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的三足鼎立,是怎樣的歷史巧合?讓他們彼此制衡

歷史上的三足鼎立,是怎樣的歷史巧合?讓他們彼此制衡

歷史上的亂世爭霸的結果大多情況下的規律會集中於兩個具有代表性的政權之間的衝突與對峙。而發生分裂的時期,要麼是多股力量一同爭霸,要麼是兩個霸主割據對抗。

而兩股力量爭霸,會出現戰略天平迅速傾斜,在數年時間內就會決出勝負,楚漢戰爭與朱元璋擊敗陳友諒就是例子。

而群雄爭霸,往往會出現一個極為強大的力量,之後逐步掃清天下。秦滅六國、唐朝的統一戰爭都是這種模式的亂世戰爭。

相比之下,三個強勢政權互相牽制的政治局面就比較少見了,而歷史是充滿機緣巧合的。在特殊的歷史事件影響下也會出現特殊的歷史走向。

而三足鼎立的局面就是一個特殊的歷史形式,而這種格局分別出現在了三國時期、北魏分裂之後、宋朝時期。

那麼是什麼樣的歷史形式造成了天下三分呢?下面就對這三個「三國」時期進行一下盤點剖析。

一,三國時期

三國局面的形成是歷史特定趨勢所導致的,從赤壁之戰導致曹操無法南下滅吳,東吳支持劉備取益州使得蜀漢得以立業,漢中之戰使得曹操也無法再攻取益州,而孫劉此後在荊州兵戎相見使得荊州被三方勢力介入無法成為以後北伐的戰略基地(反而降低對曹魏威脅),之後夷陵之戰後蜀吳被迫和解並達成新的戰略平衡。

這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當時出現了一個三個政權同時存在的特殊局面,成為了一個特殊的亂世時期。

曹丕在公元220年稱帝到280年西晉建立,三國時期存在了半個多世紀,而三個政權也互相牽制了半個多世紀。

二,北魏分裂時期

北魏分裂為了東魏與西魏,西魏被宇文泰篡位並成立北周,東魏被高歡篡位成立北齊,加上此時無力北伐的南朝梁並立。高歡與宇文泰展開了一系列對決,結果幾場大戰雖也沒能奈何對方,於是兩個北朝政權與一個南朝政權並存了43年左右。期間南朝還發生了從梁到陳的改朝換代,直到楊氏取代北周政權後來建立了隋朝並終結了南北朝時代。

這次的三足鼎立情況比較簡單,主要是北朝政權內部分裂而南朝又無力北上導致的。

三,北宋時期的三足鼎立

在遼與宋形成戰略平衡後,經過遼的扶持,西夏王朝成立並與宋發生戰爭,當與宋形成戰略平衡後又與遼發生戰爭。結果西夏成為了遼宋當中的第三股力量,此後三個政權形成了彼此互相牽制的局面。党項人與契丹人、契丹人與宋人、党項人與宋人,形成了一個奇特的戰略三角關係,也是中國歷史上非常具有特色的邊疆局面,而不再是一個中原王朝與一個少數民族政權進行對立的局面,在古代歷史當中,屬於宋王朝的一種獨特的歷史現象。

後來女真崛起滅掉了宋與遼,出現了南宋、金、西夏的三國相持的局面。不過到了金代,西夏的存在感就下降了。歷史的主要趨勢是金與宋的戰爭。

同時出現三個可以彼此制衡的力量,其實是一種非常具有歷史戲劇性事件的事情。其實歷史上也不止這三次出現了向三足鼎立發展的歷史趨勢,不過都沒有成為最終歷史格局,比如東晉南遷之後,蜀地還曾出現了成漢政權,但不久之後就被東晉消滅了。

而這種戲劇性使得這樣的歷史充滿被演繹的可塑性。相比於南北朝後期與北宋時期,三國時期的歷史,更具有三種力量互相制衡的特徵,這個時間發生的所有歷史大事件都會直接或間接與三個政權同時發生關聯,而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世《三國演義》的故事這樣膾炙人口的主要原因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的手冊 的精彩文章:

大唐藩鎮禍亂天下,為何不能效法西漢推恩令?背後原因非常複雜

TAG:歷史的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