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媽媽超擔憂之寶寶積食咋辦?

媽媽超擔憂之寶寶積食咋辦?

吃!吃!吃!不是在吃,就是在去吃的路上,一不小心就吃撐了。

寶寶更是一天到晚不停嘴,再加上作息不規律,寶寶就更容易積食。

媽媽要盡量想辦法幫助寶寶消食,不然寶寶鬧騰,媽媽也跟著受罪。小編收集了四個應對寶寶積食的妙招,供媽媽參考。

▎寶寶積食有哪些癥狀?

積食會引起厭食、腹脹、腹痛、噁心、嘔吐、食欲不振、口臭、皮色發黃、精神萎靡等癥狀。媽媽要預防寶寶吃多了,首先要學會觀察寶寶吃多了的癥狀。如果寶寶有以下這些癥狀,小編提醒你,儘快想辦法幫助寶寶消食吧!

1、寶寶常說自己肚子漲、肚子疼。

2、寶寶鼻樑兩側發青,舌苔白且厚,還能聞到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3、寶寶最近大開的胃口又縮小了,食慾明顯不振。

4、寶寶睡覺時身子不停翻動,有時還會咬咬牙。這就是所謂食不好,睡不安。

春節前後的天氣寒冷乾燥,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加上過年以吃為主,寶寶攝入的食物、飲料都多了,無形中加重腸胃負擔,導致積食發生,致免疫力下降。

▎擊退積食四大妙招

一、飲食調節:管住寶寶的嘴巴

不想讓寶寶承受積食的痛苦,最好的辦法就是管住寶寶的嘴巴!春節期間的飲食一定要調節好,均衡膳食,三餐定量。輔食期或者年紀較小的寶寶更要注意食物的搭配與添加,以免引起過敏。因此,媽媽必須禁忌:

1、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不能餓一頓飽一頓,這樣會打亂腸胃的生物鐘,影響消化。

2、一日三餐要稍微「欠」一點,選擇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麵湯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類食物,多喝水。

3、早上和中午寶寶剛睡醒時,1小時內(至少30分鐘)也不要進食,因為胃腸等內臟從低運轉恢復到正常需要一定的時間,否則也不利於消化和吸收。

4、晚上最好不要吃太飽。寶寶白天運動量大,吃東西消化得快,但晚上胃蠕動慢了,消化能力比白天弱,如果吃得過多過飽,就容易積食。

二、運動療法:吃飽就該走一走

適當運動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消化。過年吃多了,不妨帶寶寶戶外活動一下,既有利於健康,又能促進親子感情!

1、飯後散步。寶寶吃飽了,不要一吃飽就坐著或睡著,最好去散散步,有助於寶寶的消化。

2、戶外活動。在冬天裡,選擇陽光明媚的時候,帶寶寶到戶外晒晒太陽。每天讓孩子出去活動半小時至一小時。堅持讓寶寶做戶外活動,可以帶寶寶到公園跑跑步、打打球;稍微大點的孩子,可以騎騎自行車。

三、按捏療法:簡單易學的消食推拿

當寶寶積食或消化不良時,媽媽可以給孩子捏捏積。捏積是兒科常見的治療方法,因為捏的部位為脊椎,也被稱為「捏脊」,可以治療多種常見疾病,包括小孩厭食、腹痛、嘔吐、便秘以及小孩脾氣急躁、睡不踏實、愛哭鬧等。以下是按捏療法的步驟,媽媽們,趕緊動手學一學吧!

1、捏脊:讓寶寶面孔朝下平卧,家長用兩隻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兩側,隨捏隨按,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2、揉中脘:胸中與肚臍連線的二分之一處,即是中脘穴位。家長用手掌根旋轉按揉,每日兩次。

3、摩湧泉:足底心即是湧泉穴。家長以拇指壓按湧泉穴,旋轉按摩30-50下,每日兩次。

四、藥物療法:不同體質用藥不同

除了按摩和運動外,有時也可藉助藥物治療寶寶積食。但不同病情癥狀適用不同的藥物,媽媽們可千萬不要隨便給寶寶吃藥哦!針對不同體質和情況的寶寶,可以適當考慮以下藥物:

1、咳嗽者:適用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等。

2、嘔吐者:適合藿香正氣丸等。

3、大便干者:適合肥兒丸、爛積丸等,幫助消積、化滯。

4、內熱者(表現為嘴唇紅、睡覺煩躁、舌苔厚等):適合健兒清解液、小兒清熱寧等,幫助消積、清熱。

這四招無論何時都適用。但是葯三分毒,若用前面三個妙招能解決問題,就盡量不要用藥了。當然也不能過分的排斥藥物,畢竟寶寶積食,身體也受罪,該用藥的時候還是得用藥

每日精選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胎教故事 的精彩文章:

孕讀 不能冷落

TAG:胎教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