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大學裡的乖女孩,找不到男朋友

大學裡的乖女孩,找不到男朋友

每晚 21:21,叨姐伴你成長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槽值

ID:caozhi163

這兩天一直在思考Papi醬備受爭議的「人生重要程度排序」:

自己 > 伴侶 > 孩子 > 父母。

Papi醬的「人生最重要排行榜」 / 《我家那閨女》

自己陪伴自己的時間最長,伴侶、孩子、父母,都是只能一起走一段路。

很多人說這過於自私。

我卻覺得這是真活明白了——盡到該盡的責任,但做出的選擇,要建立在尊重自己的前提上。

不管生活、社交、戀愛、婚嫁……其實都是這樣。

想起前段時間回家,見了一個小學同學。

記得她小時候畫畫很好看,不愛說話。

那時老師勸她競選班長,她很堅定,說自己不適合,當個文藝委員就行。

她有點胖胖的,外表看上去很普通。

但很多同學都有點怕她。

班裡女孩流行換著戴彼此的頭飾,只有她不肯。

我也一度覺得她不好接近。

一次做小組作業後,成了朋友,才發現她相處起來很搞笑,也沒那麼「傲氣」。

多年沒見,在朋友圈看到她生活中遇到了些和我一樣的困惑,約出來聊天。

我們在一個路口碰面,打車去目的地。

目的地有點不好停車,司機轉頭商量,要把我們放在路另一邊,說自己走過去更快。

我本想隨口答應了,誰知她突然說:

「您按導航把我們送到就好。」

司機也愣了一下,開始套近乎。

說馬上要交班了,得快點趕回去,繞一下之後就不好走,回去晚了要扣很多錢。

她不肯。

司機沒料到勸不動我們,說:「小姑娘你體諒一下嘛,怎麼這麼不好說話呢?」

她還是堅持,「我們上車沒有遲到,確定了目的地沒有更改,接下來自己的安排也定了時間,您把我們送到目的地就好。」

司機不情願地調了頭。

這時我才發現,從剛剛的位置到路對面,需要走很長一段距離才有人行天橋。

下車後,我還沒從驚訝中緩過神。

「幾年不見,你變得好『剛』呀」,我調侃。

她只是淡淡地說,「還好吧,只是我們沒有遷就的必要。他欺負我們不熟悉路,沒道理。」

那一刻,我在心裡有點暗暗地羨慕。

她從來與別人不爭不搶,可誰也別想綁架她退讓自己的原則。

這種表面平平無奇、實際「不太好說話」的女生,其實活得很自在。

1

乖女孩,吃盡當「軟柿子」的苦頭

「你是女孩,要懂事一點。」

大多數中國姑娘對這話都不陌生。

你可以不夠聰明、不夠漂亮。

但你不能不乖巧,因為只有懂事才會被喜歡。

但現實呢?

「乖女孩」的成長,常常是通過「打碎了牙往肚裡咽」:

好吃的零食、時髦的玩具,從不主動開口要;

和朋友出去旅遊,吃住都充分尊重朋友意見,生怕別人不開心;

被欺負了,辯駁的話在嘴邊打了個轉,卻只擠出一句「那好吧」……

「懂事」和「好惹」划上了等號,「乖女孩」變成任人拿捏的軟柿子。

《人間失格》里,太宰治有句話十分精準:

「只要被人批評,我就覺得對方說得一點都沒錯,是我自己想法有誤。」

習慣察言觀色,習慣逆來順受,習慣將自己的喜好藏起來,迎合別人的需求。

於是,吃的虧也是各種各樣。

最常見的,是在錢上不好意思。

豆瓣上有個姑娘分享了自己被朋友坑的經歷:

因為沒法拒絕朋友借錢,她甚至把信用卡都套出來。

於是朋友借了這次,又有下一次。

網友借錢經歷 / 豆瓣小組「討好型人格治療所」

時刻「懂事」,善意被看作理所應當。

這是一旦開了頭,就要延續下去的「無底洞」。

因為只要她不再忍讓,就反被責怪:

「你以前不是這樣的啊?」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懂「幫忙是情分,不幫才是本分」這個道理。

這些在社交上有苦說不出的女孩,一旦遇人不淑,戀愛里也要吃盡苦頭。

為什麼總有好女孩成了「渣男」收割機?真的只是運氣不好?

收到過一條讓人心酸的留言:

小妹收到的心酸留言 / 槽值後台

雖然有點殘忍,但情感這種事真的是相互的。

男朋友找茬氣你,忍。

打遊戲不理你,忍。

發燒了把你丟下,忍。

女孩將自己低進塵埃,卻不能被理解。

有人討論,「和成熟的女生談戀愛是什麼體驗?」

她周到體貼,深受長輩喜歡;

朋友羨慕,她總能給男朋友賺足面子;

她獨立堅強,遇到什麼事都不會給親近的人添麻煩……

「但我感覺不到她對我的喜歡和依賴。」

面面俱到,偏偏在感情里忽略了溫度;

習慣遷就,反被當成愛得還不夠深。

不能說懂事的女生做錯了,但讓人心疼的是,主動遷就的那一方,總會受傷。

健康的親密關係,需要兩個人的用心經營,不是一個人的卑微忍讓。

事事妥協,在自己眼中是懂事,在對方眼中卻成了敷衍。

到頭來不僅委屈了自己,也磨淡了感情。

小時候因為懂事,常常得到長輩的誇獎,所以心滿意足;

長大了才發現,心裡空了一塊,沒人能幫,沒人在乎。

「為什麼我們一直被教育要做一個討人喜歡的姑娘?而不是一個被自己喜歡的人?」

一次次壓抑自己、沒原則的懂事,不過是在地自我犧牲中,習慣了「受虐式」的教養。

2

乖乖女,並不覺得自己「沒關係」

沒有誰是天生懂事的。

在《少年說》里,有個女孩讓我心疼。

她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努力把每件事做到最好,害怕父母失望。

住校期間,怕父母擔心,她很少主動給父母打電話。

女孩因為懂事藏起小情緒 / 《少年說》

這次,女孩給兩個月大的弟弟寫了一封信:

「有一件事,是你我這輩子都不能忘卻的:

要愛我們刀子嘴豆腐心的爸爸,不要頂撞他,為了照顧你,他已經兩個月沒有睡過整覺了;

要愛最偉大的媽媽,她為了你,從115斤胖到了160斤,經歷了兩次胎停……」

女孩默默把父母的操勞記在心裡,將自己的情緒悉數收起,不聲不響地背負起一個「姐姐」的責任。

「希望你可以做一個單純快樂的孩子。

可以不那麼懂事,不那麼乖,勇於索取,能被拒絕。」

女孩希望弟弟不用那麼懂事 / 《少年說》

這些,何嘗不是女孩自己的心聲。

努力讓所有人滿意,拚命讓每個人都開心,自己卻忘了快樂是什麼滋味。

評論家梁宏達說,這種讓所有人滿意、覺得自己做了好事的,其實是當了「壞好人」。

他們不是喜歡奉獻,討好別人,換來自己的快樂;

而是,做到了讓別人開心,自己卻感覺痛苦委屈。

這種人,其實在暗暗攢下負面情緒。

看過一個名叫《態度娃娃》的日本短片。女主艾利被稱為「微笑天使」。

小時候,弟弟不小心把她的魚缸打碎。

艾利非常難過,但她回過頭卻說:

「沒關係的,真的沒事。」

長大後,無論遇到什麼委屈,她都擠出微笑說「沒關係」。

直到有天,她的臉突然變成了像玩具娃娃一樣僵硬的面具臉,一敲就碎。

《態度娃娃》劇照 / 豆瓣

一步步退讓,「懂事」的外殼長進肉里,成了人一輩子都摘不下來的面具。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如果一個人不能象徵性地、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攻擊性,會出現心理問題。

攻擊性,往往和「戾氣」、「任性」、「不懂事」劃等號。

於是,有人拚命掩飾慾望,有人陷入低價值感的自我詛咒中,不斷自我懷疑和否定。

這種心情在戀愛關係中體現得很明顯。

比如,聽到約會對象張軒睿示好,Selina一臉詫異地說:

「你可能腦子壞了,才有可能喜歡我」。

Selina不相信自己被人喜歡 / 《女兒們的戀愛》

在外人看來, Selina 已經足夠優秀。

她卻依然不敢相信自己有「被愛」的底氣。

她的身上,有無數乖乖女的影子。

當她們說出「我不值得你愛」,內心不知已咆哮了多少句「我不配」。

害怕抱有期待、害怕突破常規,更害怕失去認可。

甚至,為自己的慾望感到羞愧。

於是,主動為自己框定了上限,囚禁了自身變得更好的可能。

3

活出「攻擊性」,不是可恥的事

「陽光雖然溫暖,但照射的時間長了,也會被人謾罵。」

人就是這樣矛盾。

從那些不太好說話的女孩身上,我看到一個共性:

希望怎樣被對待,就要怎樣對待別人。

被忽視、被脅迫的,是受害者。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其實她們也給了別人「施虐」的機會。

從不探尋、表達自己的真實需求,從沒反抗,外來的「得寸進尺」也都顯得更合情合理。

沒有鋒芒的善良,也是一種「惡」。

三毛在《西風不相識》里回憶自己出國留學的一段日子。

剛開始,為了和室友們打好人際關係,她主動承擔了整理宿舍內務的工作。

但這種主動幫忙的情分,卻被室友們當成了一種義務。

「三毛,天下雨了,快去收我的衣服。」

「三毛,我在外面吃晚飯,你醒著別睡,替我開門。」

「三毛,快下樓替我去燙一下那條紅褲子,拜託你!」

有一次她沒有做,得到的卻是室友這樣的回復:

「三毛,關窗,你要凍死我們嗎?」

緊接著的,是更難聽的詆毀和謾罵。

忍無可忍的三毛終於爆發,舉起掃把,對著室友開始如雨點似的打下去。

打完架,既沒有道歉,也沒有懺悔。

自此,沒有人再勒令她做這做那,對她的態度也變得客氣尊敬起來。

余華說,當我們兇狠地對待這個世界時,這個世界突然變得溫文爾雅。

所謂「兇狠」,並非是沒禮貌的大呼小叫,低情商的吆五喝六,而是用行動證明:

我不生氣,不代表我沒脾氣。

我不計較,不代表我脾氣好。

如果你非要觸摸我的底線,我也絕對「不好惹」——堅定拒絕、堅決反擊。

除了不受人欺負,「不好惹」的女孩,有對自己人生更強的把控力。

她們可以毫不顧忌的說「我想」、「我要」,渾身散發著慾望的光芒。

比如,《奇葩說》里的很多選手都讓人印象深刻。

每個人在舞台上展示自我的同時,都非常直白的表達了自己的慾望。

「我就要賴在台上不走,如果有復活的機會,最好有一萬次。」

「我就是沖著BBking(冠軍)來的。」

顏如晶坦言想拿冠軍 / 《奇葩說》

說出來,即便沒做到,也不會被人看扁。

身邊的人,會更加期待你下一次的表現,也給你更多力量。

表達慾望,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

武志紅說:「當你在某一個領域活出了攻擊性,你在這一領域的效率,會非常驚人。」

這不是對抗世界的暴力,而是延展人生邊界的動力。

很贊同南派三叔的一句話:

「如果你看到一個看起來很弱但又一點不怕你的人,最好小心一點,因為『不怕』這件事情,是裝不出來的,真正不怕一定是來源於內心無比強大的力量」。

有柔軟堅韌,也有尖銳剛強。

當你真正內有鋒芒,外表看起來有沒有刺,其實都已是無所謂的了。

給文章點個好看吧,從今天開始,做個不好惹的姑娘。

讓內在的底氣,撐起你外在的骨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玩轉大學 的精彩文章:

2019最流行的4款衛衣!開春這樣穿時髦炸了!
有個佔有慾很強的男朋友是種什麼體驗?

TAG:玩轉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