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關羽:如何從平民,加封到武聖?26字封號,冠絕古今!

關羽:如何從平民,加封到武聖?26字封號,冠絕古今!

我們認識關羽,是從「桃園結義」開始的。早年間的關羽,史書上記載非常少,在遇到劉備、張飛之前,他也只是個販賣棗子的。桃園三結義後,他才開始了人生新的征程。

他跟著劉備,先是追隨公孫瓚,溫酒斬華雄一戰成名。後來與劉備同甘共苦,征伐30餘年,經歷大小戰役上百戰。及至劉備登基,封他為大將軍。這也是他政治生涯的頂峰。

但是對於劉備的這個封號,關羽貌似不是很喜歡。因為和他同級別的還有張飛、黃忠、馬超等人。所以在關羽出場的時候,常常會冠名漢獻帝給他的封號「漢壽亭侯」。

關羽死後,被追謚為壯繆侯,可以說,這是他在當時所獲得的最高榮譽。但神奇的是,關羽死後,生前並不顯赫的他,卻在後來的幾千年里地位直線上升。

他由侯而公,由公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聖,完成了創紀錄的四級跳,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奇蹟。最後和孔子齊名,封為「武聖」,影響力遠超曹操和劉備。

大約從隋朝開始,關羽已被人們推上神壇。到了宋朝,由於統治者的推動,關羽再度被完全神化,並最終完成了由人到神的轉變。

北宋時期,朝廷內有奸臣作祟,外有強敵入侵,這時候人們開始懷念那個勇武善戰又忠義雙全的英雄,最後關羽被遴選出來,成為人們改造的對象。

正好在這時候,關羽的老家解州(今山西運城市)鹽池常常發生天災,宋仁宗於是派遣張天師去治理,張天師到了鹽池之後,最後請「關羽「出面幫忙,最後才清楚了妖孽。

於是,宋仁宗開始對關羽進行加封。到了宋徽宗時,關公被追封為忠惠公、崇寧真君,宋高宗時又被封為忠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明朝時,明成祖朱棣又下令將全國的關廟改稱為「忠武廟」,並敕令在北京建立「國家關廟」,每年君臣大殿祭祀;之後的各代皇帝還在不斷地加封給關公各種謚號。

一直到了清末光緒年間,關公的謚號已經變成了長長的一大溜26個字: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與統治者對關羽的尊崇相對應,民間對關羽的崇拜也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大大小小的關廟遍布全國各地,達到「縣縣有文廟,村村有武廟」的地步。據測算,清末民初全國共有武廟三十萬座,武廟成為中華大地上的一道獨特風景,綿延數百年,至今不絕。

除此之外,民間還將關公塑造成了他們各自所在的各行各業的保護神:他是草莽英雄敬拜的義勇克敵之神;是走南闖北的商人祭拜的財神;是船工舵手膜拜的漕運神;甚至是劊子手行刑的保護神、衙役神, 如此等等。

清末,由漕幫發展而來的青幫,就打著異性結義的旗號,虔誠地將關公供作義神來祭祀。另一個同時代的龐大社團洪幫,更是將以「義絕」「義聖」著稱的關公作為洪幫唯一尊奉的大神。

據傳聞,凡洪門中人及家眷,只要念誦「桃花初開萬里香,久聞知訪洪忠良,天下英雄居第一,桃園結義劉關張」,就可避免被打劫。

如今,全社會對關羽的崇拜,已經超越了階層、性別、年齡等,甚至超越了民族、國界,成為所有漢字語系國家民族虔誠敬奉的大神。影響力之大,無人能及。

讀者們,關於「關羽」的故事和影響力,大家有怎樣的見解和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道 的精彩文章:

最地道的中國情人節,關於「元宵節」的相思詩詞,唯這首最經典!
巧了!李白和王維,竟然「同年同月同日生」?你更喜歡誰?

TAG:文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