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情緒並非與生俱來?心理學家認為,情緒是一步一步建構而成

情緒並非與生俱來?心理學家認為,情緒是一步一步建構而成

電光火石之間閃現的情緒,乃是最為普遍的一種心理現象,與戀人牽手時的喜悅、與朋友分別時的悲傷、父母患病時的擔憂、寵物不見時的焦慮等等,這些情緒異常迅速的出現、完全佔據了人們的心房,如同電流激活了一個電子元件。除了特殊情況之外(比如受過相關的特殊訓練),情緒會通過人們的表情、聲音、姿勢、動作等等表露而出,成了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和理解的重要元素之一。

關於情緒,現代心理學家早已提出了「傳統情緒觀」,他們認為情緒是一種非理性的反射,人們的理性無法剋制和阻止情緒的生髮和活動。人類的大腦里有眾多與生俱來的「情緒迴路」,每一個情緒迴路會導致一系列的獨特變化,比如某個討厭的同學往你的後背上貼紙條、進而觸發了你的「憤怒情緒迴路」,那麼你的血壓會升高、雙目圓瞪、雙眉緊蹙、恨不得朝那個同學破口大罵等等;再比如某個人給你講了一個嚇人的故事、進而觸發了你的「恐懼情緒迴路」,那麼你會心跳加快、瑟瑟發抖、手臂的皮膚上起了一層雞皮疙瘩。「傳統情緒觀」已經融入了人們的生活、紮根於不同國家的文化中,成了社會秩序的一部分,不過,美國心理學家莉莎.巴瑞特(Lisa Feldman Barrett)教授認為,大量的心理學實驗表明,「傳統情緒觀」很可能是錯誤的,她提出了一種名為「情緒建構論」的新觀點。

(情緒)

數以百計的心理學實驗為「傳統情緒觀」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持,但也有數以百計的心理學實驗對「傳統情緒觀」提出了質疑和否定,莉莎.巴瑞特教授認為,唯一合理的科學結論是情緒與人們的一般觀念不同。只要跳出「傳統情緒觀」的桎梏,認真的鑽研和分析一下相關研究的數據,心理學家們就會發現「情緒建構論」的合理性。總的來說,「情緒建構論」認為人們的情緒並非與生俱來、不是源於大腦中的「情緒迴路」,而是由一些更為基本的部分所構成的;情緒不是內部、或外部的因素所激發的,而是人們在或長或短的時間裡創造出來的;情緒並無普遍性,人們所處的文化背景不同、產生的情緒也不同;甚至情緒是「真實的」,其真實性與金錢的真實性一樣。

從「情緒建構論」的角度來看,若一個討厭的同學在你的後背上貼紙條、致使你火冒三丈,並不是這個同學的惡作劇激發了你的「憤怒情緒迴路」,而是你基於個人的生活經驗、思想觀念和文化熏陶,對這個同學的惡作劇進行了認知和解釋,且十分迅速的創造和表現了「憤怒」的情緒。因此,同一個同學的同一種惡作劇,引起的反應就不一定相同了,也許你火冒三丈,而小明一笑了之、小紅倍感委屈、小張不屑一顧。

(情緒)

莉莎.巴瑞特教授認為,「情緒建構論」不僅僅是一種關於情緒的理論,還是一種完全不同的人性理論,有助於人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以一種嶄新的、更加合理的視角看清自己和他人。當然,「情緒建構論」與人們典型的情緒體驗不相符(也就是說,人們在一瞬間就感受到了情緒,從無「建構」的這一體驗),甚至它會顛覆人們的一些根深蒂固的信念,但「情緒建構論」為人們對情緒的預測和解釋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哪怕「傳統情緒觀」無法解釋的情況,「情緒建構論」也可以迎刃而解。

隨著心理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成果的不斷積累,特別是在情緒、思維和大腦的理解上,人類正經歷著一場變革,這一變革可能會迫使人們從根本上重新思考整個社會的核心原則,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會受到這一變革的衝擊和更新——無需贅言,「情緒建構論」正是這一變革的產物。

(情緒)

小考題:你更認同哪一種情緒理論?是「傳統情緒觀」、還是「情緒建構論」呢?歡迎你留言討論。

(本號專註於科技前沿、歷史拾遺、奇聞異事和人物品鑒,還望你的關注和訂閱,萬分感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讀百卷 的精彩文章:

韓國單身人口越來越多,年輕人成為「sampo」一代
「因材施教」難以落實,《流浪地球》或是「因機緣而教學」的良機

TAG:品讀百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