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年少不知李鴻章,李鴻章自評讓人深思,但毛主席評價更是一針見血

年少不知李鴻章,李鴻章自評讓人深思,但毛主席評價更是一針見血

李鴻章,晚清中興名臣,一生代表清廷簽下了30多個條約,其中絕大多數為不平等條約。對於李鴻章的評價往往呈現出兩個極端,指責他的人說他是賣國賊,欣賞他的人則認為他有不得已的苦衷。

李鴻章對自己曾有過這樣一段評價,「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間凈室,雖明知為紙片糊裱,然究竟決不定裡面是何等材料。」正是這樣的評價,使得李鴻章有一個廣為人知的稱呼,「大清裱糊匠」。

由於代表清廷簽訂《馬關條約》,李鴻章在相當一段時間裡被視為漢奸、最大的賣國賊。而與李鴻章一生有著密切關係的洋務運動,也是褒貶不一,甚至認為他中飽私囊。事實上,李鴻章從1862年出任江蘇巡撫到1901年簽訂《辛丑條約》後病死,40年間李鴻章開創了多個第一。

比如創辦了第一個大型均帶軍工企業江南機器製造局、第一個近代民族航運企業輪船招商局等。有人說,李鴻章之所以大力推行洋務運動,是因為他對晚清時局認識最清醒、最深刻。這樣說也不為錯,作為晚清海防派的代表人物,他認識到海防的重要性。

在《籌議海防折》中,李鴻章對鞏固大清海防有著一針見血的認識,「東南海疆萬餘里,各國通商傳教,來往自如,糜集京師及各省腹地,陽托和好之名,陰懷吞噬之計,一國生事,諸國構煽,實為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

身處於晚清大變革時代,李鴻章最終走上了與老師曾國藩截然不同的道路,幾乎以一己之力拉開了中國工業化的大幕。對這段歷史有著清晰認識的人,有句話一定不陌生,「年少不知李鴻章,年長方知真中堂。」

李鴻章曾經作過這樣一首詩,「丈夫只手把關鉤,意氣高於百尺樓。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覓諸侯。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首詩就是李鴻章一生的寫照,如同梁啟超對李鴻章的評價,「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

毛主席曾一針見血地評價李鴻章,「舟大而水淺也」。站在晚清這艘巨大破船船首處的李鴻章,縱然有通天的本領,也敵不過大清帝國江河日下。

參考資料:《清史稿》、《李文忠公全集·奏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三姨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順治死因成謎,卻被鄭成功後人揭開,專家感嘆:難怪正史不敢記載
日軍拼刺刀的真實水平如何?對八路軍:3比1,對蘇軍:28比1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