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產後子宮快速恢復,新媽媽必看!

產後子宮快速恢復,新媽媽必看!

一日之計在於晨,關注我們守護健康

女性懷胎十月,這十個月期間子宮被不斷地撐大,等孩子生出來後,子宮才逐漸開始恢復。但是畢竟懷胎十月,想要一下子恢復到懷孕前的狀態是很難的,這就需要平時精心養護,才能使子宮恢復得快。

產後子宮恢復的參照物

子宮到底恢復得好不好,惡露是一個很重要的參照物。婦產科專家認為,惡露是產婦正常分娩後陰道內排出的一些棕紅色液體,其中含有血液、壞死的蛻膜組織、細菌及黏液等。

1正常惡露

正常的惡露有些血腥味,但是不臭,總量大約為500~1000毫升。正常情況下,產後第一周惡露的量較多,顏色鮮紅,一周以後至半個月內,惡露的顏色慢慢變淡,所含的血液量逐漸減少。

2惡露不止

如果產後兩周,惡露仍然為血性,量多,伴有惡臭味,有時排出爛肉樣或者有胎膜樣的東西時,這說明子宮復舊很差。需警惕子宮內是否殘留胎盤或胎膜,這種情況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請專業的醫生來診治,以免出現產後大出血等不良後果。

六大妙快速恢復子宮

01產後按摩

生完孩子後,當新媽媽的體力得到一定的恢復後,一般在第二天就要進行子宮按摩。把手放在肚臍周圍做順時針環形按摩,通過在按摩過程中對穴位的刺激,間接增強子宮肌肉的興奮性,促進子宮收縮。再加上適當的按摩壓力,可以幫助子宮內淤血的排出,有利於子宮逐漸恢復到孕前狀態。

02刺激乳頭

很多媽媽都不知道母乳餵養也可以幫助恢復,嬰兒的反覆吸吮讓母親的腦下垂體釋放催產素(縮宮素),這種激素不僅讓乳房分泌乳汁給寶寶,同時還能引起子宮收縮,由此產生的收縮可防止產後出血,還可以促進子宮恢復。

03產後運動

雖說高強度的勞務不可以接觸,但是簡單的產後運動還是需要的。產後運動可以幫助子宮和骨盆的復原,生完寶寶七天左右你就可以做些諸如抬腿、深呼吸、提臀這樣的簡單運動。

04中藥製劑浸泡雙腳

泡腳可以對足部的穴位經絡等進行刺激,使得全身血管擴張,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恢復臟器正常的功能。另外,中藥製劑里的成分對子宮的復舊也有幫助,比如說益母草有活血化淤、促進淤血、惡露排出的作用;當歸具有補血活血功效,既可補產婦產後之虛,也可祛除產後之淤。

05生化湯

提到生化湯,你一定不會陌生,生完寶寶後家裡的老人都會給產婦來上一碗,目的同樣是幫助子宮的恢復。生化湯比較適合在產褥期服用,能夠幫助產婦化瘀血、補血,當這些惡露排除後,自然子宮就會收縮,對幫助子宮恢復有顯著的效果。

06產後及時排尿

新媽媽在生產後,會因為膀胱受壓、黏膜充血、肌肉張力降低、會陰傷口疼痛等問題,加上不習慣於卧床姿勢排尿,更容易發生尿瀦留(中醫稱為癃閉),使膀胱撐大,妨礙子宮收縮,所以在產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及時的排尿。

利於子宮恢復的食物

1紅糖

紅糖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產後食用紅糖水能夠有效的促進惡露排除,幫助子宮快速收縮,但需要注意的是紅糖水不宜過多食用,因其具有活血的作用,多食反而會使惡露增多,對身體造成不利。

2山楂

山楂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具有消積化滯、活血化瘀的作用,因此也具有非常好的收縮子宮的作用。山楂酸爽可口,還能幫助開胃解渴,對於產後大量進補出現的食欲不振情況有一定的幫助。

【月子專家提示】山楂不要吃生,生山楂中所含的鞣酸與胃酸結合容易形成胃石,難消化。

3鯉魚

魚類富含的豐富的蛋白質可以提高子宮的收縮力,尤其是鯉魚比其他的魚類更能促進子宮收縮。而且,鯉魚還具有生奶作用,這對剛剛分娩的產婦是十分有益的,會促進乳汁分泌。

4海帶

海帶是減少子宮出血的食物,海帶含豐富的褐藻膠、碘質、粗蛋白、多種維生素和鉀、鈣、鐵等多種礦物質,這些都是產後非常需要的營養。海帶菜還具有利水消腫、收縮子宮、鎮定神經的功效,可以幫助子宮剝離面儘快減少出血,避免產後產生抑鬱情緒。

子宮恢復需要注意什麼?

1注意子宮疼痛

這種疼痛大多出現在寶寶出生之後的3-4天,表現為小腹陣發性疼痛,這主要是因為子宮不斷的收縮變短,子宮的體積明顯縮小所引發的,一般無須特別的治療。

2注意子宮感染

生產之後,由於總有惡露的不斷排出,陰部分泌物較多,此時,一定要注意產後的衛生,可以每天用溫開水清洗會陰部,保持會陰部的潔凈、乾燥、衛生。

3注意不能過早同房

在產後的兩個月內最好停止夫妻生活,因為分娩的時候或多或少對子宮、陰道有影響,最好給身體兩個月的恢復時間,然後再進行性生活。

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這樣,同房的時候還要根據身體恢復具體情況而定。

來源:中草藥常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健康 的精彩文章:

大腦一生原來要經歷十道關 減緩大腦衰老的秘訣,必知!
皮膚問題多喝甘菊!

TAG:生命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