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時,日軍為何要在帽子上加兩塊布?此舉讓他們少死十萬人

二戰時,日軍為何要在帽子上加兩塊布?此舉讓他們少死十萬人

熟悉歷史的朋友應該知道,在二戰期間,日本的軍帽與其他國家不太相同。他們在帽子的兩邊垂下兩片布,使穿戴的人看起來不僅滑稽,而且猥瑣。中國老百姓形象地將之稱為「屁簾」。那日本人為何要設計這種令他們形象受辱的帽子呢?其實這種帽子並不是他們發明的,日本人也只是抄襲。而他們因為使用了這種軍帽,還減少了近十萬人的傷亡。

日本在近代歷史上,也像中國一樣遭受過外來侵略。後來日本進行明治維新,變法圖強。而他們變法圖強的其中一條,便是學習西方的軍事制度。當時法國號稱擁有歐洲最強的陸軍,所以日本便向法國學習軍事。法國當時在非洲擁有大量的殖民地,士兵們在非洲執行任務時被強烈的日光晒傷脖子。為了幫助士兵們減輕日光的傷害,法軍在軍帽中設計了帽垂。

日本雖然在非洲沒有殖民地,但他們一直對東亞和東南亞地區野心勃勃。而東南亞地區氣候潮濕,多蚊蟲,如果採用這種軍帽,也可以用來驅趕蚊蟲。因此,日本便從法國將這軍帽設計給抄襲了過來。後來德國軍事實力增強,日本轉而向德國學習軍事。但因為法軍軍帽的實用性,所以他們一直將其延續下來。

日本在發動侵華戰爭前期,主力一直在中國東北。東北地區氣候嚴寒,如果不小心,很容易生凍瘡。他們將這種帽子改良,就很好的遮住了耳朵,也減少了兵員的少亡。除了發動侵華戰爭外,日本在東南亞一帶也大舉進攻。東南亞多窪地、濕地,氣候又潮濕,所以蚊蟲特別多。更為關鍵的是,這些蚊蟲與普通的蚊蟲不同,它們多攜帶病菌。如果一旦發生傳染,將會造成很大的人員傷亡。

日本也對帽垂進行了改良,將它一分為二。這樣士兵在走路的過程中,空氣便會流動,不至於讓他們捂出痱子。而且帽垂會隨著士兵的走路而上下擺動,也可以有效的驅趕蚊蟲。據相關數據統計,日本在東南亞的戰爭中,因為這兩塊破布,減少了近十萬人的非戰鬥減員。所以日軍帽子上那兩塊破布,雖然影響了他們的形象,但卻很實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送歷史個救生圈 的精彩文章:

李自成攻破北京前,此人擁兵80萬,為何不北上勤王?
唐僧通關文牒上寫了什麼?為何國王看完後都對他畢恭畢敬?

TAG:送歷史個救生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