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狼牙山五壯士連」:我要去「金牌林」種樹

「狼牙山五壯士連」:我要去「金牌林」種樹

來源:新華社軍分社·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金牌林」的故事——走進南部戰區陸軍某旅「狼牙山五壯士連」

新華社記者王經國、劉新

深夜,熄燈號響起,訓練了一天的官兵們休息了。

熄燈不久,有一個人悄悄從宿舍樓內來到操場,簡單熱身後,拿起一個啞鈴練了起來。

他叫饒澤鵬,是南部戰區陸軍某旅七連——「狼牙山五壯士連」的上等兵。

「我在練體能,為了早點在『金牌林』里寫上自己的名字。」看到記者一臉疑惑,饒澤鵬解釋說。

饒澤鵬所說的「金牌林」,是「狼牙山五壯士連」為強化官兵練兵備戰技能實施的一項舉措。指導員周琪偲介紹說,連隊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在上級比武榮獲第一名的官兵,可以在這裡種下一棵樹,並掛上自己的姓名牌。

走到連營區旁,可以看到一片小樹林,每棵樹上都掛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官兵的名字:全軍軍事三項比武冠軍吉勾日且、全軍愛軍精武標兵劉傳波、「國際軍事競賽防空能手」杜檾……

「成為其中一員,是全連官兵人人嚮往的目標。」饒澤鵬說,為了實現這個願望,入伍一年多來,他每天晚上都要給自己「加個班」。

士官黃達結入伍後被分配到炊事班,可他從未放鬆對自己在軍事訓練上的要求,別人白天練,他晚上練;別人跑3000米,他就跑5000米;別人負重25公斤,他就另外再加4塊磚……在去年的戰區陸軍比武中,他的軍事理論成績取得第三名,射擊、障礙賽均獲第一,最終榮獲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如今,在「金牌林」里,終於有了屬於他自己的「金牌樹」。

作為「狼牙山五壯士連」「狼牙山五壯士班」的班長,吳文俊瞄準這個目標好久了。自從2016年當上班長後,他不僅把自己的軍事素質練過硬,還帶領全班多次在旅、連的比武中取得優異成績。2018年,他被南部戰區陸軍評選為「百名好班長」,終於如願以償。

「作為『狼牙山五壯士』的傳人,必須要不懈努力,勇創佳績,為革命前輩所創造的光榮傳統增光添彩。」吳文俊說。

七連誕生於秋收起義,隸屬於紅一團。在抗日戰爭時期,連隊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5名戰士,為了完成掩護群眾和部隊轉移的艱巨任務,把敵軍引上狼牙山,在彈藥用盡的情況下,他們寧死不屈,英勇跳崖。

「上學的時候,我們都學過課文《狼牙山五壯士》,從那時起就對英雄充滿崇敬。今天我們到了『狼牙山五壯士連』,必須傳承好發揚好革命前輩不怕犧牲、血戰到底的戰鬥精神。」四班班長舒君說。

在一次訓練中,舒君不慎骨折,無法再參加比武。可他沒有氣餒,始終嚴格要求自己,苦練軍事技能。在他的帶領下,全班的軍事訓練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雖然不能實現在『金牌林』種『金牌樹』的願望,但革命前輩絕不服輸、勇爭第一的精神永遠不能丟掉。」舒君說。

「不服輸、爭第一的理念已深深紮根全連官兵的心中。」周琪偲說,現在只要有幾個戰士聚在一起,大家就想比試比試,秀秀肌肉。「飯前集合那幾分鐘,大家都要開展個小練兵,不是比單雙杠,就是比俯卧撐或是格鬥。」

近年來,七連承擔著全旅轉型的試點任務。面對新的訓練課目,七連官兵克服重重困難,不斷向前,無論是全員負重25公斤急行軍考核,還是捕俘、攀登、機降等技能考核,均取得不俗的成績。

「我們始終堅持用紅色基因不斷強化官兵的打仗意識,錘鍊官兵的勝戰能力。」旅政委汪平說,大家遇到比武都爭先恐後踴躍報名,再現當年有任務爭先上的場面。

聽說今年上半年上級單位要開展比武競賽,饒澤鵬躍躍欲試,每天空閑時,他都會到「金牌林」轉轉。「『金牌林』,等著迎接我吧。」面對一棵棵筆直挺拔的「金牌樹」,饒澤鵬對未來滿懷信心。

(新華社軍分社·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