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5G到底離你有多遠?2021年或許才能用上5G手機

5G到底離你有多遠?2021年或許才能用上5G手機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來源 / 愛否科技(ID:FViewXFG)

歡迎下載騰訊新聞客戶端,關注科技頁卡,查看更多科技熱點新聞

從4G牌照正式發放,到人人用4G手機吃雞打王者,開1元1GB甚至免流量的手機卡刷抖音微博,彷彿忽如一夜春風來。

所以當2018年12月工信部對5G頻段劃分完畢,當一年一度手機行業盛會MWC上幾乎所有手機廠商和運營商都開始現場提供5G體驗和5G手機的發布計劃時,我們很自然的認為,距離一秒一部電影,1毫秒時延,萬物互聯的5G世界,只差一個工信部隨時就可能頒布的5G牌照。

但是,本次愛否科技走進MWC,走進高通、中興、三星、華為、OPPO、一加的5G展區,並且與工程師深度交流後,我發現,5G的普及,遠比你想像的要遙遠。

為什麼4G普及得特別快?

試圖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往往是回溯過去。中國三大運營商在4G基站的全部投入金額在5000億人民幣。而之所以能實現如此迅速的覆蓋,有著很難重現的時代背景。

4G牌照帶來的充分競爭

如前文所說,中國4G普及的第一個里程碑是,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向三家運營商發放4G的正式牌照。但這裡面有兩個細節值得注意:

第一,這個時間點比美國運營商主動在多個城市商用4G網路的時間,整整慢了3年。所以對於所有想支持中國4G網路的手機廠商來說,國外已經有成熟商用3年以上的晶元方案可以使用,更換一台4G手機對於消費者而言,簡直和3G手機一樣的便宜。如果沒有成熟的技術和補貼,那麼4G手機剛上市的價格,將會昂貴很多。

第二,工信部為了補償中國移動在3G制式上,因為支持國產自主技術,而導致的用戶流失和盈利停滯。在2013年只發放了對移動最有利的TDD-LTE 4G牌照。所以中國4G牌照發放的第一年,實際上是中國移動提前領跑4G的一年。

這促使移動在4G第一年進行近乎瘋狂的4G基站鋪設,一年覆蓋300個城市,近70萬個4G基站,凈增近1億的4G用戶。而在一年多後,聯通和電信才獲得對自己最有利的FDD牌照。面對移動在4G上的領先地位,又再次激發了聯通、電信對4G基站的投入。

我們常說,中國的運營商是壟斷環境下的有限競爭。而在3G時代的小插曲,突然將這種有限競爭變為了4G時代的充分競爭。只是這種競爭,在5G時代很難重現了。

4G時延降低,激發了遊戲和視頻向移動端轉移

即便是充分競爭,這種在4G基站上的投入只可能持續一到兩年,然後等待市場的反饋。到2016年年末,超過一半的用戶在使用4G網路玩遊戲,尤其在一線城市,這一數字達到了68%。

而從4G的提供的網路體驗來看,這並不意外。在網路較好的區域,4G平均下載速度達到了20 Mbps,已經完全可以支持1080P視頻的播放,甚至是低碼率的4K視頻。另一方面,4G的上傳速度達到了12.5Mbps,則讓手機視頻直播成為了可能。

在移動應用場景最重要的參數網路延時上,4G則達到了150毫秒以內,這使得電腦上最為經典熱門的MOBA和射擊類遊戲在手機上運行成為可能。而一旦像《王者榮耀》這樣遊戲解決了手機上的遊戲交互問題,在2016年的火爆就不足為奇,桌面端的《英雄聯盟》在2017年人數開始下降更顯得意料之中。一旦4G能滿足桌面場景的網路需求,一定能迸發出用戶對遊戲和視頻需求的遷移。

騰訊阿里出手,用互聯網套餐補貼拉新

當桌面端的需求逐漸開始轉移到手機,移動端的流量逐漸超過桌面端時,騰訊和阿里這樣的內容提供商,開始意識到4G流量的巨大價值。

隨著聯通進行混改,騰訊、阿里等巨頭都以股份制的方式進入到運營商,並且開始推出定向免流的超值手機套餐。對運營商4G網路的補貼,是相對於拉新更為低廉且有效的方式,尤其是騰訊王卡這樣的套餐,一個騰訊用戶可以很自然的把時間花在視頻、音樂以及遊戲上,而幾乎不需要多掏一分錢。

截止到2018年,4G用戶的平均單月花費一直處於下降狀態,相比2017年底大幅下降57.4%,但是相應的每月消耗流量卻超過了4GB。

所以,5G想要成熟普及,同樣離不開4G普及的這幾個條件:

-標準的成熟

-運營商充分競爭

-4G優秀的技術帶來了接近寬頻的體驗,完成了遊戲和視頻需求向移動平台的轉移

-移動互聯網內容提供商對商業模式的變革,降低了4G的資費,催生出的新用戶場景。

MWC實際體驗:5G現在成熟了嗎?

相比4G來說,5G擁有著更高帶寬、擁有著更低時延、以及支持海量設備的連接。所對應的就是eMBB、URLLC、mMTC三大場景(別擔心,後面都會解釋)。剛好,這屆MWC上,都有這些場景的演示。

媲美光纖的網速和帶寬(eMBB)

三星在最新旗艦機S10上,展現了自己的5G場景:4K棒球直播,可以任意9機位無延遲切換。

經過愛否科技的實際體驗,拖動直播進度條,幾乎沒有任何卡頓。如果說4G實現了流暢播放1080P視頻,那麼5G播放多路多機位的4K視頻,就跟播放本地視頻一樣。

不過在三星S10的2K屏幕上,需要放大才能意識到這是4K視頻。

華為在MWC則帶來了5G的晶元以及三款面向家庭個人的5G設備。三款的原理都是可以通過插入SIM卡接入5G,部分型號同時支持無線路由功能,華為和三星的展示方向主要是5G的第一個特性:媲美光纖的帶寬。

以5G的理論性能來說,不僅能承載一個家庭的所有網路需求,甚至能滿足8K視頻的帶寬需求。但是需要冷靜的是,受限於手機屏幕的解析度,4G就可以實現的高碼率1080P已經完全夠用。以致於展示區的小姐姐為了證明正在播放的視頻是實打實的4K,在三星S10的6.4英寸2K屏幕上,像放大照片一樣放大4K視頻。

而如果是想用手機投屏到非移動的電視上,則5G的帶寬與現有的光纖就會重合。而華為的設備對於主要面向的是對於很多地區無法覆蓋光纖,但是利用5G的不亞於主流光纖套餐的帶寬和時延,全面代替光纖。

作為5G的重要特性,超高帶寬已經完成了全部標準,隨時可以進入到商用。

在雲端上運行3A遊戲大作(URLLC)

相比三星在2K的屏幕上放大4K視頻,OPPO在高通的展示區提供了一個更加吸引人的使用場景:雲端遊戲。

現場手機通過5G網路連接一個愛立信的5G基站,對遊戲的操作數據通過5G傳到距離巴塞羅那1000多公里的阿姆斯特丹,再由阿姆斯特丹的遊戲伺服器將高畫質格鬥遊戲《靈魂能力6》的畫面通過光纖傳達到最近的5G基站,最終傳回OPPO這台手機上。手機通過Type-C連到電視,現場的遊戲延遲大約50毫秒左右。

現場演示的工作人員稱,因為現場網路環境不好,目前是按照1080P的碼率。但是在實驗室內部,可以無壓力的使用4K解析度。

這背後依靠的是5G的第二個特性:低時延(也就是通俗意義上的低延遲)。如果說4G的100毫秒完成了部分桌面遊戲向移動端的轉移,那麼低時延解決的則是算力轉移。

如果100毫秒時延可以讓射擊類(吃雞)MOBA類(王者榮耀)從PC寬頻轉移到4G手機,那麼當時延達到6毫秒以內,人類的感官機能就已經完全無法察覺到。而5G所宣稱的1毫秒,實際上已經遠遠低於顯示器的延遲。所以整個行業對於5G都有著極高期待。

在5G網路環境下,任何設備(如手機)理論上都可以變成一個具備觸摸功能的顯示器,所有處理能力都可以搬到雲端。哪怕這種延遲速度有很大的概率在實際上要打一些折扣,但是依然讓人期待。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當我們把直接影響手機甚至是計算機基本工作的算力轉移到雲端,就意味著對5G的覆蓋要求要遠遠超過目前4G的,而由於5G的波長更短,穿透能力更差,相同的範圍內,對5G基站的數量要求要高出數倍,目前業內評估,基站的成本至少是數倍的增長。所以算力轉移在5G普及的初期更多的是選擇在少數信號覆蓋良好的固定場景下,而一旦場景相對固定,5G的競爭對手又變成了光纖和WiFi。

低時延和自動駕駛(mMTC)

5G一度被認為是自動駕駛的基礎技術。而對安全級別要求極高的駕駛技術來說,對於車輛識別以及路況的分析的畫面如果需要通過5G雲端來實現,就瞬間充滿了非常多不確定性:比如5G信號的覆蓋,有線網路的波動,攝像頭對360度畫面的分析時,編碼解碼所需要的時間。這都是與自動駕駛低時延高穩定的原則相違背。在自動駕駛方面,5G對城市管理部門對路面的監控以及城市交通資源的合理分配的意義,要遠遠大於對自動駕駛本身的意義。

谷歌以及傳言中的蘋果的自動駕駛,也都是在本地計算進行;而同樣基於本地圖像識別輔助自動駕駛的特斯拉,已經完成了百億公里的數據收集。

最關鍵的是,低時延作為5G的最具想像力的特性,真正能夠商用的時間,還需要等5G的Rel-16標準先制定出來。而5G超高帶寬的標準Rel-15,在2018年6月才剛剛確定。要等Rel-16制定完成,得以年計算。

不要把物聯網和5G混為一談

高通的展台上,演示了5G在未來倉庫以及物流中的實際應用。這是基於5G的第三個特性:海量設備的連接。

而這可能是大眾對物聯網最大的誤解。

物聯網如果手機通過移動互聯網將每一個聯網一樣,是一種多設備間連接的解決方案,我們可以通過2G語音連接,也可以通過3G視頻連接,也可以通過4G的100毫秒的低時延玩遊戲。所以,5G只是物聯網的一種選擇,這是個完全凌駕於5G之上的概念。

對於物聯網來說,絕大多數的連接需求,是對時延沒有需求,但是對低功耗有需求。比如智能家居,比如散布在城市各個角落的共享單車,比如正在分揀的物流快遞。

而5G是一種低延時、高功耗的技術,高功耗是物聯網領域不需要也不願看到的。無論5G是否普及,物聯網早已經通過NB-IOT這種低功耗高時延的蜂窩連接方式進行著。

而5G對於物聯網真正具有意義的是,從目前4G、WiFi有限連接數量,升級到5G可以實現的海量連接。但是到目前為止,依然很難找超出4G以及WiFi連接上限的物聯網場景。

而限制5G在物聯網領域發揮作用的關鍵標準:Rel-17的標準,仍在測試製定中,至少需要2到3年的時間。

所以即便工信部如外界猜測,在今年十月發布5G牌照,運營商也至少需要等待Rel-17的出台,才具備大規模鋪設真正成熟5G基站的基礎。

同樣迷茫的開發者

標準的不成熟,手機價格初期居高不下,是每一項新技術的必然經理的階段。4G對騰訊阿里來說,是讓以前只能用WiFi看視頻打王者的用戶,可以通過4G實現。這本質上是遷移。真正因為4G而誕生出的新需求,是近年才崛起以抖音為主的短視頻,和戶外直播。

對於5G來說,真正有可能因它誕生的新需求,只可能是仍在發展中的AR和VR。然而在MWC上,我們體驗到的AR/VR產品,相比過去兩年並沒有什麼提升。

所以,無論是手機廠商還是互聯網巨頭公司,早早就開始進行各種閉門會議,探討5G可能出現的新用戶場景。但是時至今日,曾經享受到4G普及帶來的移動互聯網紅利的互聯網巨頭,面對5G時,依然相當的保守。因為他們所布局的絕大多數內容,在4G現有的速度,都被很好的滿足著。如果沒有更低的資費,那些內容供應商就無法產生將內容遷移到5G的動力。

即將到來的5G手機和5G基站

在MWC上演示5G手機的廠商,都明確會在2019年年內發布5G手機。

因為標準的未成熟,此時的5G晶元在量產過程中,還面臨著發熱、耗電以及天線設計等諸多問題。所以上市的第一批5G手機,價格一定遠遠高於各家目前旗艦機的價格,甚至接近萬元。在5G網路沒有大範圍鋪設並進入到商用前,也很難期待運營商會對第一批5G手機進行大規模的補貼。

相應的網路覆蓋方面,國內運營商也表示,今年會在廣東省、江西省、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武漢市等總共將建立10萬個5G基站,,甚至北京市甚至提出在2019年內對五環內實現5G全覆蓋。這種彷彿一下拉近我們和5G距離的新聞中,我們很容易看出一些端倪:其實要達到4G相同的覆蓋效果,5G基站的數量至少是4G基站三倍以上。但截止到2018年8月,北京市的全部基站數量也才接近9萬個,覆蓋率約為98%。按照5G的數量,北京市的5G基站數量至少應為30萬個以上。

而且這些5G基站所能展現的,僅僅是5G三大特性中標準完善的第一個特性,超高帶寬。這對運營商來說,可以與華為在MWC上發布的熱點配合,實現對一些無法覆蓋光纖的老舊小區實現5G覆蓋。

可以預見到的是,伴隨著5G低時延、多設備連接的標準完善之後,這些基站可能再次面臨升級甚至替換。

5G終將到來,一如5G終將落幕

5G推廣最大的阻力,是標準建立之後,是否真的能誕生拉動用戶換機的需求。而時下最熱的物聯網和自動駕駛,顯然都不是5G的救星。

所以對於手機廠商和運營商來說,5G的巨額研發和天價的基站鋪設費用之間,是先造車還是先鋪路的矛盾:手機廠商的鬱悶在於,沒有運營商大規模基站,我發布的5G手機根本沒有用武之地;運營商也在苦惱,你們這些廠商只是把5G的晶元塞進了手機,根本沒有帶來打動消費者的使用場景,我為什麼要花上萬億來鋪基站呢?

但是顯然,手機廠商和運營商也達成了一定的共識,那就是為開發者提供一個可用的5G環境,而不是僅僅依靠想像,來催生推動5G普及的用戶需求。

所以,要回答5G真的什麼時候到來,要分成兩個部分。

首先是今年會在個別城市覆蓋以高帶寬為主要優勢的5G先行版,面向的是的開發者,以及通過5G實現光纖寬頻覆蓋的部分用戶;而真正對於消費者而言,值得購買的5G手機,以及真正享受到5G網路的時間節點,則至少是2021年。這與OPPO中國區總裁沈義人的判斷基本一致,在今年MWC上,他們剛剛推出了自己的5G手機。

我們沒有絲毫懷疑5G即將到來,但也需要意識到,並不是每一次科技的進步都會推動世界,因為真正推動世界的,是對現狀的不滿。這恰恰是5G所面臨的最大困境。

近期精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小米求變:進階的「性價比」
華為引燃摺疊屏手機競爭,它會成為智能手機的未來嗎?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