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偉人解放北平的使者,也是唯一反對偉人做主席的人,後成間諜

他是偉人解放北平的使者,也是唯一反對偉人做主席的人,後成間諜

1949年9月30日,北京集結了社會各界各黨派精英人士來參加第1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計576名代表。在這天的不記名投票中,偉人(毛主席)以575票當選為新中國的主席。其中,只有1票沒有投予偉人。投票結果公布後,眾人認為毛澤東謙虛,所以少了1票。而投下這1反對票的人,就是民盟的領袖之一:張東蓀。

對此,偉人從容地說:「缺1票就缺1票,不管什麼人,都有選不選毛澤東的權利,要尊重事實。 」張東蓀也成了唯一反對偉人當選主席的人。那他為什麼要投下這個反對票呢?其根本原因在與他反對偉人「一邊倒」的外交政策。1949年元月下旬,張東蓀等人到石家莊西部的西柏坡拜會了偉人。

在這次會面中,張東蓀跟偉人說出了自己的外交想法:走中間路線,在中美之間找平衡,反對「一邊倒」。這種思路在現在看來是非常合理,但放到當時那種情況,堪稱迂腐。因為當時的美國,根本沒對新中國釋放出一丁點的善意和友好的誠意,一直想把新中國置於死地。因此,張東蓀的主張遭到了偉人批評。

建國後,張東蓀並未放棄他這一「頑固立場」,為他以後做美國的間諜埋下了伏筆。1950年初,張東蓀與美國特務王志奇(又名王正伯)碰上了面。在和王志奇接觸的過程中,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身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的張東蓀,並特意把尚未公開屬於國家機密的政府財政收入預算份額情況和折算的小米斤數告訴了王。

不僅如此,張東蓀還專門拿給王志奇一份他勾畫過的未公開的政協委員名單,告訴王說,那些用筆勾出來的人,是將來可以和他一起做事的。後來,張東蓀直接掩護了與其接頭的台灣保密局情報人員,提供私藏的電台。並向美軍泄露了宋時輪兵團率領九兵團入朝這一信息、軍列的運行時間、可能的投入方向。

此舉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讓宋時輪兵團倉皇入朝,後勤短缺,凍死凍傷大批志願軍。1968年1月,作為間諜的張東蓀並未受到刑事處罰,而是被放到秦城監獄「養起來」,月工資尚有500元(當時1級教授也只有300元)。1973年6月2日,張東蓀在監獄去世,享年87歲。對於張東蓀,還有一件事情,鮮為人知。

那就是:他是偉人和平解放北平的使者。這是怎麼回事呢?1948年12月,解放軍包圍了北平。為了保護古都,偉人等人良苦用心,提出跟傅作義談判,希望能化干戈為玉帛,和平解放此城。這時,就需要一個有地位且讓交戰雙方都信得過的人來充當傳話使者。而張東蓀,就是偉人欽定的這個使者。

最終,在各方的談判與張東蓀的周旋下,北平順利和平解放。後來,偉人在頤和園一次會議上,當著許多人的面誇獎張東蓀:「北平和平解放,張先生第一功。」而此事也被張東蓀當做自己一生最大的成就,他對曾參與和談極感自豪。1950年,張東蓀寫道:「余亦自謂平生著書十餘冊,實不抵此一行也。」(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贊,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mperor歷史 的精彩文章:

攻入南京「總統府」後,有的戰士用燈泡點煙,不會開、關水龍頭
張勳這邊忙著復辟,原配卻扯後腿,讓人拿著30萬銀票支持國民革命

TAG:Emperor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