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東有一奇特民族,人口近百萬卻無存在感,相信輪迴希望重返中華

中東有一奇特民族,人口近百萬卻無存在感,相信輪迴希望重返中華

眾所周知,中東地區長期以來都是一個「火藥桶」,很難維持長期的和平安寧。除了教派紛爭之外,這裡的民族情況也頗為複雜,共同生活著阿拉伯人、科普特人、土耳其人、波斯人、庫爾德人、徹爾克斯人等民族,其中阿拉伯人之下又可細分為貝都因人、德魯茲人等幾十個分支。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其中最為神秘的阿拉伯人分支——德魯茲人。

德魯茲老人

德魯茲人,主要分布在黎巴嫩、西敘利亞豪朗山區和以色列境內,沒有自己的民族國家,是中東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總人口約90餘萬。在外界看來,德魯茲人待客友善,與其他民族都相處得不錯,因此存在感也比較低。儘管德魯茲人也說阿拉伯語,但他們信奉的德魯茲教派與遜尼派、什葉派差異巨大,他們從不繳納天課也不封齋,不舉行割禮也從不朝聖,自古就實行一夫一妻制。德魯茲人自稱為「一神論者」,但據宗教學者研究,德魯茲教派大體為伊斯蘭教和祆教(即拜火教)的混合,而且受祆教的影響更深。

伊朗境內的拜火教徒

事實上,德魯茲人獨特的習俗、相貌和宗教信仰,使人們相信他們的祖先與阿拉伯人不同,而據《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報》記載,德魯茲人內部流傳其祖先來自遙遠而神秘的東方。當年蒙古鐵騎席捲歐亞,蒙古帝國的版圖一度擴張到多瑙河畔,整個歐亞都在「上帝之鞭」的威名下瑟瑟發抖。孛兒只斤·鐵木真的子孫在各地紛紛建立汗國,其孫旭烈兀就在中東地區建立了著名的伊利汗國(又譯伊爾汗國)。

成吉思汗畫像

南宋寶佑元年(公元1253年),旭烈兀帶著大汗蒙哥的囑咐與期盼,踏上了征戰之路。旭烈兀先是率大軍分為三路進攻木剌夷國,活捉國主忽兒沙,木剌夷國就此滅國。隨後通過放水淹沒敵軍、圍困城池的方法征服了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由於這一過程中遭到當地軍民的強烈反抗,在哈里發穆斯台綏姆宣布投降後,蒙軍依然進行了殘忍的屠城行動,數十萬居民被殺,土地也被撒上細鹽以防止其生長作物。最後,旭烈兀下令讓士兵縱馬踏死阿拔斯王朝末代哈里發。

蒙古軍隊劇照

這些駭人舉動很快就傳遍中東,並令這一地區的統治者們惶惶不可終日。當旭烈兀劍指敘利亞時,國王納昔爾一立馬向蒙古人乞降,希望能夠留下一條性命。然而旭烈兀卻對此置之不理,在後者看來,征服敘利亞輕而易舉,敘利亞國王有什麼資格投降?不過事情卻陡然生變,蒙哥大汗在征伐南宋的戰役中去世,黃金家族成員為爭奪大汗之位鬧得不可開交。得知此事,旭烈兀當即決定率主力部隊東歸。臨行之前,旭烈兀留下愛將怯的不花,命他五千將士鎮守敘利亞。

伊利汗國蒙古人葬禮場景壁畫

在很多人看來,這五千將士其實就是德魯茲人的祖先。首先,德魯茲人如今主要生活和活動的區域正好是當年旭烈兀所建立汗國的範圍。其次,雖然德魯茲人眼窩深陷、高鼻樑、隆須,並非是典型的蒙古相貌,但卻和我國維吾爾族非常相似,可以推測,德魯茲人先祖乃是高昌回鶻;第三,在宗教信仰方面,德魯茲人還篤信「輪迴」之說,這是佛教教義,也是高昌回鶻所信仰的宗教,而且甚至有「生時修行良善者,死後將還魂漢土」的民間說法。正是如此,德魯茲人的特徵使他們與周圍民族格格不入,神秘而獨特,數百年來一直沒被同化。

參考文獻:

《蒙古帝國史》《中亞北亞古代民族與文明通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國本是非洲頂級富國,卻被移民政策徹底毀掉,如今窮得喝西北風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