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法從傳授的具體方式上,可以分為四類傳承

佛法從傳授的具體方式上,可以分為四類傳承

佛法從傳授的具體方式上,可以分為四類傳承:

(1)口耳音聲傳承:就是上師把諸佛以及祖師所傳授的顯密經論的文字對弟子讀誦,弟子只要耳根聽到聲音,就算是獲得傳承。這種傳承方式對師徒的要求都不太高,上師只要具有從佛陀或祖師開始的代代相傳、沒有間斷的清凈傳承和純凈的發心,弟子有恭敬心和求法的意樂就可以。

(2)口耳教授講解傳承,就是上師按照菩薩、阿羅漢、高僧大德解釋經論的傳統,給弟子具體講解經論的字句和意義。和前一種相比,這種傳承對師徒的要求就嚴格一點,傳授者不但應當從上師那裡聽聞過,而且還通達了教典的意義,對於弟子,根據所傳佛法的深淺,也有相應的不同條件。

(3)經論實修引導傳承,就是上師把如理獲得的實修經論法義的經驗傳授給弟子,引導弟子實踐佛法的一種傳承。這種傳承對師徒要求就更加嚴格。

(4)以心印心傳承,就是上師把自己證悟的心性,以各種善巧方便指示給弟子,弟子在相續當中也能如是地證悟。這種傳承,要求上師必須是開悟的成就者,弟子則需要對上師恭敬如佛。

傳承的重要性

總的來說,傳承的作用就是能使佛法傳續不斷,從而保證佛法的完整、純正,只要傳承不斷,佛法就不會流失、變質。

佛法的傳授中,四種傳承方式都不可缺少,每一種傳承都有其殊勝的加持力量。

口耳講授傳承,能把佛菩薩的真實密意正確地傳給後代的弟子,使弟子獲得對經論句義的正確理解,同時也能防止不依止上師以分別念隨意解釋經論的做法,還能防止外道的觀點滲入到佛法中;

經論實修引導傳承,能把經論中詮示的實修關要傳給後代的弟子,使弟子不至於停留在口頭空談上,而是按照佛菩薩的言教去實修,同時也能防止僅僅把經論作為一種知識、沒有實修的關要的錯誤認識,而造謗法重罪;

以心印心的傳承,是上師把自己證悟的明空無二的心性境界,以靈活、應機的方式傳授給弟子,使弟子直接了悟自心的本來面目,防止弟子迷失在無念的智慧之外,落在依然以分別念修行的歧途。

要獲得一個清凈法脈的傳承,首先要了解如來教法的宗旨是什麼,這個宗旨只要是個佛門弟子,都應該了解。它的宗旨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這一偈頌含攝了所有佛教教義。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人天乘。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再加上自凈其意 那就是大乘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眾生作福田 的精彩文章:

八識田
為啥達摩祖師說廓然無聖呢?

TAG:眾生作福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