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雖籍籍無名,卻敢單挑關羽,支撐時間超過顏良文丑

此人雖籍籍無名,卻敢單挑關羽,支撐時間超過顏良文丑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十一回,發生在劉備援救孔融之際,相關人物分別為太史慈、劉備、關羽和管亥。原文如下:

(劉備)乃同雲長、翼德點精兵三千,往北海郡進發。管亥望見救軍來到,親自引兵迎敵;因見玄德兵少,不以為意。玄德與關、張、太史慈立馬陣前,管亥忿怒直出。太史慈卻待向前,雲長早出,直取管亥。兩馬相交,眾軍大喊。量管亥怎敵得雲長,數十合之間,青龍刀起,劈管亥於馬下。太史慈、張飛兩騎齊出,雙槍並舉,殺入賊陣。玄德驅兵掩殺。城上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便驅兵出城。兩下夾攻,大敗群賊,降者無數,餘黨潰散。

孔融迎接玄德入城,敘禮畢,大設筵宴慶賀。又引麋竺來見玄德,具言張闓殺曹嵩之事:「今曹操縱兵大掠,圍住徐州,特來求救。」玄德曰:「陶恭祖乃仁人君子,不意受此無辜之冤。」孔融曰:「公乃漢室宗親。今曹操殘害百姓,倚強欺弱,何不與融同往救之?」玄德曰:「備非敢推辭,奈兵微將寡,恐難輕動。「孔融曰:「融之欲救陶恭祖,雖因舊誼,亦為大義。公豈獨無仗義之心耶?」玄德曰:「既如此,請文舉先行,容備去公孫瓚處,借三五千人馬,隨後便來。」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孔融在北海被黃巾餘黨管亥圍困,派太史慈前往平原向劉備求救。劉備親率精兵三千並與關羽、張飛耳熱一起前往北海。管亥得知劉備只帶了僅僅三千人前來,麻痹大意,在陣前與關羽交鋒。經過幾十個回合的較量,關羽刀劈管亥,劉備與張飛、太史慈等人隨即殺入敵陣,將管亥余部殲滅,解了北海之圍。隨後,劉備入城與孔融見面,並答應向公孫瓚借兵援救陶謙。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管亥對劉備前來的態度,叫做「不以為意」,意為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對人或事抱輕視態度。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三國志·陸凱傳》中的「定大恨凱,思中傷之,凱終不以為意,乃心公家,義形於色,表疏皆指事不飾,忠懇內發。」

小說中描述的這段故事情節,大背景符合歷史的真實。據《三國志·太史慈傳》載:「時融以黃巾寇暴,出屯都昌,為賊管亥所圍……(太史慈)遂到平原……(劉備)即遣精兵三千人隨慈。賊聞兵至,解圍散走。」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漢末的確有一位名叫管亥的黃巾餘黨圍困北海,太史慈自告奮勇那個前往平原向劉備求援,劉備也的確派出了三千人馬前去解圍。不過,最終的結果雖然是以北海之圍被解而告終,但管亥並未死在關羽的刀下,而是率部撤走。

儘管歷史的真實與小說的描述有著一定的差異,但小說中的這段情節還是引起了部分讀者的關注,這主要是出在關羽與管亥的單挑上。按照小說的描述,這位管亥只不過是一位一閃即逝的龍套,又沒有什麼輝煌的戰績,但他在面對關羽這位小說中可名列前十的高手時,居然能夠與關羽大戰數十回合。雖然最終被關羽所殺,在《三國演義》中,即便顏良、文丑這樣的高手也酒一個回合就死在關羽的刀下。除了黃忠之外,管亥算得上是第二個能堅持這麼長時間的人。單單從二人交鋒的回合數量來看,這位黃巾餘黨的武藝還是非常不錯的。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虎豹騎天下無敵,為何會敗在周瑜手中,原因非常簡單
劉備說過一句話,令孫權勃然大怒,為關羽的悲劇埋下伏筆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