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賦能實體經濟:區塊鏈產業化必由之路

賦能實體經濟:區塊鏈產業化必由之路

2018年下半年,比特幣及各類數字貨幣大跌,空氣幣歸零反應出很多基於區塊鏈的商業應用缺乏實際的價值與資產支撐,經過2年的驗證被市場證明是低效的、無效的。在中國更加嚴格的法律法規監管下,僅是金融類應用的加密數字貨幣將會在國內毫無意義。在這種情況下,區塊鏈基本認知從技術、金融應用,即將到應用落地時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產業區塊鏈化。產業區塊鏈化將更加推動區塊鏈產業化,將真正實現區塊鏈作為生產關係的科技促進生產力提升。產業區塊鏈的核心是對整個互聯網底層進行重構,用演算法和程序建立信任,讓價值在互聯網上自由流動,重新定義現實世界中的各個實體產業。

賦能實體經濟已經成為一項區塊鏈行業的基本共識,但是區塊鏈如何賦能實體經濟?賦能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最小載體是企業,更大的載體是產業鏈,最大載體就是產業生態。就賦能這個詞來說,是源於阿里巴巴總參謀長曾鳴提出:未來組織最重要的功能已經越來越清楚,那就是賦能,而不再是管理或激勵。著名管理學家陳春花老師也說,未來的組織管理中最核心的價值其實就是我們怎麼去賦能和激活人。「賦能」顧名思義,就是給誰賦予某種能力和能量,通俗來講就是,你本身不能,但我使你能。它最早是心理學中的辭彙,旨在通過言行、態度、環境的改變給予他人正能量。

區塊鏈如何賦能呢?

通過區塊鏈的技術與思想,結合新技術(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升級改造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提高效率降低成的過程,我們稱之為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實體經濟需要被賦能,本質上來說是在工業時代模式的升級,工業時代強調做大的的經濟模式,通過單一產品的規模擴大,產品的平均成本下降,但是由於個性化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矛盾不是生產能力不足,而是供給需求與信息的不對等,大規模批量化的生產滿足不了碎片化的需求,數字經濟可以通過信息的獲取和處理應對「多樣性」的挑戰,從分工與合作、供給與需求、經濟結構的複雜性、思想文化以至時代變革等角度發揮作用,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由於技術等諸多原因導致信息技術應用不平衡,需要一種新的生產關係來加速普遍生產力與信息作為生產資料的作用。區塊鏈正是生產關係的科技,所以我們說產業區塊鏈化是出路,並且區塊鏈不僅要賦能實體經濟,也要賦能數字經濟。

產業區塊鏈化的前提是產業,落地是區塊鏈化。產業的基本面基本都在產業園區與產業聚集區里,主要為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產融發展模式。產業生態以地方產業新城為基礎,產城融合模式,創新的產業分散到不同地域,從應用的效率來說可以第二步考慮。全方位的金融市場與多層次資本市場基本梳理了不同的產業,非常有參考應用落地的價值。

2017年,貴陽發布區塊鏈白皮書,是目前地方發布最為完整的規劃,到今天仍然有重大參考價值,企業、產業鏈、生態鏈基本都能找到可以參考的落腳點。貴陽區塊鏈發展是圍繞數字經濟、互聯網治理和大數據發展中的價值實現,建立區塊鏈在政用、民用和商用的應用場景,並培育和發展主權區塊鏈系統 見下圖

圖.貴陽主權區塊鏈系統

對於整個的產業的生態來說,最好的情況是企業與企業之間橫向縱向形成生態,對企業的效率最高成本最低。但是往往形成不了生態尤其是共同體的核心原因一個是信任、另一個是協作,區塊鏈完美的解決了這兩個問題。企業的需求千差萬別且目前的合同額很小,區塊鏈產品和服務提供方若是一對一進行服務,無法承擔成本,最好的方式就是產業聚集區,批量的進行服務。

所以當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的時候,我們可以找批量化的產業聚集區:產業園區,發揮優勢產業資源 區塊鏈賦能才能是產業升級。這些工作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幫助,有了政府提供政策與場景(政務科技、監管科技)等,當產業區塊鏈化的的時候,區塊鏈作為生產關係的科技解決新興技術作為生產力(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與生產資料(傳統的生產資料 信息)的快速可持續發展問題。區塊鏈服務企業就有了區塊鏈產業化的基礎。

圖.如何運用區塊鏈產業園區

目前為止,區塊產業化之路按產業發展生命周期來看,仍然屬於早期,但是早期靠後的階段,新的拐點即將出現。從區塊鏈無所不能到區塊鏈有所能有所不能,從區塊鏈僅在金融以及虛擬數字貨幣的方面應用落地到紛紛落地,雖然用很多應用都是實驗性質的,但是踏出了大規模應用落地的第一步。更多的問題仍然出現在場景應用落地的商業模式以及相關利益結構的重構上,技術問題變的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了。

區塊鏈產業化是迫在眉睫,幾個關鍵要素組成缺一不可:資本、技術、服務(教育、培訓、諮詢、媒體、公關、活動等)、平台(產業平台、政府政策等)。

(1)區塊鏈資本產業化。資本將緊密結合產業,從僅僅小批量創新創業的投資角度,將過渡到對整個產業鏈條以及產業生態的投資上,結合地方的引導基金,誕生多個大資本投資機構。

(2)區塊鏈技術產業化。有應用案例、開箱即用、即插即用、系統集成好的,跨鏈交互、人機性能好的才有價值,誕生幾個優秀的底層、中間件、應用層公司。

(3)區塊鏈服務產業化。從僅僅是媒體、社群、淺層次培訓、活動的服務,延展到;科班培訓、企業與產業區塊鏈諮詢規劃中來,誕生一批服務公司或者服務集團。

(4)區塊鏈平台產業化。從僅僅政府指定、規模和能力較小,開放性不夠的的產業運營平台,到專業化、國際化的區塊鏈產業服務平台。

以上幾點相互之間的聯動也特別重要,非常需要一個能夠完整走一遍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的案例和標杆,將推動區塊鏈產業化跨越式發展。

對於場景企業來說,需要區塊鏈產業化具體服務那些呢?

(1) 區塊鏈燈塔型公司:提供全球定製化的一站式價值賦能服務解決方案;

(2) 區塊鏈成長型公司:提供一系全球定製化列成長催化劑式的賦能服務方案;

(3) 傳統實體企業:提供數字經濟賦能解決方案,助力產業升級;

(4) 政策產業智庫服務:憑產業的理解與實戰提供專項調研、研究、諮詢、規劃服務,幫助產業升級與動能轉換。

在區塊鏈產業化的過程中,區塊鏈行業協會作為產業的排頭兵,政府與企業的紐帶與橋樑,需要充分發揮作用,為政府與相關機構建言建策提供決策參考與支持;需要出台一系列的文件作為指導行業發展,需要給相關政府部門提供政策決策的相關信息與材料,提供企業與政府決策部門的對話機制與橋樑;樹立一批對賦能實體經濟有代表性的典型企業、應用、人物,通過案例推廣與普及區塊鏈正能量知識,產業區塊鏈化的推進與發展和國家戰略、政府產業園區、上市公司的融合。區塊鏈化就不是資本、技術、金融方向能解決的了,需要從產業頂層設計、平台搭建、實施路徑等多方面系統的落地。

頂層設計需要和政策相鏈接,目前工信部直屬機構如電子標準研究院、信通院在技術及測評標準上形成了基本規範,非常有指導價值。同時,國內多地已經出台了區塊鏈扶持政策,產業區塊鏈化推進可以由行業協會牽頭來推進。

同時,目前有比較有影響力的幾家區塊鏈行業組織進行的產業區塊鏈化的推進工作:

(1)中關村區塊鏈聯盟在廣東、青島、貴陽及徐州建立的協同創新中心,區塊鏈項目孵化及落地等。

(2)區塊鏈鏈改行動。2018年8月5日,作為工信部下最早的區塊鏈行業協會,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第一個發布了可操作的詳盡的鏈改行動計劃。通過執行機構旗點區塊生態的大力推動,成為目前為止業內較有影響力的區塊鏈產業發展共識:鏈改行動。目前已經有21家行業協會參與鏈改全國行活動、青島、杭州、深圳、成都、長沙、河北平泉市、甘肅高台市等10個地方政府及產業園參與鏈改綜合試驗區計劃、上百家企業參與節點、2個母基金2個地方基金的前期籌備工作。2019年1月,青島寰耀區塊鏈科技有限公司與旗點區塊鏈生態、青島鏈灣、與柬埔寨不動產協會共同打造的柬埔寨不動產區塊鏈登記平台正式簽約。

(3)上鏈行動。由中促會區塊鏈技術與應用工作委員會發起等5家機構參與。

區塊鏈化落地從操作層面是產業的信息、數據、價值、資產、協同協作上鏈。特別需要專業的產業諮詢、流程諮詢等產業專家加入,而不僅從技術與金融、社群的角度出發。

(1) 打造全方位全域的可信基礎為信息、數據、價值、資產、協同協作上鏈做基礎;相當於產業BAAS平台,市場化的標準與許可都可以在此平台上進行;

(2) 讓產業上下游信任成本降低從而協同協作效率提高,可以促使企業到產業鏈,從產業鏈到產業價值生態;

(3) 讓數據、信息成為真正的生產資料,從而帶來價值的流動;

(4) 讓產業資本與資源與金融完美融合,形成產融創新的新型態和新模式;

在以上基礎上,區塊鏈新的經濟模式探討鏈證經濟應運而生,有價值的載體與憑證在鏈上才能體現出價值來,所有權、經營權、收益權等在鏈上才能得到認可,從而推動整體價值生態的繁榮發展。

與世界接軌以及市場接軌方面,運用區塊鏈思想的共識,節點方式,啟動了鏈改節點聯盟,把那些願意賦能實體經濟的企業、機構、個人用共建、共治的方式連接起來,為賦能實體經濟服務,為區塊鏈產業發展服務,目前已經加入的節點有:全球區塊鏈教育人才節點聯盟、鏈改投資俱樂部、區塊鏈媒體聯盟等等。用社群的方式把教育、人才、投資、技術、孵化、聯盟等垂直節點,推動了不少於5個城市等地區節點,把所有的有價值的節點用區塊鏈共識互聯互通起來,為產業發展做出貢獻。有了2大基本的頂層設計之後,產業如何落地?

圖.區塊鏈鏈改示意圖

針對國家的戰略:供給側改革,需要產業與企業升級,技術的實施落地才能實現。

基於這樣的認識,設計了一下鏈改4大鏈改方向:

(1) 從商業模式上:打通企業內部:股東、員工,企業外部:渠道、使用者的利益共同體。成為一個不缺錢、不缺客戶、不缺員工完美組織與生態。

(2) 從技術上:打造信任的機器,讓協同協作的成本為零的技術基礎得以實施。

(3) 從金融上:可信的基礎、去中介,使用價值得以零成本的流動以及快速流動成為可能。

(4) 從經濟上:打通各價值孤島,形成價值生態。

具體落地設計了4大鏈改措施:

(1) 針對政府落地:試驗區,旨在為那些創新的企業產業提供特別的政策相關的支持。

(2) 針對企業落地:實驗室,旨在推動企業創新發展快速落地。

(3) 針對資本落地:發展基金,旨在推動試驗區、實驗室所需要資金需求。

(4) 針對市場與IP:節點聯盟,旨在全世界範圍內推動試驗區、實驗室、發展基金所需資源。

針對政府與產業園區的共識就是產業升級與動能轉換開創區塊鏈的試驗區。

區塊鏈產業化之路想要通路,需要得到各方資源共同達成共識:

聚焦產業賦能實體經濟

區塊鏈賦能實體經區塊鏈改革

鏈改可能是目前政用、民用、商用的最大共識的公約數,不僅是用區塊鏈技術其他的技術也會採用,不僅是用在金融上,非金融領域也有很大的場景。共建這樣賦能實體經濟的區塊鏈產業價值生態才有未來,在產業化過程中,通過行業自律、協會管理會員等辦法來打造好的產業環境。通過共享的方式享受區塊鏈產業化的紅利。

圖.國內鏈改全套方案

(作者:中國區塊鏈風雲榜,內容來自鏈得得內容開放平台「得得號」;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得得官方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鏈得得APP 的精彩文章:

數說閃電網路火炬:「熄火率」近1%,通道數一個月上漲35%
區塊鏈從業者的集體冬眠

TAG:鏈得得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