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分析丨那些服用「聰明葯」的孩子,真的變聰明了嗎?

分析丨那些服用「聰明葯」的孩子,真的變聰明了嗎?

分析丨那些服用「聰明葯」的孩子,真的變聰明了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你是癮君子嗎?」

如果有人這麼問你家孩子,你肯定會大發雷霆,但事實是,如今全球範圍內有不少青少年正在服用一種類似的藥品,而目的只是為了提高學習成績。

他們把這類葯稱之為「聰明葯」

分析丨那些服用「聰明葯」的孩子,真的變聰明了嗎?

「葯癮」

分析丨那些服用「聰明葯」的孩子,真的變聰明了嗎?

如果你在網路上搜索「利他林」,會發現它的主要成份為哌甲酯,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被廣泛應用於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和嗜睡症的治療。

服用利他林後,人體短時間會增加與保持警惕性、抵抗疲勞與提升注意力。而正是如此,不少高考學生把它看做「靈丹妙藥」。

「聰明葯」最早興起於國外校園,尤其是美國,除了利他林,阿得拉和莫達非尼也是常見的「聰明葯」,美國高校約有11%的學生服用過這類藥品。

NETFLIX紀錄片《葯癮》採訪了不少高校的學生,他們對於「聰明葯」都產生了強烈的依賴。

「帕洛阿爾半數的孩子都在服用。」

「我來到校園後發現,老天,每個人都在服用阿得拉。」

「阿得拉是完美學生的標配,如果你想拿高分,又想出去玩,阿得拉可以滿足你一切。」

「我有的朋友已經到了不服用阿得拉便無法工作的地步。」

「學生服用這些藥物在所有私立學校都很普遍,這已經成為一種文化,幾乎沒有一個學校例外。」

在劍橋,不少學生甚至把「聰明葯」稱為「大腦偉哥」。

分析丨那些服用「聰明葯」的孩子,真的變聰明了嗎?

很多人在第一次接觸「聰明葯」時,並不知道它意味著什麼,只知道它可以幫助自己集中注意力並幫助自己在工作中更有效率。

因為濫用,美國緝毒局把利他林列為二類控制物質,因為它和可卡因、嗎啡都是易上癮的特效藥。

然而,這樣的措施並不能夠有效地避免「聰明葯」的使用。

過去幾十年,全球服用興奮劑的兒童數量在急劇上升,1990年,有60萬兒童服用興奮劑,2011年增加到了350萬。

而這其中,有1/3的兒童是因為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但是大多數的人選擇了服用「聰明葯」這條捷徑。甚至有的醫生,為了治療青少年的這種癥狀會故意給病人開阿得拉。

分析丨那些服用「聰明葯」的孩子,真的變聰明了嗎?

在很多高校,服用「聰明葯」已經成為了普遍現象。有一位在私募基金領域工作的千禧一代就提到:

「如今我們對於藥物的定義變了,過去藥物是用來治癒疾病的,而現在卻是利用漏洞來獲得二類藥物(違禁藥品),要想高效地工作,就不可能避免使用興奮劑。」

分析丨那些服用「聰明葯」的孩子,真的變聰明了嗎?

「聰明葯正蔓延至國內」

分析丨那些服用「聰明葯」的孩子,真的變聰明了嗎?

電影《天才槍手》中,女主展現出的作弊手法讓人驚嘆不已,但在現實中,無論你使用什麼作弊手段都可能被考場精密的儀器查出來。

在《哆啦A夢》中,有一種叫記憶麵包的東西,吃了之後就能記住所有的知識,還不會被發現。

而在現實中,「聰明葯」就像是記憶麵包。

其實早在「聰明葯」之前,國內就出現過一批幫助提高學生「注意力」的藥品,其中就有著名的「三勒漿」。

「抗疲勞,耐缺氧,提高免疫力」。不少學生表示在服用三勒漿之後確實出現了精神改善的狀況,但也逐漸養對它養成了依賴。

分析丨那些服用「聰明葯」的孩子,真的變聰明了嗎?

而隨著「服藥熱」的蔓延,越來越多的家長也開始尋求新的途徑去「幫助」自己的孩子。

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國內也有不少家長通過多種途徑尋找、購買「聰明葯」。

有不少文章宣稱「聰明葯」可以「顯而易見地提升認知能力和注意力」,是「智力藥丸」,並表示「這種藥物表現出來的副作用非常小」。

分析丨那些服用「聰明葯」的孩子,真的變聰明了嗎?

但「聰明葯」真的會讓人變聰明嗎?

國外科學家研究之後發現,「聰明葯」並不能幫助學生提高成績,反而長期服用會損害正常人的認知功能。

「聰明葯」能提高學習成績,用科學的說法來解釋便是對「認知」的增強。為了弄清「聰明葯」是否能提高人的認知能力,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者做了一項實驗。

研究者讓一群沒有患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學生服用興奮劑和安慰劑,然後每周進行測量,測試學習的情況。經過一系列不同的測試後,研究者發現,阿得拉和安慰劑對學生的影響沒有太大區別。

因此,那些認為興奮劑可以提高學習成績的學生其實是對認知產生了障礙,也就是所謂的心理暗示。

像利他林、阿得拉、莫達非尼這樣的「聰明葯」都屬於處方葯,也就是受管制的,除非有醫囑,否則不能過度使用。

一位三甲醫院的神經科醫生說道:

「莫達非尼是一種抗抑鬱的藥物,哌甲酯(利他林)是中樞興奮葯。正常人短期服用是沒有什麼影響的,但是一旦長期服用這兩種藥物就會出現神經過敏、焦慮、頭疼、失眠等癥狀,甚至更嚴重的會出現神經錯亂的情況。

在國內,類似於利他林這樣的藥品被列為了「一類精神藥品」,未經允許擅自販賣的也屬於違法行為。

分析丨那些服用「聰明葯」的孩子,真的變聰明了嗎?

「泛濫的是藥品也是人心」

分析丨那些服用「聰明葯」的孩子,真的變聰明了嗎?

誇大的謠言配合著巨大的需求,再加上暗涌的購買渠道,「聰明葯」泛濫便不難被解釋了。

前不久,在知乎上看到一位ADD(意力不足過動症)網友分享了自己服用利他林的過程。

分析丨那些服用「聰明葯」的孩子,真的變聰明了嗎?

可以看到在藥效過後,人體會感覺到累,並且伴隨著頭痛和眩暈。

利他林的副作用確實存在,但即便如此,在文章的下方,評論區依然出現了不少詢問購買渠道的用戶。

分析丨那些服用「聰明葯」的孩子,真的變聰明了嗎?

而這些買家基本是面臨考研、出國的學生,還有的是代孩子詢問的父母。

一位來自香港的朋友分享了他全家服用利他林的情況。他是一個成年的ADHD患者,服用利他林已經有十年。因為ADHD是先天性疾病,所以他也將疾病遺傳給了自己的女兒和兒子。

他的兒子現在在美國上大學三年級,而女兒去年已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碩士畢業了。他坦言,如果沒有利他林,他的女兒和兒子也不會有今天的成就。在他眼裡,利他林的效果卻有其事。

但我不認同他把兒女的成功歸結為服用了「利他林」。

因為他們都是ADHD患者,利他林對於他們有效是自然的。也許利他林確實幫助他的兒女緩解了注意力不集中的癥狀,但它絕不是通往成功的捷徑。

對於那些不是ADHD患者的普通學生來說,利他林只是一粒「興奮劑」。

近年來,隨著「聰明葯」的濫用,不少人也站出來解釋了其化學原理,並分享了關於此類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和存在的副作用。

我想對還在服用「聰明葯」的學生說一句,如何正確地提高自己或許比依賴一款藥品更重要。我相信當我們足夠重視「藥品濫用」的問題時,很多矛盾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春天去了,還有再來的時候,但失去自我了,便很難回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書Mr 的精彩文章:

人物丨一生積蓄也只有1857萬, 她居然把1857萬全部捐了出去!
健康丨「頭孢揣兜里,一勸酒就掏!」過年這句話,有很多慘痛教訓

TAG:知書M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