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互聯網醫院簽公約:抵製藥品回扣

互聯網醫院簽公約:抵製藥品回扣

互聯網醫院簽公約:抵製藥品回扣

2月19日,銀川互聯網+醫療健康協會發布《關於互聯網醫院提供規範化葯事管理及服務的自律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倡導全體會員簽署執行。這份行業自律公約,直指醫療行業中非常敏感的藥品回扣等問題,提出互聯網醫院應堅決抵制線上藥品回扣、違規線上統方、變相利用學術活動名義輸送利益等行為。截至2月26日,該協會所有會員均已簽署該公約。

互聯網醫院簽公約:抵製藥品回扣

01

立約:行業自律劍指灰色地帶

《公約》第三條到第六條,分別從明確醫藥分開原則、上升互聯網醫院葯事管理責任級別、確保處方審核真實性以及禁止統方行為等葯事管理的重要環節進行了限定。

《公約》明確,堅持醫藥分開的原則。互聯網醫療機構中的藥房,無論是採取自營或是與第三方合作的形式,均不得使醫生收入(包括診療收入在內的各種收入形式)與其所開具處方中被購買藥品的金額掛鉤,不以任何形式向醫生顯示藥品利潤以誘導醫生的處方行為,並堅決抵制任何以積分或活動等形式的變相回扣行為,以及其他不合法不合規的利益收入行為。

《公約》表示,由互聯網醫療機構負責人擔任葯事委員會第一責任人。為保障患者用藥安全合理,各互聯網醫療機構應設置「葯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其職責應包括:貫徹執行醫療衛生及葯事管理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定本機構藥品遴選制度、用藥供應目錄;推進線上臨床合理用藥;評估用藥風險;對醫患宣傳合理用藥。

《公約》還要求,各互聯網醫療機構應嚴格管理線上處方統計許可權。線上處方及藥品銷量信息僅可用於葯事管理優化,相應的學術研究,以及其他法律法規允許的行為。嚴格禁止針對醫生個人的藥品銷量統計行為,尤其是禁止將其發送給利益相關的商業主體和個人。

參與此份公約起草工作的專家介紹,此份公約是協會學術委員會的工作小組,在綜合銀川多家互聯網醫院藥房運營經驗的基礎上起草的。「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醫藥分開是大方向,也就是不能將醫生的收入與購買處方的行為掛鉤。但根據我們的觀察,行業內出現過一些不好的苗頭,比如通過積分等相對隱匿的形式,誘導醫生開某種藥物,這就容易觸碰底線。還有,線上處方審核的過程在一些平台上沒有真正執行到位,有『走過場』的傾向,這樣,藥師審核這個『安全閥門』就失去了意義。而藥品的安全問題由第一負責人把關才能讓大家更加重視起來。」這位專家表示,《公約》出台就是針對這些新的問題。

2018年10月26日,在銀川市衛生計生委的支持下,銀川互聯網+醫療健康協會成立。該協會會長王航表示,互聯網醫療是一個創新的行業,政府要監管並沒有現成的模式可借鑒,而且,在這個領域,創新最活躍的主體不是政府部門,也不是公立醫療機構,而是企業。這也是寧夏「互聯網+醫療健康」示範區的突出特點。「我們著眼於行業最敏感、最值得研究的地方去探索。互聯網醫療行業是一個需要深耕的行業,其中有很多值得去探索的創新領域,但同時也存在著兩大風險。一個是醫療安全問題,一個是醫療的灰色利益鏈問題。而與這兩方面都密切關聯的,就是藥品、葯事服務,要警惕傳統藥品行業線下問題線上化。」

02

落地:互聯網醫院試水「藥房管理」

患者通過互聯網醫院向外地專家申請複診,診斷明確後,專家在平台上選擇患者需要的藥物生成處方,患者可以根據處方在線下購葯,也可以選擇通過線上平台配送。「這就是患者通過互聯網醫院進行複診的場景。」好大夫在線智慧互聯網醫院醫務院長葛春龍介紹,目前,醫生在該互聯網醫院開出的藥物都是來自專業委員會審核通過的線上藥品目錄。這個專業委員會由該平台內部具有臨床經驗的醫生、藥師以及外部專家等人員組成。有特殊需求的藥品,專業委員會會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審核,決定是否進行調整。與此同時,該互聯網醫院獨立作為法律責任主體,承擔相關的風險。

據介紹,目前這家互聯網醫院執行的線上藥品目錄,是參考了北京協和醫院、北京朝陽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幾家三甲醫院的藥品目錄基礎上制定的,以治療性藥物為主,同時遵循一品雙規的原則,減少醫生的選擇障礙,增加藥物的可及性。醫院接入康愛多、健客第三方網上藥店平台,由他們進行藥品線上配送。

「互聯網醫院建立自己的藥品目錄,一方面是要保證藥品公平可及,另一方面也避免和有明確污點行為的醫藥企業合作,減少醫院運營風險。同時確保給患者推薦最有效果、性價比最好的藥品。」王航說。

03

未來:創新行業發展需拉緊弦

有業內人士指出,互聯網醫院雖然近段時間很火,但是大家多處於剛起步的階段,在涉及真實的醫療場景以及葯事管理等具體細節上,《公約》想得比較超前。

銀川互聯網+醫療健康協會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健康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秋霖教授介紹,在很多領域的創新階段,監管通常跟不上創新,這在一般場景里比較容易接受。而醫療領域非常特殊,由於其涉及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問題,對於監管的要求更嚴格、更迫切。

「創新行業還有一個重要現象,叫老鼠屎效應,一顆老鼠屎可以壞了一鍋粥。因為人們對創新事物負面影響的容忍度比較低,政府監管的敏感度很高。一旦創新企業發生不良事件,政策會總體收緊,對整個行業的發展來說,都是嚴重的打擊。因此,在這個階段,行業自律作為一種前導和補充,配合好政府的相關監管工作,可以促進行業健康良性發展。」陳秋霖認為,《公約》一方面建立了標準、樹立了標杆,起到了示範引領的作用,「告訴整個行業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另一方面也有相關的懲罰措施,發揮了一定的監管作用。

對於未來互聯網醫院的發展方向,陳秋霖表示,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他更傾向於認可平台式的互聯網醫院,同時也要注意在規模和壟斷之間找平衡。「從電子商務相關線上化的過程來看,生產商單獨做線上化,做成的很少,大多是通過第三方平台實現的。但醫療有其特殊性,就是醫療品牌的黏性很強,因為其信任關係更強。未來也許會有一些特別知名的醫院做平台能做成,這還有待觀察。」

記者觀察

自律公約是對改革的期盼

□曹政

銀川互聯網+醫療健康協會選擇從藥品領域入手,規範行業秩序,勇氣可嘉,但路且漫長。

醫藥流通領域是近年醫改著力整頓的關鍵領域。隨著藥品零加成的實行,醫藥分開的深入,這一領域亂象已經得到極大改善,但灰色地帶依然存在,甚至隨著互聯網醫療的推行,與藥品回扣相關的一些問題出現了新的「變種」形式。因此,互聯網平台的自律,對於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不過必須承認的是,要根除行業頑疾,單靠互聯網協會和平台的自發動作,依然是杯水車薪。畢竟,在相對封閉的醫療行業,互聯網平台還無法從根本上觸動利益格局,也難以影響醫生的處方行為;而互聯網醫療企業的商業模式仍不清晰,藥品利益依然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此外,即使發現違規行為,行業自律也不能給予實質性的懲罰。

我們更應該把這份自律公約,看作行業對於改革的期盼。只有從根本上推動醫藥體制的系統性變革,徹底切斷醫和葯之間不合理的利益勾連,互聯網平台才能更有效地成為推動醫藥分開等政策落地的真正助力。

文:徐秉楠 曹政

編輯:彭艷 管仲瑤

審核:曹政

點擊下方圖標,您的贊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報 的精彩文章:

吃鹽太多可能會得過敏性皮炎?這是是真的嗎
「《健康報》社」正式變更為「健康報社有限公司」

TAG: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