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百里的「聯省自治」的理想最終實現了嗎?

蔣百里的「聯省自治」的理想最終實現了嗎?

自湖南首倡自治之議後,各地軍閥紛紛宣布自治和聯省自治。1921年2月,四川軍閥劉湘通電宣告「川省完全自治」;4月,貴州軍閥盧燾通電主張「由各省自治,進而為聯省自治」;5月,奉系軍閥張作霖宣布東三省自治;6月,浙江督軍盧永祥通電主張各省制定憲法,實行地方自治,以此為基礎組織聯省自治政府。廣東的陳炯明和雲南的顧品珍等也都通電錶示響應「聯省自治」主張。

盧永祥出自段祺瑞門下,是皖系的一員健將。直皖戰爭以皖系失敗、段祺瑞下野而告結束,直系軍閥掌握了大權,分據各省的皖系軍人變成了受壓迫的孤臣孽子。位居浙江督軍的盧永祥更是首當其衝,因為鄰省江蘇正是直系軍閥的大本營。原籍山東的盧永祥為求自保,唱出了「還政浙人」「浙人治浙」的高調,並稱自己祖籍為浙江寧波,以示好於浙江人。

圖1:段祺瑞

6月5日,盧永祥通電主張制定省憲。6月18日,「浙江省憲起草委員會」宣告成立,王正廷被推為委員長,蔣百里也被選為委員,主持省憲的起草工作。蔣百里多年來雖奔走於各地,但與家鄉的聯繫一直未曾中斷。1920年,他被推選為浙江省議會議員後,經常抽時間赴杭州參加省議會會議。

1921年7月23日,浙江省議會舉行省憲法會議開幕式,督軍盧永祥和省長沈金鑒出席。盧永祥說:「南北分裂,統一無期,國憲之成,不知何日,自應各省制憲,立自治之基礎,庶可因分裂而進於分治,由分治而合成統一。」浙江省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浙江百年大事記》,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8頁。在各方的支持下,制憲委員會經過一個月的努力,制訂出浙江省憲法草案。8月28日,憲法草案通過審查,9月9日正式宣布《中華民國浙江省憲法》誕生,俗稱「九九省憲」。21日,選舉蔡元培、盧永祥、虞和德、王正廷、朱慶瀾、沈金鑒、陳榥、葉煥華、黃郛等9人為憲法執行委員,褚輔成、王廷揚、王文慶、阮性存、陳時夏、呂公望、沈鈞儒、周繼、俞煒等9人為候補執行委員,以符「九九」之數。

蔣百里僕僕風塵,奔走於湖南和浙江等地,為實現「聯省自治」的政治理想而上下求索,梁啟超則以自己的名望和地位在輿論上大事鼓吹,希望全國上下行動起來,同走「聯省自治」的道路。1921年8月,梁啟超起草了《代趙恆惕發起聯省會議宣言》,提出了各省同時制憲和在武昌或南京召開聯省會議的主張。梁還給直系軍閥的後起之秀吳佩孚寫了一封信,力勸吳舉起「聯省自治」的大旗,從根本上解決國內的政治問題。

然而,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吳佩孚和各地軍閥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並非真正崇尚民主政治理念。「聯省自治」往往被他們當作獨霸一方的擋箭牌,徒有虛名而已。所以,儘管湖南、浙江、廣西、四川等省頒布了省憲法,但「自治」帶來的絕非和平與安定,而是戰亂與紛爭。嚷嚷了兩三年的「聯省自治」在嚴酷的現實面前無疾而終,梁啟超、蔣百里等人的理想也告破滅。

圖2:吳佩孚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蘇子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像中國史 的精彩文章:

從《孔雀東南飛》看漢代的愛情觀
吳佩孚腹背受敵時,蔣百里親自前往吳身邊!

TAG:影像中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