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身處逆境牢記左宗棠這24個字,李嘉誠奉為座右銘,日後必成大器

身處逆境牢記左宗棠這24個字,李嘉誠奉為座右銘,日後必成大器

香港李嘉誠辦公室顯眼位置有這樣一副對聯,「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這是李嘉誠辦公室懸掛的唯一一幅書法,視為座右銘,它的作者就是收復新疆的民族英雄左宗棠。

能讓華人首富李嘉誠如此推崇,這兩句話究竟有何特別之處。資料顯示,這兩句話是左宗棠題於江蘇無錫梅園的,短短24個字濃縮了太多的人生智慧。有人甚至說,一個人即便身處逆境,當他真正弄懂了這24個字,成功只是時間問題。

我們來仔細解讀這兩句話,「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是說一個人要胸懷遠大的抱負,緣分中等就可以,過著普通人的生活;「向高處立、就平處坐、從寬處行」是說一個人在看問題要高瞻遠矚,至於做人應低調,做一件事時應該留有餘地。

李嘉誠如此推崇左宗棠的題詞,其實跟左宗棠的生平經歷有著很大的關係。左宗棠堪稱個人奮鬥的典範,一生經歷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陝甘回變以及收復新疆等重大歷史事件。

左宗棠自幼聰慧,14歲時參加童子考試中了第一名,曾寫下「身無半文,心憂天下;手釋萬卷,神交古人」的曠世名句。然而,左宗棠三次赴京會試均不及第,這意味著他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是難以實現了。

是金子終究會發光,左宗棠的才華還是得到了湖南當地名人、官員的欣賞。1849年林則徐回家鄉福建養病,途徑長沙時點名要見左宗棠。在與左宗棠交談期間,林則徐將自己在新疆搜集的資料以及繪製的地圖全部交給他。林則徐語重心長地說道,「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終無成就之日。數年來留心人才,欲將此重任託付!」

此後,林則徐多次向咸豐皇帝舉薦左宗棠,稱其為「絕世奇才」、「非凡之才」。 咸豐元年,因太平天國運動,左宗棠投入湖南巡撫張亮基、駱秉章幕府,為清軍平定太平軍出謀劃策,從此進入大清帝國的政治舞台。

也正是得到了咸豐皇帝的賞識,使得左宗棠嶄露頭角,時人稱其「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無宗棠也。」事實證明了林則徐了眼光,光緒七年正月,左宗棠收復了新疆。新疆收復後,左宗棠曾專門到福建林則徐祠前拜謁,感謝其栽培之恩。

參考資料:《民族英雄左宗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三姨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太后與呂雉武則天齊名,臨死前不斷拉扯衣服,皇帝:立即脫掉!
近代中日對賭國運,日本靠啥贏?戴季陶:日本把中國解剖了幾千次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