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王禹偁唯一留世之作,語言清新自然,讀來令人深受觸動

王禹偁唯一留世之作,語言清新自然,讀來令人深受觸動

自古文人多失意,尤其是詩人。因為他們讀聖賢之書,學孔孟之道,一廂情願地認為世界本該如此簡單,人際關係也不應該那麼複雜,於是覺得所學就應該有所用。可是真的進入社會才知道,自己不過是井底之蛙,不僅孤陋寡聞,而且不諳世事,於是撞斷南牆終於不可避免。宋代就有一位才子,學識深厚,卻深感懷才不遇。

點絳唇·感興

宋代:王禹偁

雨恨雲愁,江南依舊稱佳麗。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

天際征鴻,遙認行如綴。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

王禹偁(chēng),字元之,北宋詩人、散文家,進士出身,歷任右拾遺、翰林學士等職務,他敢於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推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這首詞是他任長洲知縣時創作的,也是他唯一留世的作品。

王禹偁出身貧寒,9歲能詩會文,29歲中了進士,第二年就被任命為長洲知縣。這時的王禹偁正是年輕氣盛,躊躇滿志,希望自己既能為一方百姓謀福利,也能建功立業,大展宏圖。

詞人為了開展活動,經常到基層走訪調研,一面了解民情、聽取民意,結識了很多朋友,另一方面他也順便游訪了很多地方。有一次王禹偁來到一個小漁村,看見那裡風景秀麗、百姓安居,既感到欣慰,也想藉此機會好好放鬆一下。

長洲即如今的蘇州,這裡西抱太湖,北依長江,雨水充足,適合農作物生長,百姓富足安康。詞人說「雨恨雲愁,江南依舊稱佳麗」,似乎有些責怪這裡雨水太多,但又不得不承認蘇州確實是景色秀麗。

「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作者駐足觀賞,只見蒙蒙的雨幕中,村落漁市點綴著湖邊水畔,淡淡炊煙在村落上空裊裊升起。詞人簡直看呆了,他是山東人,那裡從未有這種朦朧秀麗的江南煙雨,雖然來此工作有一段時間了,今天才有幸見識一下。

王禹偁再向遠處眺望,水天相連處,一行大雁首尾相連,正款款而飛。「行如綴」,意思是大雁好似列隊首尾連綴,詞人用大雁的意象表達了內心的感想,希望能如它們那樣一飛衝天,壯志凌雲。

「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最後這三句含蓄深沉,耐人回味。蘇州雖然是一個好地方,但作者的志向似乎更加遠大,並不滿意在此消磨時光,詞人將「平生事」凝聚於對 「天際征鴻」 的睇視之中,言而不盡,悵惘無窮。

這首詞語言清新自然,不事雕飾,讀來卻令人深受觸動。生活賦予我們一種巨大和無限高貴的禮品,這就是青春。詞人心存高遠,本想進士出身可以留在京城,於是便有點失落感。但是沒有人能一帆風順,人生處於低谷,不僅要積極應對,更要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只有順應時代的潮流,才能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嚴羽很有禪意的一首詩,只有短短八句話,卻禪趣濃厚
詩人號稱五言射鵰手,虛實結合的詩作,宛如一幅秀麗的工筆畫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