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晚年怕一件事,為了規避祖宗的家法,他曾讓李蓮英「下海」

慈禧晚年怕一件事,為了規避祖宗的家法,他曾讓李蓮英「下海」

慈禧太后在晚清可是威風的很,連同光緒兩位皇帝都要對其畢恭畢敬。可慈禧也有害怕的事兒,畢竟一個女人站在帝國的風口浪尖,心裡還是慌得很。慈禧最怕別人看透自己,生怕有什麼把柄被人家抓住,慈禧太后之所以有這個疑慮,還是源於清廷的「皇明祖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這段歷史的真相,就讓小編來為您從頭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順治皇帝率領八旗兵進關之後,他頒布了一系列的「皇明祖訓」,以保證自己的子孫能夠永坐江山。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八旗子弟,皇親貴族,不得經商。

這條祖訓規定粗看起來,不容易理解,但清王朝統治者們靠著騎射定鼎中原,打來的天下,因此對中原商業模式並不認同,他們始終認為,經商只能消磨意志,而牢牢地握緊手中的刀把子(勤於練武,掌握軍隊),這才是八旗子弟應該乾的事兒。

清代末期,由於社會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旗人已經無法再接續吃「鐵杆莊稼」,為了謀條活路,便有不少旗人開始偷偷地「下海」賺錢,這讓大清統治者們非常惱火,隨即制度變得更加嚴格,如果發現旗人「下海」,當時輕則打板子,重則直接發配邊疆。

隨著與西方接觸越來越多,清朝與西洋各國的貿易劇增,大量的洋貨受到清朝百姓的歡迎,這也讓貨運碼頭每天都忙個不停。不過看起來每天都忙忙碌碌的碼頭,最終洋貨的總聚集點、疏散點只有一個,那就是「萬元號」的大倉庫。

「萬元號」在清朝末期可謂是「大公司」,號稱「大清第一總洋行」,凡是外國的洋貨都要運到「萬元號」,「萬元號」將最好的貨物挑走後,其他的洋行才可以來搶貨。與之齊名的還有「四大恆」,即恆利、恆和、恆興、恆源四大錢莊。在京城中,「四大恆」壟斷著所有清宮和民間的匯兌與捐納(清朝設立的制度,即花錢買官)業務。

不過這五大店卻礙了老佛爺的眼,原因就是洋人為了能夠買賣興隆,總是向老佛爺進貢一些奇珍異寶,可這些寶貝都要經過這五大店之手,凡是老佛爺收到的寶貝,在人家的店裡都有底單。這種情況讓老佛爺感到非常不爽,授人把柄攥的事可不能幹。一向霸道的慈禧,開始打起了五大店的主意。

慈禧太后想了很多的辦法,可最終都覺得不妥當,畢竟這五大店也算是北京的經濟命脈,貿然打壓肯定會引起經濟動蕩。所謂「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辦法總是有的,當時京城有一家叫做「泰源」的錢莊,由於經營不善馬上要倒閉。慈禧便心生一計,命李蓮英花錢將這個店盤了下來。

祖宗有家法,普通旗人都不能下海經商,更何況大清的統治者呢?即使是慈禧太后,也總不能這麼明目張胆的「只許州官放火」吧?為了掩人耳目,慈禧太后便授意李蓮英做「泰源」銀號的老闆,自己在後面給其撐腰。

自打慈禧盤下「泰源」店後,很快「泰源」錢莊便將宮廷的匯兌業務和捐納業務全都搶了過來,即使是五大店也得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自此,「泰源」錢莊買賣異常興隆,不但慈禧太后可以放心的收到進貢,這家店更是給慈禧賺了不少銀子。慈禧看著璀璨的珠寶與白嘩嘩的銀子,心裡樂開了花,交口稱讚李蓮英真能幹。

慈禧本以為這種事神不知鬼不覺,可有一句話說得好,叫做「人在做,天在看。」。雖然礙於慈禧的權勢,當時沒有人敢將消息透露出去,但「泰源」錢莊上上下下的人都心知肚明,就差捅破那層窗戶紙了。

清朝滅亡後,封建的君主制度徹底「歇菜」,人們從以前的緘口不言到後來的暢所欲言,一時之間,清廷秘聞滿街都是,其中透漏慈禧最多秘密的不是別人,正是當年在「泰源」錢莊做工的夥計。

慈禧太后與李蓮英兩個人絞盡腦汁想出來的穩妥「撈錢」辦法,卻被後世的一個小小的店夥計給徹底揭穿。小編今天想說的是,假如慈禧太后,真的能將全部心思放在朝政上,估計大清朝也不會這麼快就垮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解密 的精彩文章:

老鄉到鎮江淘井,發現井壁有兩個怪物,專家趕來:我知道它們是誰
扶風縣有個「不起眼」的小墓,墓主製作一幅寶圖,曾讓武則天點頭

TAG:歷史大解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