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內向害羞不跟小朋友玩?可能你忽略了孩子"社會化能力"的培養

孩子內向害羞不跟小朋友玩?可能你忽略了孩子"社會化能力"的培養

01

昨天晚上在育兒群里看到一個媽媽說:我的女兒今年三歲了,每天晚上帶她在小區裡面玩的時候,她就一直躲在我身後,拒絕找別人。無論我怎麼想把她推出來,孩子就是不肯。媽媽很苦惱,不知道孩子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是內向害羞嗎?還是孩子有什麼問題?

這種現象並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代表性。很多孩子都有不想和別人玩的問題。很多父母會為此感到迷惑甚至內疚?他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孩子的這種行為。

孩子內向害羞不跟小朋友玩?可能你忽略了孩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特梭利在《發現孩子》一書中說過:與他人接觸並不是自然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越來越多地去主動接近別人,但在最初的幾年裡,他並不一定覺得有這必要。

孩子不願意跟小朋友一起玩,並不能單純地據此判斷,孩子內向或者孤僻,這是其社會化進程的一部分,是受其社會化能力發展所限的。因此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先要了解下孩子的社會化能力的發展。

孩子內向害羞不跟小朋友玩?可能你忽略了孩子

02


孩子的社會化能力的發展

1、在出生的頭幾個星期

從出生開始,新生兒是是個學會了社交的小傢伙。他喜歡你撫摸他,擁抱他,對他微笑。

2、2個月

兩個月的嬰兒會給你第一個微笑,漸漸地,他向你敞開心扉,微笑著、揮舞小手小腳跟你打招呼。

3、7-8個月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可以很容易地把物品從一隻手傳到另一隻手,他也開始根據接觸他的人表現出不同的情緒反應。他會對其他同齡的孩子感興趣,但他們交流的時間很短,因為在他的認知範圍內,那只是個會動的物品。

孩子內向害羞不跟小朋友玩?可能你忽略了孩子

4、1歲的時候

他開始學習走路。他擁有越來越多的自主權,他可以接觸一切,但是寶寶卻有時似乎有點孤僻。當他再也看不到天天照顧他的人的時候,他就會哭。分離的焦慮是存在的,這是一個完全正常的情況。

5、從2歲開始

這是一個大的轉折點。他正在成長,已經掌握了一些辭彙。他開始了他的第一次口頭交流,並能夠使用他們來反對別人的意見。在這個年齡,他喜歡掌控,他想表明自己是一個有自主權的人。

孩子內向害羞不跟小朋友玩?可能你忽略了孩子

6、3歲的時候

孩子會被父母放在幼兒園的入口處。他要在同伴中間找到自己的位置。對他來說,這是一次偉大冒險的開始。

根據寶寶的社會化進程我們可以看出,在2歲之前,除了照看自己的人,寶寶是不關心人的。《你的2歲孩子》的作者路易斯·埃姆斯說,2歲之前,孩子關心的只是物品,他們會宣告自己對物品的所有權,他們對人際關係一點不感興趣。所以,如果兩歲之前的孩子,不想跟小朋友玩,不想與他們交流,這是完全正常的。但是如果在兩歲之後,寶寶仍然對發展社會關係提不起任何興趣,家長們就需要找找原因了。

孩子內向害羞不跟小朋友玩?可能你忽略了孩子

03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和別人交往?

如果在兩歲以後,孩子仍舊不願意跟別人交往,經常是一個人,這種情況就要引起家長的重視了,大部分家長可能忽視了孩子社會化能力的培養。家長試著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也許能夠找到原因。

1、孩子的日常照顧方式是什麼?

琳琳是一個兩歲半的女孩,由於父母工作忙,從一歲開始就一直跟老家的爺爺奶奶一起住。

眼看著琳琳就要三歲了,爸爸媽媽就把琳琳從老家接了回來,想讓她提前適應下,問題來了,琳琳從來不跟小朋友說話,每次見了同齡小朋友都是很恐懼的樣子,而如果周圍沒有人,琳琳自己卻玩得很開心。琳琳媽媽想要把孩子送去早教班,孩子也是特別抗拒。

孩子內向害羞不跟小朋友玩?可能你忽略了孩子

在諮詢了專業人士以後,終於找到了原因:琳琳的爺爺腿腳不好,所以幾乎常年累月待在家裡,而琳琳奶奶為了照顧爺爺,除了買東西,也幾乎不出門。所以兩歲半的琳琳,幾乎沒跟小朋友接觸過,陪伴她的只有爺爺奶奶和玩具。

在這種環境下生長的孩子,當然很難敞開心扉,他不會去關心如何融入社會的問題嗎,他會覺得周圍充滿敵意和陌生,這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很難與同齡人相處。

孩子內向害羞不跟小朋友玩?可能你忽略了孩子

2、家長小時候的狀態

問問你自己:你小時候怎麼樣?你很容易去找別人嗎?如今,作為一個家長,你是不是一個善於交際的成年人?也許孩子的特點來自於父母的遺傳,問問自己,也許這能更好地幫助你理解孩子的困難。

十六世紀法國著名散文家蒙田在其著作《論文》三卷之一的《論兒童的教育》中說過:一旦發現孩子的某項短處,一定要先從自身找原因,孩子的行為一定來自家長的影響,或者你的基因,或者你給他們創造的環境。

如果夫妻二人曾經有一個人在小時候,不敢與陌生人交往,不想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也喜歡獨來獨往,那麼,孩子可能遺傳到了這個特點。

孩子內向害羞不跟小朋友玩?可能你忽略了孩子

3、心理年齡不成熟

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提出讓教育回歸自然的主張。盧梭認為:教育中,應該把兒童看做兒童,而不能看做成人,要尊重兒童的天性,對兒童的教育要服從自然的法則,遵從兒童身心的發展。

有的孩子雖然已經兩歲多,甚至三四歲了,但是實際上,他們的心理年齡偏小。這沒什麼不正常,成年人也是如此,心理年齡跟生理年齡有一定的偏差。孩子還很小,他還不能能夠運用他的能力去接觸別人。情感和運動發展的差異可能是顯著的,並影響孩子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他可能對其他孩子不太開放,因為他會覺得自己和他們不一樣。

孩子內向害羞不跟小朋友玩?可能你忽略了孩子

04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化能力?

孩子對社會生活的認識還處於初級階段!他的"社交技能"還未獲得。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只有在6歲的時候,他們才會變得更善於跟人打交道,而且這種社會技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進化。如果你的孩子還很小,如果你發現他不願意跟其他人在一起玩,請保持耐心和冷靜,然後試試下面這些方法:

1、幫他建立安全感

花點時間和他談談。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奏,必須學會對孩子有耐心。在他不喜歡跟別人玩的時候,家長要多花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建立一種安全的關係。我們也不應該強迫一個孩子和其他人一起玩,理想的情況是等他自己去玩。如果他感到安全,他就會這麼做。

你和孩子建立的親密關係會幫助他變得善於社交。感到被愛、被信任和安全的孩子對他人更開放。

孩子內向害羞不跟小朋友玩?可能你忽略了孩子

2、引導孩子與人交往

在引導孩子如何跟別人交往的問題上,我認為著名教育家魏書生的建議非常值得採納和有效。有一次魏書生老師作報告,下面有一位家長,也面臨同樣的問題。魏老師給出的建議是,每次帶孩子出去的時候,帶上一個顏色鮮艷的玩具,這樣自然能夠吸引其他孩子過來。

確實,對於不願意主動破冰的孩子來說,最理想的方法就是等待。玩具會成為孩子的"誘餌",它能夠幫助吸引到其他孩子。

此外,家長還應該教會孩子如何跟別人打招呼,教會孩子說"我們能一起玩嗎?"

孩子內向害羞不跟小朋友玩?可能你忽略了孩子

3、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自信,跟小朋友在一起玩也不例外。家長要告訴孩子,每個人都喜歡他,都喜歡跟他一起玩。每次他參加社交活動時都要稱讚他。

當你的孩子學會說話時,他就更容易與他人交流,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他的推理能力和判斷力越強,他也就越能分享,越能找到解決小問題的方法,甚至越能控制自己等待時機的衝動。一個自信的孩子總是喜歡跟別人分享他的想法,自然而然就喜歡跟小朋友一起玩。

孩子內向害羞不跟小朋友玩?可能你忽略了孩子

4、幫助孩子排除困難

讓孩子學會口頭表達他的情緒或挫折。如果他在玩的時候看起來很不安,告訴他,你理解他的感受,但是有些行為會更好。例如,告訴他:"你想滑滑梯,但是現在有三個小朋友在上面,你必須等待輪到你,因為所有人都需要等待。"

如果孩子在加入一個團體或與他人相處方面有困難,觀察他們,看看你是否能幫助他們融入。在三四歲的時候,一些孩子可能會因為他們的行為或者缺乏社交技巧而難以被他人接受。如果孩子感到被拒絕了,幫助孩子發現他的哪種行為導致了這種情況的發生,並幫助他一起改進。

孩子內向害羞不跟小朋友玩?可能你忽略了孩子

5、做孩子的好榜樣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當孩子看到你對別人表現得很積極時,他就會模仿你,無形中,你起到了榜樣的作用。遇到別人的時候,主動問候,然後跟孩子分享你是如何做到的。等待輪到他的時候,你希望孩子也可以友善地問候朋友。

孩子不是一夜之間就能學會社交的;這是每天一點一點做到的,是需要時間的。如果孩子不喜歡跟小朋友在一起,別著急,在培養孩子社交能力前,首先考慮兒童的發展階段,然後找到其中的原因,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家長的幫助下,孩子一定會改變自己的行為,發展社交技巧,這將幫助他和其他人一起玩。

孩子內向害羞不跟小朋友玩?可能你忽略了孩子

加入J媽粉絲圈點擊加入,更多科學育兒知識在那裡等你哦!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註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孩子內向害羞不跟小朋友玩?可能你忽略了孩子


每一個文章都是我的原創,如需轉載,必須取得授權。 文內如果有錯別字,請見諒。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路,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