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AI「面相測試」科學計算命運?生物信息泄露存安全隱患!

AI「面相測試」科學計算命運?生物信息泄露存安全隱患!

近日,一種「面相測試」在朋友圈和微博火熱,網友稱在掃碼進入應用界面後,可以上傳個人照片並進行面相測試,有不少人還在微博和朋友圈等曬出了自己的測試結果。有專家表示,生物信息是個人信息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許多安全防護水平以及數據保護水準都還比較低,存在著信息泄露的風險。

系統讀取面部信息 隱私條款平台不擔責

掃碼打開鏈接,小程序「AI微算面相」呈現在主頁上,詳細介紹道,這是傳統演算法和現代演算法的結合,算術科技已完成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並向美國TRUSTe公司申請隱私認證。

「AI微算面相」開發者稱它是傳統演算法和現代演算法的結合。

該公司營銷廣告將馬雲作為案例,來證明測算準確性。

記者發現即使同一個人,不同光線和背景,測算結果也不一樣。

該平台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微算面相是將面相學基本概念結合面部識別技術,形成新的由AI看面相的方式。他透露,這個方式是基於國內資深相學大師整理的面相學基本概念,和5位人工智慧工程師運用深度神經網路學習語言讓AI學習近20萬擁有108個定位點的真實人臉樣本數據,「這是AI大數據下,準確的科學算命」。

在上傳一張照片後,系統提示要確認照片是本人,並稱「每人僅有一份免費報告,首次檢測到的面部數據會與您的賬號綁定」。點擊「是本人照片」後,系統有幾十秒的分析時間,隨後生成面相概述、五官評分和五官的介紹等。

在生成的報告中,記者看到根據眼睛和嘴巴等五官對於命運的判定,另外鼻子的解讀應用提示要付2元才可以解鎖。此外,應用中還提供所謂的「面相事業運程報告」和「面相情感運程報告」,但都需要付費19.8元。應用內顯示,「事業運程報告」已經有122245人購買,「情感運程報告」已有151402人購買。而除了第一次測試免費外,第二次之後測試則需要付費9.9元。

令網友感到吃驚的是,在錄入照片時將會自動默認同意隱私協議,其中條款有「微算面相無需對任何用戶的任何登記資料承擔任何責任。」並稱,無論公開還是私下存儲,均由內容提供者承擔責任。

對此,推廣經理表示,對用戶的登記資料不承擔責任,用戶如果不放心數據安全,在進行測試後可以自行刪除報告,並稱公司在隱私保護方面做到的是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標準,數據是存儲在網上,且有專業的運維工程師維護。

同一個人相差30分 「超准測試」引質疑

記者為驗證軟體的準確性,將同一個人不同照片進行錄入,離鏡頭稍近的照片評分為82分,面相優秀,「中年通過自身努力運勢好」;而另一張則評分較差為58分,面相概述為「早年運氣順利,受過良好教育。」眼睛、嘴巴等描述也完全不一致。有網友測試表示「和自己的情況相差太大。」

華東師範大學民俗學教授田兆元接受採訪時表示,過去的面相學也是根據以往的經驗判斷,將常規性的一些明顯特徵系統化,但是就個體而言並不能判斷其性格和命運。

事實上,用人工智慧測面相已不是個例,一份來自斯坦福大學的研究聲稱,他們的演算法可以通過對照片中人物的表情、動作和神態進行分析,推斷出人物的性取向。但批評家卻認為,這只是披上了人工智慧外衣的偽科學和面相學。這些早已被西方科學世界摒棄的落後觀念,如今在新科技的掩飾下,重新抬頭。

斯坦福的研究給出了一個看似很高的判斷精確度:當人工智慧對單張照片分析時,它猜對圖中男性性取向的幾率為81%,而女性則為71%。而當每位被分析人物的照片增加到5張時,演算法分析男性和女性的性取向正確率分別高達91%和83%。

但是研究人員在測試時,是按兩人一組的形式並行測試,每組人物一「直」一「彎」,因此,即使人工智慧都能有50%的準確率。而且,研究人員聲稱演算法的分析只專註於五官研究,沒有最小化流動性因素,如打光、姿勢和表情等的干擾。

北大新媒體分析認為,許多研究和商業項目宣稱能用人工智慧「預測」疾病、取向、偏好,很多都是和「相面」一樣的比較異同,而不是去探究內在的機理。只講數字,不講原理;只講相關,不講因果。其結果是我們很容易把科學研究的權力交由科技公司所掌控。

有學者表示,科學的真正價值在於探究事物機理的能力,在於對探究過程和分析工具的反思性。人工智慧是一條全新的科技樹,但科技樹基層的這些根,才是人類幾百年科學探索所積累的最寶貴財富。

精心文案下的營銷噱頭 層層代理曝「生意經」

平台推廣人員發送一份「代理指引」給記者,上面介紹目前後台數據顯示80%的付費人群是女性,付費率高的時間則集中在中午和晚上兩個時間段。根據推廣工作人員介紹,招募代理的推廣渠道主要包括朋友圈、微信私聊、微博和貼吧等網路平台。

該名工作人員表示,每天都應該發發朋友圈文案,配上二維碼加上複製一段文字,發朋友圈,或者發群效果都很好。比如應藉助名人熱點事件型文案參考,「聽著羽泉的歌《最美》《奔跑》長大的,不曾想到羽凡會有今天的結局,深感惋惜,不過他的面相早已有所顯露,面相這東西,有時不能全信但也不能不信。」

此外,公司會給代理提供一些推廣的經驗,比如會介紹,文案要盡量讓女性有好奇心參與進來,女性偏愛娛樂八卦,所以藉助名人熱點事件是不錯的選擇。其文案包括我們經常會在微博或者朋友圈中看到的「測試你和TA有夫妻相嗎」、「通過測面相,更容易追到心儀對象」等等,這些其實可能都是推廣代理的「生財之道」。

這份「代理指引」還提供了一些推廣話術文案及關鍵詞,例如在微信私聊中,會假定對方與代理的聊天內容,並教代理如何根據對方回復的內容,「抓住痛點做轉化」。同時,指引還會教代理追蹤付費用戶發展成下級代理、在微信群中發紅包做推廣,以及花錢「勾引」微信好友做代理等。

據應用中介紹,除了面相測試以外,系統中還提供299元一次的「資深大師在線私人看相」服務,並在招募推廣渠道。推廣渠道稱用戶無限裂變收益,用戶裂變層級不限制,上不封頂,層層分紅的營銷模式,儼然讓「看面相」變成了線上代理。

事實上,根據微信運營規範,小程序開發者不得通過微信小程序實施多級分銷的欺詐行為,發布分銷信息誘導用戶進行添加、分享和直接參与。小程序頁面中,不得存在測試內容:算命、抽籤、星座運勢。

推廣人員分享的代理收益似乎也很誘人,截圖顯示,有代理依靠這些「高成交」的文案獲得了2.8萬餘元的收益。薛飛表示,目前公司已招募到很多代理推廣,因為這個測試「變現能力好」,代理會有屬於自己的後台小程序,小程序里可以看到付費用戶。

生物信息屬個人隱私 「最後防線」勿泄露

「涉及到用戶上傳照片的行為已經不只是隱私問題,而是用戶的網路安全問題。」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創始人胡延平向記者表示,用戶對這一類需要上傳照片的應用要高度警惕,原則上能不參加就不參加。生物信息是個人信息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最後一道防線不能輕易泄露,不能輕易放棄。

胡延平解釋了用戶要注意個人信息的原因:其一,對於目前很多互聯網公司和開發者來說,他們的安全防護水平以及數據保護水準都還比較低,存在著信息泄露的風險。其二,人的生物信息,比如指紋、視網虹膜和人臉識別,這三個方面的關鍵信息一定不能輕易提交。「如果僅僅是用戶名和密碼,可以隨時更改,但是指紋信息和面部特徵等只有一次,不能隨意更改。」

360信息安全部移動安全團隊負責人周燁認為,在整個測試過程中,多個環節會存在信息泄露風險;相關程序開發公司所在伺服器的安全性如果不高,也容易被黑客攻擊。另外,相關公司或者團伙如果是灰黑色產業,本身就是為收集數據所開發的相關程序。

對於上述問題,中國法學會網路與信息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周輝建議,用戶應提高風險防範認知水平,了解此類應用可能存在的風險。對於應用方,應當增加風險提示說明。另外,監管部門也應加強消費者教育,對應用方依法加強管理。如果應用方存在非法利用採集到的相關信息,可依據《網路安全法》第六十四條等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部分文章內容或全部文章內容來源於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如有侵權,請在公眾號留言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

洛杉磯華人自己的公眾號:"USLANEW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華人信息站 的精彩文章:

11歲佛州男孩被捕 只因拒絕向「種族歧視」的國旗宣誓!
鮑威爾:經濟將在2019年穩步增長 對加息保持「耐心」!

TAG:美國華人信息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