突防"的基本特徵,既然是高超聲速,它的基本速度約6-8馬赫,突防能力史無前例。

近日,俄羅斯媒體列出了戰時美國可能遭到俄鋯石導彈打擊的五個高價值目標,分別是五角大樓、戴維營、里奇堡基地、加州麥克萊倫指揮所以及在華盛頓州的核作戰指揮所,這一消息引發了外界的強烈關注。

目前,俄羅斯在高新武器領域,已經落後於西方等發達國家,為了形成不對稱作戰優勢,俄羅斯近年來一直劍走偏鋒,尋求在某些領域武器的絕對優勢,比如鋯石高超音速導彈,普京發表國情咨文時表示,正在建造的鋯石海基高超音速巡航導彈,將成為俄海軍水面艦艇和潛艇,未來主要的作戰武器。

俄媒報道稱,戰時俄羅斯會動用無法攔截的鋯石導彈,對上述目標進行打擊,將摧毀美國的作戰指揮體系。

實際上,目前外界對於俄羅斯的「鋯石」這款導彈的信息了解並不多,僅有部分俄羅斯方面發布的消息,比如,目前鋯石導彈的射程約為1000公里、最高飛行速度達到9馬赫、在2017年開始進行飛行試驗,預計未來兩年內服役等。

伴隨著鋯石導彈的批量服役,俄羅斯海軍將改裝現有戰艦,以便具備搭載該導彈的能力,圖為正在改裝的基洛夫級巡洋艦,未來將成為鋯石導彈的主要搭載平台。

鋯石導彈的性能究竟如何?

不過,對於外界來說,這款導彈的真實作戰能力仍不好說。可以基本確定的是,它將被裝備到哈斯基級多用途核潛艇、領袖級大型驅逐艦,乃至未來進行升級改造的基洛夫級巡洋艦上。

從紙面數據來看,鋯石導彈的性能指標的確比較先進,主要是依靠速度和機動來突破對方攔截,的確可以執行打擊高價值目標的任務,但目前這款導彈還沒有服役。從實際作戰角度來說,俄羅斯要對美國這些「決策指揮中心」進行打擊時,射程約為1000公里的鋯石導彈並非是最合適的打擊武器。

薩爾馬特是一款集先進洲際彈道導彈、重型液體導彈、全球最大導彈等特色於一身的新型戰略核導彈,也是俄羅斯當前最強大的殺手鐧武器,如果美俄兩國開戰,俄軍最大的王牌應該是它,而不是射程1000公里的鋯石導彈。

假如俄羅斯真的決定對美國這些目標進行打擊,必然已經到了核大戰的局面,屆時更合適、更有效的打擊武器,應該是俄羅斯的「薩爾馬特」、「亞爾斯」等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導彈。

簡而言之,此次俄媒表示鋯石導彈可打擊和摧毀美國這些「決策指揮中心」的言論,似乎並不符合事實,並沒有太大的實戰意義,俄媒的報道頗有自我壯膽,自我打氣的意味,不必過於認真。

俄羅斯為何瞄準美國這5大指揮所?

儘管俄媒此次的報道有失偏頗,並沒有太大的實際作戰意義,但這些報道還是引起外界對這些可能遭到首先打擊的目標的興趣。那麼,美國這五個目標究竟都是何方神聖,被打擊摧毀後真的能夠讓美國群龍無首、無從反擊嗎?

首先,此次打擊名單上排名第一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五角大樓。它是美國國防部的主要辦公大樓,屬於美軍的最高領導機關,毫無疑問的成為了美國一系列戰爭的策劃地,指揮所。要襲擊五角大樓還是比較容易的,當初911事件中武裝分子就劫持了一架客機成功撞向五角大樓。不過,五角大樓除了顯眼的地面五角形大樓部分,還擁有頗為神秘的地下部分,美國的軍事指揮中心就是藏在地下部分,要打擊摧毀有一定的難度。

戴維營位於馬里蘭州,多數人將這座總統度假勝地與艾森豪威爾聯繫在一起,後者以他孫子的名字將其命名為戴維營。事實上是富蘭克林·羅斯福最早開始在這裡度假療養身體,躲避華盛頓夏季的炎熱與潮濕。在過去的多年間,美國總統或在這裡會見要人、或在此躲個清靜,戴維營依然是總統首選的度假地。圖為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在度假勝地戴維營,會晤阿聯酋酋長。

打擊名單上排名第二的就比較令人疑惑了,它就是美國總統的傳統度假地——戴維營。距離白宮很近,對於直升機來說,不到30分鐘即可抵達。戴維營作為美總統的渡假村,主要建築均為木屋,擁有別具一格的田園風格,各類娛樂設施一應俱全,完完全全就是美總統的休假放鬆營地,看起來似乎是人畜無害、不堪一擊的樣子。

但大家都被它的外表矇騙了,戴維營地面下30米深的地方建設有戰時指揮室,可供美總統臨時指揮作戰,所以它的榜上有名自然就不出為奇了。

為了躲避大規模核戰的襲擊,冷戰期間美蘇兩大陣營建設了眾多地下指揮所,這些指揮所不僅規模大,而且可供數千人生活多個月,此外,裝備有功能齊全的指揮系統,可應對幾乎所有戰爭。

打擊名單上排名第三的,是位於馬里蘭州的里奇堡基地,整個指揮機構體系都深藏地下,處於隨時待命狀態,是戰時美國的軍事指揮中心喪失指揮功能後的備用指揮場所之一。

最後兩個被打擊地點,則是位於美國西海岸的麥克萊倫指揮所和華盛頓州的核作戰指揮所,是美國發動戰爭特別是核大戰的重要場所。簡而言之,這五個地點都屬於美國極為重要的作戰指揮基地,所以俄羅斯把它們列為重點打擊目標並不出奇。

1958年,為了應對前蘇聯洲際導彈和遠程轟炸機的威脅,美國和加拿大決定深挖洞抗核彈,選址北美大陸深處的夏延山打造地下指揮所。圖為夏延山地下指揮所入口隧道。

美國到底還有哪些指揮作戰基地?

那麼,退一萬步來說,假如戰時俄羅斯真的能夠率先摧毀上述地點,美國真的就會群龍無首,完全喪失反擊能力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俄媒此次列舉的這五個地點固然非常重要,但俄媒仍然「遺漏」了不少重要指揮地點,美國的指揮備用基地有很多,很難被全部摧毀。

例如同樣著名的,值得俄羅斯打擊的還有美國的夏延山基地。要知道,位於科羅拉多州的夏延山基地號稱是美軍的作戰「神經中樞」,主要是執行信息搜集、處理等任務,美國國防部進行作戰反擊的決斷,主要就是依靠該地的信息,當然也是美軍的重要指揮基地。

20世紀80年代,夏延山地下指揮中心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全天時、全天候太空偵察和防禦中心,這裡被外界稱為美軍「神經中樞」和「世界最可靠的末日避難所」。圖為厚重的密封大門安裝有兩個重達23噸的金屬鉸鏈,大門藉助液壓裝置關閉需耗時20秒,人工手動關閉則需要40秒。

夏延山基地最為出名的地方可能是它的防禦能力,整個基地均被堅硬的花崗岩覆蓋,據悉主體防護層厚度達到了400米,形成一道異常堅固的天然防護屏障,能夠抗擊大當量核彈頭的直接命中。

此外值得打擊的目標還有距離華盛頓約75千米,號稱「地下五角大樓」的韋瑟山地下基地,它深藏在弗吉尼亞山中,防護層厚度為75米~90米,內部防護設施一應俱全,同樣具備了充當臨時指揮所的能力。

E-4B空中指揮機是由美國波音747-200B飛機改裝而成,用於美國本土受到核/常規空襲、國家出現緊急情況或地面指揮控制中隊遭到毀壞時,作為一種現代化高生存性的指揮、控制和通信中心,指揮美國部隊,執行緊急戰爭命令,並協調地方政府的行動。

除了這些「無處可逃」的地面/地下固定軍事基地,美國還擁有更加靈活的空中備用指揮平台。目前美國擁有4架號稱「末日飛機」的E-4B空中指揮機,為了避免被突然摧毀,隨時都會有一架E-4B在空中警戒待命,另外還會有一架隨時跟隨「空軍一號」進行機動,保證美國總統可以在任何地方都能夠進行指揮作戰。

此外,美國還研發裝備了由大型卡車改裝而成的地面機動式加固指控中心,可隨時進行野外機動部署,是固定基地和空中指揮所的重要備份手段。

將戰略力量、戰時指揮部深藏於地下,是各國通行的做法,實際上,在冷戰期間,包括蘇聯、美國、英國、法國、中國等國家都有大量的軍用核掩體。

總結

總的來說,美國除了擁有多個常用的軍事指揮所,還擁有多個預備軍事指揮中心。所以,即使俄媒列舉的五個目標都被俄導彈摧毀了,美國仍然有數個更加難以被摧毀的備用基地,仍然有備用方案,要徹底摧毀美國的指揮體系,讓美國尚失反擊能力無疑是痴人說夢。

實際上,美國是經歷過極為瘋狂的冷戰時代的國家。冷戰時期美蘇雙方高度激烈的核對峙,迫使雙方都非常強調戰時領導人和作戰指揮系統的生存能力。如今美國很多重要指揮基地,都是當時開始計劃修建的,美國如今的指揮體系,擁有極為突出的抗毀能力和冗餘指揮能力並不奇怪。

此前,有消息稱,俄羅斯海軍已裝備「鋯石」反艦導彈原型,並計劃2019年開始進行艦載平台測試,預計「鋯石」將首先裝備「彼得大帝」號和「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巡洋艦。

簡而言之,要摧毀一個國家的戰略指揮體系很難,要摧毀美國的戰略指揮體系更難。更何況美國還擁有比較完善強大的反導體系,上述指揮基地都處於嚴密的防空保護下,很難成功對它們進行有效的打擊。

因此,此次俄媒高調報道俄羅斯「鋯石」導彈,可以對美國指揮體系進行「有效」打擊,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帶有誇張的成分。戰時俄羅斯無法摧毀美國的指揮體系,美國也同樣如此。所以,在美俄雙方爆發戰爭前,雙方都必須清楚的認識到對方永遠都有反擊和毀滅自己的能力。

文章為談兵出品,獨家精彩文章、視頻、CG圖請看這裡【網易談兵:wytbjs】還可免費下載殲20、東風41等裝備原創手機壁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兵ing 的精彩文章:

關鍵時刻委內瑞拉總統為何視察這支部隊,最大亮點竟是中國造武器
寧願泡水裡也不求助中國?俄唯一航母服役時間或再推遲5年

TAG:談兵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