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易經說「天書」:天道無親,陰符三百字;人心在機,天地一掌中

易經說「天書」:天道無親,陰符三百字;人心在機,天地一掌中

古人有「天書」的傳說。

一種「天書」是祥瑞,它的出現代表著太平盛世,古人稱之為「祥符」。

易經里提到的「河圖」「洛書」,都可以說是「天書」,也可以說是「祥符」。

歷史上這樣的祥瑞多次出現,到了北宋,宋真宗宣稱,他曾經在夜間做了一個夢。

夢中有神人對他說,在皇宮將會有「天書」降臨。

果然在1008年的正月初三,就發現了「天書」三篇,稱之為「大中祥符」。

欣喜若狂的宋真宗,當下把年號也改成「大中祥符」,並大赦天下,官員加薪,普天同慶,最後還去泰山進行了「封禪大典」。

還有一種「天書」,它的出現有特殊的使命。

剛開始只有極少的幾個人知道,悄悄的流傳,甚至「神龍不見尾」,一直搞不清來源。

這樣的書,有的失傳了,有的流傳下來,成為後世的經典。

如果說「祥符」是要昭告天下,讓天下人都知道,是一種「明符」,是一種「陽符」。

那麼,另一種「天書」,則是一種「暗符」,是一種「陰符」。

古書中,名字為「陰符」的很多,幾乎都失傳了,只是給後人留下了書名。

有一部「陰符」,叫做《黃帝陰符經》,簡稱《陰符經》,卻倖存了下來。

這部和易經有很大關係的書籍,歷史上一直被尊為「天書」,傳說是九天玄女(另一種說法是廣成子),傳授給軒轅黃帝的。

陰符遁甲,以術求道

《陰符經》早已成為一種專門的學問,叫做「陰符學」。

為《陰符經》做註解的古人,有伊尹、姜太公、孫子、范蠡lǐ、鬼谷子、張良、諸葛亮等等,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陰符經》如此偉大,卻只有區區三百多字,另一個版本是四百多字。

古人把《陰符經》收錄在《道藏》之中,與《道德經》(《老子》)並列。

有「《老子》五千言,《陰符》三百字」,或者「《陰符》三百寶字,《道德》五千靈文」的說法。

古人說,一部《道德經》,其實講的就是一個「坤卦」。

而《陰符經》,可以說是易經的直接產物,也可以說是易經的嫡系子孫。

這是因為《陰符經》裡面有「道」,也有「術」。

「道」講的是易經里的,當然也是《道德經》里的「天道」,而「術」講的是「奇門遁甲」。

「陰符」,其實就是「奇門遁甲」。

奇門遁甲,是從明朝、清朝時候開始的稱呼,也可以叫「奇門」,或者「遁甲」。

晉朝、唐朝、宋朝、元朝的時候,它叫做「遁甲」。

漢朝、三國時期,它叫做「六甲」。

戰國時期、秦朝,它的名字就是「陰符」。

「陰符」的「陰」,有「暗藏」的意思,而「遁甲」的「遁」就是「隱藏」,指的是「六甲」隱遁於「六儀」之下。

「陰符」的「符」,也就是奇門遁甲里的九大星中的「大值符」、八神中的「小值符」。

《陰符經》是後世「奇門遁甲」的理論綱領,也指出了實用操作的關鍵之處,並反覆強調以「術」求「道」,要超越「術數」而領悟「天道」。

觀天之道,天道無親

《陰符經》開頭第一句話就是,「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意思是說,觀察天地運行的自然之道,遵循天道規律,這就是全部。

《周易》里說,「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意思是說,「易」的規則就是「天地」的自然規則,也就是要符合天道。

古人把易經的法則總結為「推天道,以明人事」,人做事要符合天道規律,也就是《陰符經》說的「執天之行」。

《陰符經》說「天有五賊」,這裡的「五賊」就是「五行」。

「五賊」是動態的「五行」,是生克關係的進一步深化,或者說是一種非常態的「五行」。

比如說,金本可以克木,但是如果金太弱,而木旺,金反而會受傷,這叫做「反侮」,就好像用鈍刀來砍硬木,刀刃反倒會被弄壞。

比如說,水本來是生木,對木有利,但是如果水太多,則會造成「水多木漂」的現象,就好像發洪水的時候,大樹被衝倒、沖走。

莊子講過一個諷刺笑話,是說一個人到深山老林里修行,擺脫了塵世的煩惱,童顏鶴髮,保養得很好,他相信自己肯定會長壽了。

也正是因為在深山裡,老虎來了,怎麼呼救也沒有人來,最終被老虎吃掉了。

天道有一定的,可以掌握的規律,可是這規律也在變化之中,這就是易經里,「不易」之外,還有一個「變易」的道理。

也就是老子說的「天道無親」,古人經常感嘆的「天道無常」「天意從來高難問」。

《陰符經》里總結說,「天生天殺,道之理也」,又說「天之無恩,而大恩生」。

秋天,萬物肅殺;冬天,萬物沉寂。看起來是「天道無恩」,但是沒有冬天的貯藏、孕育,又怎麼會有春天的萬紫千紅呢?

人心在機,神機鬼藏

《陰符經》說,「人心,機也」。

易經里講「三才」,天、地、人,人與天地萬物本是一體,為什麼要把人從萬物中單獨列出來?

因為人有「心」,可以認識萬物,可以洞察事物發展變化的「機」。

奇門遁甲設立天盤、地盤、人盤,「上盤象天,中盤象人,下盤象地;上盤星也,中盤人也,下盤宮也」。

地盤九宮是不動的,代表著空間;天盤九星與三奇六儀,則要隨著時辰轉動;又以冬至、夏至為界限,劃分陽遁、陰遁,以二十四節氣來定局排盤。

這樣把空間、時間都納入,形成一個完整、複雜的「三才」模型。

利用奇門遁甲來預測、決策事情,就是對「機」的把握與應用,所謂「若能了達陰陽理,天地都在一掌中」。

萬物無非是陰陽變化,做事就是尋找契機,順勢而為,所以,《陰符經》說,「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

奇門遁甲的排盤是可以在手掌中進行的,食指、中指、無名指,每一指都是三個指節,正好是一個地盤九宮。

《陰符經》又具體提出「三盜」的理論,對應天盤值符、人盤值使,地盤符使,所謂「三盜既宜,三才既安」,實際上就是說三盤的格局合宜,天地人才能安詳。

奇門遁甲,號稱「術數之王」,是「帝王之學」,早期的應用是在軍事方面,後來也被人用來預測小的事情。

《孫子兵法》開頭第一句就是,「兵者,詭道也」,打仗講的就是「兵不厭詐」,講的就是謀略、陰謀,所以《陰符經》里說「神機鬼藏」。

神機鬼藏,既可以理解為是說奇門遁甲的玄妙神奇,也可以具體指「神遁」與「鬼遁」。

奇門遁甲中有九個吉的格局,分別是天遁、地遁、人遁、神遁、鬼遁、風遁、雲遁、龍遁、虎遁,也可以理解為「九大宇宙能量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義水齋談易 的精彩文章:

易經說「正月初三」:赤口日,不是赤狗,人不出門,老鼠娶親

TAG:義水齋談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