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的京官辭官後,為什麼不選擇留在京城,而是要回到自己的家鄉

古代的京官辭官後,為什麼不選擇留在京城,而是要回到自己的家鄉

古時候京城的官員在退休之後,都會選擇告老還鄉。當時京城是最繁華的地方,能在京城裡當官也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他們退休之後為什麼不繼續選擇留在京城生活呢?畢竟京城的生活條件,比起地方來說要好太多了,其實原因有以下幾點,讓我們來一起分析一下。

首先就是古代人的家庭觀念,他們講究的是落葉歸根。雖然在京城當官,是所有讀書人的夢想,但是最終還是要回到自己的家鄉。而且古代的家庭生活方式和現代也是不同的,古代人都是以家族生活在一起的,一個家族可能有幾十口人,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幾世同堂。

所以古代的官員在辭之後都會回到自己的家鄉,這樣在官員死後,也能直接葬在自己的家鄉。第二點原因就是,官員在回到家鄉之後都有很高的威望,這就是所謂的榮歸故里。這些官員回到家鄉之後,都會受到鄰里鄉親的尊敬,地位也是非常高的。

這些人回到家鄉之後,雖然沒有了官職,但是依然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調節鄰里之間的糾紛,偶爾還可以給予縣官一定的幫助,所以他們回到家鄉之後,也可以為家鄉做出一定的貢獻。第三點就是古代人很少會去購置房產,大部分的錢財都用來購置土地了。

因為我國古代是農耕社會,有錢人都喜歡購置土地,一個人擁有多少土地,就代表著他擁有多少資產。一般官員購置了土地,都不會親自去耕種,需要請人來幫他們耕種。這個時候如果他們是在家鄉買的田地,就可以把地分給自己的親戚幫忙打理,也可以租給附近的鄰居。

這三點原因讓他們在辭官之後都會回到自己的家鄉,不過這三點原因還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一點原因,是他們依然想要維持自己的地位。京城雖然繁華,但同時也是勢力的。一旦他們辭了官,當初一切的地位就都沒有了,別人也不會再尊敬他們。

但是如果回到地方的家鄉,人們依然會對他們尊敬有加,畢竟他們是從大城市裡回來的人物,就算是當地的縣令也要對他們禮讓三分。所以回到家鄉不會讓他們感受到落差,所以從心理落差方面來看,回到家鄉是他們最好的選擇,這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涼小蠻腰 的精彩文章:

洞房花燭之夜,新郎出一上聯:十八年前未謀面,新娘的下聯很經典
他是劉邦的好友,劉邦妻女都被託付給他,他和呂后究竟有沒有私情

TAG:西涼小蠻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