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際交往的藝術:兩個原則,四個忌諱,做到的人都有大格局大智慧

人際交往的藝術:兩個原則,四個忌諱,做到的人都有大格局大智慧

孔子曾說過的一段話:「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制動之主,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可不慎乎」。在這句話中,孔子闡述了一個人講話能力的重要性,他說言行是一個人的樞機,一旦發動了這個樞機,可以主宰一個人的榮辱,所以說話一定要謹慎小心。而孔子本人講話水平也是一流,說話非常講究方法,從他弟子根據他的言行所總結的《論語》就可見一斑,當真是字字珠璣。

孔子講話之道,可以歸納為「兩個原則,四個忌諱」:

一、講話的兩個原則

1.慎言

孔子強調說話必須慎重、準確、負責任。他說:「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所有的禍亂是怎麼 產生的呢,禍從口出,都是由於口不擇言一步步發展而成的。所以,孔子說「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一個君子說話一定要一絲不苟,不能有一點馬虎大意。

如何做到慎言呢?孔子也說得很清楚:「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也就是說,多聽多看少說話,自己拿不準的就不要說,拿得准也要慎重說,這樣子才能不說錯話,也不會後悔。畢竟說出去的話,吐出去的吐沫是收不回來的。

真正的講話高手都能做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也就是說,一般不說話,但是一說話就能切中要害,直達痛點,也就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如果說話不謹慎,就很難做到言必行。

2.擇人擇時說話

孔子認為講話還必須要看對象,他說:「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什麼意思呢,有些人該和他說話而你不說,就會錯過機會,有些人不該和他說話你要說,就可能說錯話。

孔子還說對於說話的時機論述的也非常精闢,他說:「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意思是說,沒有輪到自己說話的時候不要說,該自己說話的時候不要遲疑,同時說話的時候還要察言觀色,看說話的場合環境,什麼時候、什麼場合、對什麼說什麼樣的話。「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做到這些的時候,沒有人會討厭你說話。

講話的方式還要因對象而異,他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你講話的內容,都要結合對象,比如說鄰居的買菜的奶奶,你不給他講鄰里長短,柴米油鹽,給她講大數據、講互聯網,她一定不感興趣也聽不懂。你給一個孩子講易經講玄學風水,他會對你敬而遠之。

二、講話的「四個忌諱」

一忌內容不當「子不語:怪、力、亂、神。」孔子認為說話內容不應當包括違背生活常理的事情,即「怪」;也不應當推崇暴力、勇力,而要用道理教化,讓人自願接受;更不應亂講,背離社會正常價值觀,講話要以愛民擁國為主題;最後,講話內容忌諱談論超出人類即神的事情,要關注人和社會眾生,關注民生。

二忌巧言令色。孔子說:「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孔子最不齒巧言令色的人,這樣的人即便你巧舌如簧、說的天花亂墜,也得不到人的尊重。人都喜歡和真誠實在的人交朋友,花言巧語只會讓人反感。

三忌強嘴利舌。孔子說:「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意思說說,別人說的話,如果你不贊同,不要強辯,徒費口舌,這樣自己費勁,別人還會討厭你,何苦呢?道家老子也說「善者不辯」,心裡明白就行了,何苦要給他爭個對錯呢?

四忌無端抱怨。孔子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孔子一生可謂坎坷,但是從來不埋怨社會,不埋怨天命,不埋怨別人,一直兢兢業業,通過學習平常的知識,理解其中的哲理,獲得人生的真諦,成就了自己的聖人之路。

小結:

以上就是孔子說話的兩個原則,四個忌諱。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能夠做到,那你一定是個生活中說話做事討人喜歡的人,生活事業也會百事百順!同時,一個人能做到這幾點,也說明了一個人的情商、格局和智慧,有這樣的情商往往都是能做大事的人!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訊 的精彩文章:

祖墳上真的會冒青煙嗎?真的會,但非大吉之兆!是有科學解釋的
劉邦、劉備、宋江能力一般,可為什麼都能做老大,三人有三個共性

TAG:道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