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堂堂皇宮大內,侍衛行刺皇帝,宋仁宗為何低調處理?

堂堂皇宮大內,侍衛行刺皇帝,宋仁宗為何低調處理?

北宋慶曆八年閏正月廿二日,公元1048年,皇宮發生了一起極其嚴重的「侍衛之變」刺殺皇帝事件.

侍衛變身刺客,圖謀不軌。

當日夜半時分,皇宮大內突然出現四個刺客,他們「謀為變,殺軍校,劫兵杖,登延和殿屋,入禁中,至寢殿。」

事發突然,當時皇帝和皇后被驚醒後,宋仁宗倉促之間想要出門,被曹皇后死死抱住。

曹皇后臨危不亂,從容應對,她立即派遣一個太監,迅速宣召都知王守忠等率侍衛護駕。

此時,刺客已經殺到福寧殿下,揮刀砍傷了宮女手臂,宮女的慘叫聲在深夜格外刺耳。宦官何承用擔心皇帝受驚嚇,向皇帝謊報說,是奶媽在毆打不聽話的小宮女。

曹皇后畫像

曹皇后怒斥何承用:「賊在殿下殺人,帝且欲出,敢妄言邪?」

——賊人在大殿之下殺人,皇帝要出門,你竟敢胡說八道?

曹皇后知道這夥人必定會縱火,於是派遣宦官暗中跟在後面,賊人果然用蠟燭焚燒簾幕,跟在後面的太監迅速用水潑滅。

當天夜裡,曹皇后親自用剪刀剪下幾個宦官的頭髮,對他們說:「賊平加賞,當以汝發為證。」

因此,當晚值班的幾個太監格外賣力。

王守忠尚未趕到的時候,張美人率十幾個宦官趕到福寧殿,宦官楊懷敏身手敏捷,斬殺了一個刺客,護衛張美人進了大殿,仁宗皇帝大喜,隨即嗔怪張美人不該冒險。

張美人說:「臣妾挂念管家的安危,早忘了自己。」

宋仁宗大為感動,抓住愛妃的手不放,竟把曹皇后忘在了一旁。

楊懷敏等人護駕的時候,王守忠的大隊人馬趕到,當時有十餘個宦官被砍死砍傷,王守忠令弓弩手萬箭齊發,兩個刺客當場斃命。

剩下那個刺客且戰且退,躲藏在宮城北樓內,幾天之後才被抓捕,抓捕後將其當場斬殺,四個刺客至此全部被殺。

無從得知他們是何人指使,如此驚天大案竟死無對證。

經過驗屍,得知這四個刺客分別是崇政殿的親從官顏秀、郭逵、王勝、孫利等四人,最後死亡的那個人是王勝。

當日,斬殺三個刺客之後,皇帝皇后終於脫離險境,事情卻變得微妙起來,藏匿在北樓的王勝本應該留下活口,不知是誰的授意,眾多衛士亂刀肢解了王勝,把最後一條線索也人為破壞了。

堂堂皇宮大內,衛士竟敢行刺皇帝,這無疑是驚天大案。

朝議的時候,宰相夏竦竟提出大事化小,內部查辦,不宜擴散展開全面調查,以防幕後主使因為恐怖,出現更大的不測。

參知政事丁度駁斥說:「宿衛有變,事關社稷,此而可忍,孰不可忍?」堅持從嚴查處,將所有涉案者一網打盡。

朝臣們意見不一,從大清早一直爭論到午飯時間。

宋仁宗思慮再三,最終聽從了宰相夏竦的建議。

內侍宦官楊景宗等五人被驅逐出宮外遷,唯獨楊懷敏留任。

刺殺案的審查判決就此草草收場。

有人事後懷疑是曹皇后幕後操縱,原因是事發地點就在皇后的寢宮。

也有人懷疑是張美人,因為她是整個事件的最大獲益者,她曾在現場拚命守護在皇帝身邊,事後她因護駕之功,在大臣夏竦的建議之下,被皇帝晉陞為貴妃,成為後宮僅次於皇后的嬪妃。

宋仁宗決定大事化小之後,策劃這次暗殺行動的人終於把心放進了肚子了,這一驚天的刺殺案件成為永遠無解的謎題。

夏竦畫像

事後,令人無法猜測的是,夏竦遭彈劾被貶出京城。

理由是「京師同日無雲而震者五……夏竦姦邪,以致天變如此。」

——京城天空沒有雲彩,又連續發生了五次地震,是因為出現了夏竦這種奸佞之人,才導致天象異常。

......

現在想來,老婆、孩子、熱炕頭,真的挺好!

參考文獻《宋史》、《續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周讀書 的精彩文章:

歷代帝王都崇尚何種服色?皇家壟斷黃色袍服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