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櫻花鑒賞:「山櫻先春發,紅蕊滿霜枝」

櫻花鑒賞:「山櫻先春發,紅蕊滿霜枝」

櫻花鑒賞:「山櫻先春發,紅蕊滿霜枝」

枯木

《櫻花》

又到芳年賞櫻季,

雲蒸霞蔚遍飛花。

東君有意獻情切,

早約娉婷臨我家。

又到一年賞櫻花的季節,春寒料峭,櫻花先報,各地景點次第開放,滿樹絢爛,雲蒸霞蔚,猶如花海,落英繽紛,漫天飛舞,婉約浪漫,清香怡人,震撼心扉,不由得使人感嘆大自然的奇蹟,竟然有如此唯美的風景,因而附庸一首打油詩,以讚歎櫻花的美麗。

櫻花原產喜馬拉雅山脈,逐漸傳入長江流域、黃河流域、西南、東南地區,作為觀賞栽培花卉在我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西漢辭賦大家司馬相如的《上林賦》有記載:「梬棗楊梅,櫻桃蒲陶,隱夫薁棣,答沓離支,羅乎後宮,列乎北園。」,說明最遲在漢初就把櫻桃栽培在皇家園林觀賞。

櫻花屬於薔薇科櫻屬落葉喬木,同屬有百餘種,大體分為觀賞櫻花和食用櫻桃,觀賞櫻花在古代稱為「山櫻」,山櫻花色艷麗,古人多有詩詞賞析,南北朝文學家江總《春日詩》「水苔宜溜色,山櫻助落暉。浴鳥沈還戲,飄花度不歸。」;南朝(梁)文壇領袖沈約《早發定山詩》有「野棠開未落,山櫻發欲然」詩句。

隋唐時期,櫻花廣為栽培和繁殖,隋煬帝楊廣有關於櫻花的詩句,《宴東堂詩》:「雨罷春光潤,日落暝霞暉。海榴舒欲盡,山櫻開未飛。」。到了唐代,關於櫻花的詩詞更是不勝枚舉,俯拾皆是,李白、王維、孟浩然、白居易、李商隱等著名詩人都有詩詞傳世,李白的《久別離》詩中「別來幾春未還家,玉窗五見櫻桃花」詩句,王維的《送錢少府還藍田》有「每候山櫻發,時同海燕歸」詩句,孟浩然「貝葉傳金口,山櫻作賦開」李商隱隔箔山櫻熟,褰帷桂燭殘。」白居易「亦知官舍非吾宅,且斸山櫻滿院栽」等等,而筆者比較喜歡晚唐詩人河中(今山西永濟)人「呂衡州」呂溫的櫻花詩:

《衡州歲前游合江亭見山櫻蕊未折因賦含彩吝驚春》

【唐】呂溫

山櫻先春發,紅蕊滿霜枝。

幽處竟誰見,芳心空自知。

似奪朝日照,疑畏暖風吹。

欲問含彩意,恐驚輕薄兒。

唐朝時期,從宮苑廊廡到民舍田間,隨處可見絢爛綻放的櫻花,日本深慕中華文化之璀璨,因此櫻花隨著建築、服飾、茶道、劍道、盆景、佛經典籍、詩詞歌賦、諸子百家等科學技術、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風俗習慣一併被日本遣唐使帶回。

櫻花花開時節,漫天飛花,繁花似錦,絢爛無比,然後凄然凋謝,決然垂落,因和日本武士道精神相契合,深受日本人崇愛,因此廣為種植,並且與象徵皇室的菊花一起被指定為國花。由於日本人注意品種培育,因此日本櫻花名氣在外,不少人以為櫻花是從日本傳入。

由於地理環境和氣候差異,以及人們對櫻花品種的偏好迥異,就拿國內和日本櫻花相比,晚清詞人況周頤在《蕙風詞話》中對比中日櫻花的區別時說:「中國櫻花不繁而實。日本櫻花繁而不實。」,日本櫻花追求的就是「繁」,花開時節,如雪一般的鋪開,如瀑布一樣的瀉下來;花落時節,花謝花飛花滿天,須臾壯烈。日本有句著名的諺語:「花數櫻花,人數武士」,當是對櫻花的最佳寫照。每年春天,日本全國遍地櫻花盛開,遊人如織,櫻花似雪,風景如畫,煞是壯觀。

而國內側重於觀賞和食用為主,因此櫻桃較為普遍,而以觀賞為主的櫻花,則相對比較冷落,直到上世紀受日本影響,才開始開發和引進一些櫻花品種,其實,國內有很多櫻花品種並未得到重視和開發,一些山櫻品種,開花艷麗壯觀,比如山櫻、垂枝櫻、鍾花櫻(寒緋櫻)、天山櫻、冬海棠(冬櫻)等櫻花品種,非常著名,可惜並未得到很好的選育栽培。

而日本,則以櫻花為國花,從我國傳入後,在一代代園藝師的精心培育下,不斷增加品種,因此成為一個豐富的櫻花家族,許多著名的櫻花品種比如八重櫻、染並吉野櫻等享譽世界。

近些年,隨著旅遊行業的興旺,各地開始開發櫻花旅遊景點,不少地方紛紛引進栽培櫻花,作為地方品牌予以推廣,春季賞櫻花,不必爬山涉水,在不少城市郊區,公園景點都有櫻花的蹤跡,人們可以在早春季節,周末假期,呼朋喚友,共賞櫻花浪漫,非常愜意。隨著人們對國內櫻花的重視度逐步提高,可以預見,會有越來越多的國產櫻花品種漫天綻放。

(部分圖片源自網上,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2019-3-1榆木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花得木 的精彩文章:

紅豆相思常掛枝——北美冬青
石榴盆景的鑒賞、移栽以及製作淺談

TAG:易花得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