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90 後人均負債 12 萬:當代年輕人的崩潰,是從破產開始的

90 後人均負債 12 萬:當代年輕人的崩潰,是從破產開始的

三年前,文子大學畢業。

和許多懷揣著夢想的年輕人一樣,她也很想到首都北京去看一看、闖一闖,於是說服了家裡人,帶著行李,坐上飛機,開始了北漂之旅。

但是她做夢也沒有想到,北漂三年,她非但沒有變成渴望中更優秀的自己,反而一步一步淪陷在慾望都市的深淵中。

文子剛到北京時,在一家小公司當前台,包吃包住,每月工資 3500 元,工作清閑,領導和同事都對她很好。

沒過多久,她發現在地鐵上、商場里、大街上遇到的年輕人,幾乎人手一部 iPhone 手機,偶爾還能聽到他們談論 iPhone 的系統有多好,操作有多流暢。

文子的內心蠢蠢欲動,決定換掉手上的老款手機,買最新款的 iPhone 7 Plus。

她看了自己的銀行卡餘額,只有 4000 元,看中的手機最便宜也要 6388 元,根本不夠。但是她等不及下個月發工資了,就打了白條分期付款,每月還 600 元,還是很輕鬆的。

手機第二天就送到她手中了,她興奮了一整天。

第二年,文子辭職,跳槽去了一家互聯網創業公司,繼續當行政前台,每月 8000 元,還有其它補貼。

在前台待久了,文子慢慢觀察到,在高檔寫字樓上班的白領就是不一樣,女同事個個都過得很精緻:

衣服和鞋子都是當季新款,包包基本是奢侈品大牌,偶爾看到有人背輕奢潮牌。

早上上班時人手一杯星巴克,午餐都去樓下的店裡吃,下午一定要點精緻的果盤或者輕食沙拉。

每周定期去美容院做 SPA,周末要和閨蜜聚會喝下午茶,每個月都要去護理自己的美甲和頭髮。

有一天吃午飯時,幾個同事聊起了護膚品。雅詩蘭黛、蘭蔻、La Mer、萊伯妮、SK-II......這些牌子,文子只聽過,沒摸過。

突然被問到用什麼護膚品時,文子一陣臉紅,支支吾吾說她最近剛好都用完了,準備讓日本的朋友幫忙代購一些回來。

其實她根本沒有日本的朋友,化妝台上的護膚品上周剛拆了包裝在用,但都是一些小牌子。

文子突然覺得,自己過得太糙了,要過得精緻一點,穿好用好一點,才能融入這樣的環境,跟周圍同事打成一片。

當晚回到家,文子就把衣櫃里那些過氣的衣服全扔了,剛拆的護膚品也不想用了,準備換一套大牌子。

她細細盤點了一個精緻的都市白領所必備的東西,列出一長串購物清單,發現銀行卡的餘額根本負擔不起,於是第二天趁著午休時間,她跑去銀行開通了人生第一張信用卡。

從那之後,文子就過上了跟公司女同事一樣的精緻生活,買的衣服越來越貴,護膚品越來越高級,周末一起約出來逛街喝下午茶,遇到假期就打個飛的出國度假。

每次刷爆信用卡有負罪感時,文子就自我安慰:

「年輕時就該對自己好一點。」

「你用的東西就代表了你的身份。」

「工作都這麼累了,還不能買點東西犒勞自己嗎?」

只是,一路買買買下去,工資明顯不夠花,文子便把花唄、借唄、微粒貸全開通了,日常開銷用信用卡、花唄和白條,資金周轉不開時,就從借唄和微粒貸取現。

去年雙 11 期間,文子認認真真做了詳細的購物攻略,準備大戰一場。

當天晚上,她囤了 10 套護膚品,3 大箱紙巾和衛生巾,10 桶洗衣液,6 件小家電,12 件衣服,5 件大衣,3 雙鞋子和 5 個包包......一共 121 個訂單。

付完最後一單時,已經凌晨 1 點了,她才發現自己一動不動坐在電腦前鏖戰了 4 個小時,連洗手間都捨不得去。

結算下來,她在各平台累計消費了 2 萬多,當然,都是「賒賬」;那些錢,她得不吃不喝上 3 個月的班才能掙到。

最後,文子在朋友圈曬了自己待發貨訂單數的截圖,說了一句「好累~」,就沉沉睡去了。

北漂三年,文子的東西越來越多,債務窟窿也越來越大,從剛來時的存款 4000 元變成了負債 6 萬。

每月工資到手,她只能看一眼,就得乖乖地把它們挨個兒送到中信爸爸、白條爸爸、花唄爸爸、借唄爸爸、微粒貸爸爸手中,逾期了還會影響信用評級,繼而影響到提額。

現金流不夠時,她學會了多張信用卡互相套現,以卡養卡;或者找銀行客戶經理辦理借貸,以貸養貸。

現在,雖然高檔護膚品、奢侈品包包帶給她極大的滿足感,但與此同時,停滯不前的工資和遙遙無期的債務清零,也開始讓她變得沒有安全感,一想到每天睜眼就要還錢,未來幾年都要給銀行和網購平台打工,就感到非常焦慮。

文子的心境變了,她早已沒有初來北京時的雄心壯志,現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天醒來,發現所有的欠款全部還清了,一切從頭來過。

這是 90 後北漂女孩文子的個人故事,並不能代表大多數人,卻也照見了當代許多年輕人的生存現狀:

一邊拚命賺錢,一邊窮得要命;平時總喊著希望「一夜暴富」,節日過後,立馬變成「一夜暴負」;表面看起來過得光鮮亮麗,背地裡卻是網上戲稱的「隱形貧困人口」。

他們以破產階級的經濟實力,提前過上了中產階級的小資生活。

前兩天,鳳凰網財經發了一條微博——滙豐銀行公布了一組大數據,數據顯示,90 後人均負債 12.79 萬元,而這些債款,多數來源於日常消費和還其它欠款時借的錢。

(圖片來源:微博@鳳凰網財經)

換句話說,90 後擅長借錢過日子,提前透支未來的生活。

這些數據早在去年就被爆出來過,當時就有人說,這都是謠傳,真實情況沒這麼糟糕。

但是放眼望去,身邊的確有很多月光甚至月欠的年輕人。

(圖片來源:微博@鳳凰網財經)

他們秉持著「享受當下」的生活哲學,喜歡就買,有錢就花,既沒有理財觀念,也沒有風控意識,對未來充滿樂觀。

偶爾買嗨了刷爆了,也沒關係,白條、花唄、信用卡,紛紛伸出援手,救人於水火之中,只是別忘了,到期還款就行。

萬一還不上怎麼辦?沒事,還有借唄、微粒貸,分分鐘幫你搞定。

從月光族到月欠族,可能僅僅只需幾個月的時間,然後開始拆東牆補西牆,陷入死循環。

新債、舊債和利息,就像三座大山,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終日惶惶不安。最後,只能深陷債務的泥潭,無法自拔。

(圖片來源:微博@鳳凰網財經)

有人開玩笑說:

「辦公室里三代人,70 後存錢,80 後投資,90 後負債,而 90 後的父母在替孩子還貸。」

那些無法向父母求助的人,只能鋌而走險去求助網路借貸平台。

然而,沒有增加新的收入來源,一味地從各處去借,最終也要自己還;而還不起的,被追討的,最後都變成了悲劇。

多麼扎心的現實!

我們總說:

「喜歡的東西就要買回來,錢不是真的花出去了,只是換了一種方式陪伴在身邊而已。

再說了,年輕人追求精緻生活,有錯嗎?」

但仔細想想,買回來的那麼多東西,真的都是我們需要的嗎?嘴上說喜歡,自己又真正喜歡了多久呢?

還不是放在角落裡吃灰罷了,只有在搬家或者大掃除時,才會偶然想起它們,然後自嘲自己當初也不知道為啥會買這些。

瘋狂買買買的背後,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佔有慾罷了。

人的慾望是無窮的,外界的誘惑也是無窮的,你會發現,每天都有熱門口紅色號、限量包包或球鞋,每個大大小小的節日都有看上去非常誘人的打折活動。

耳邊一直有很多嘈雜的聲音,鼓勵你花錢犒勞自己、投資自己,於是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掉進商家的營銷陷阱。

然而,東西是永遠買不完的,錢包卻會在一次次剋制不住的衝動消費中,一點一點被榨乾。

填不滿的慾望溝壑,只是一顆空虛的心的反照。

我覺得,一個精緻的生活,並不需要靠昂貴的奢侈品來撐起門面,更不值得以超出自己經濟負荷的代價去提前裝點。

它應該是簡單的、自然的、讓人心情愉悅的,而不是打腫臉充胖子,讓自己沉淪在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解脫的債務深淵中。

就像李銀河說的,

「精緻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樂的,不是痛苦的。」

希望我們都能保持清醒,不被外界的誘惑蒙住了雙眼,隨波逐流,失去自我。

適度消費、理性消費,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不過時。

能駕馭自己慾望的人,才能駕馭自己的人生。

作者:書叔,看書有道創始人。一個學新聞出身、即將奔三的文科男。喜歡閱讀,堅持思考。每晚 22:30,我都會準時在這裡,與你分享平凡生活那些觸動人心的觀點、人物和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書有道 的精彩文章:

TAG:看書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