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5.8也叫小屏?大屏化時代,屏幕大小對你有何影響

5.8也叫小屏?大屏化時代,屏幕大小對你有何影響

談到手機屏幕大小,近幾年的變化真的快「大」到令人應接不暇。

在過去,5英寸屏幕以下的小屏手機琳琅滿目,單手握持舒服,操作也方便。但隨著市場的風向標開始變化,全面屏時代,大屏手機宣布到來。

由於屏幕大,字體顯示清晰、握持霸氣、價格便宜,深受市場部分人群青睞,但未被手機市場主流人群所接受——手機發燒友、青年群體、顏值控。

大屏手機,大多數人第一反應便是「老男人手機」、「老人機」、「山寨大屏」。

小屏手機,首先想起的就是蘋果堅持多年4.0英寸屏幕,再到4.7英寸。

而時至今日,市場主流旗艦手機基本都在6.0英寸以上,最大屏的手機甚至接近平板大小。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談談屏幕大小的是是非非。

大屏手機,享受更刺激的體驗

遊戲:減少誤觸,視野更寬廣

手機遊戲的觸控功能基本集成在屏幕上,大屏手機能非常有效地減少玩家對屏幕按鈕的誤觸,也不會因為手指操控而遮擋遊戲畫面。同時,大屏手機能顯示更多、更清晰的遊戲畫面,競技類遊戲的福音。沒有約束,舒適的操控體驗搭配大屏的沉浸式遊戲體驗,大屏手機越加受到遊戲愛好者的歡迎。

觀影:可替代iPad,娛樂性更強

在擁擠的地鐵上,不一定會看見有人拿平板玩遊戲,但一定會看到有人拿著ipad追劇、看電影,公共交通路上看視頻老少皆宜。5G網路、在線視頻4K畫質、生活品質逐漸提高的當下,再用小屏看馬賽克畫質的視頻,著實不能接受。大屏手機除了舒適的觀影效果,還免去了平板身寬體胖的負擔,同時能及時收發微信,沒有理由不受追劇人群的喜愛。

續航:大電池,續航持久

大屏手機在構造上給電池部分預留了更多的空間,可以為手機提供更高的電量續航,為長時間的影音、遊戲娛樂提供堅實的基礎。除此以外,大電量手機的電池壽命也會遠遠大於小屏手機。電池壽命取決於完全循環充電的次數,大屏手機基礎電量多,充電次數要小於小屏小電量手機,相對電池手機使用壽命會更長。

分屏多任務操作和高屏佔比

大屏手機非常適合進行分屏多任務操作,例如看視頻時同步進行微信聊天,寫工作報告時同步遊覽網頁、查詢資料等等,能逐步替代一些簡單的文案工作。無論是娛樂,交流,工作,大屏手機都提供了很好的延展性,並且不會有擁擠的感覺。華為Mate 20 X也為商務人群提供了M-Pen輔助辦公,可見大屏手機不只是追劇和玩家的專屬。

大屏手機的單手操作是一直被詬病的一個缺點,大屏大機身的單手握持對小手人群也是噩夢。不過得益於全面屏熱潮,高屏佔比解決了機身臃腫的問題。而全面屏手勢操作則解決了單手操作問題。雖然還不是非常完美,但日常切換APP,返回,後退等高頻率操作的手勢優化還是相當到位的,甚至比傳統小屏操作更方便。

全面屏手勢搭配高屏佔比

大屏手機的單手操作是一直被詬病的一個缺點,大屏大機身的單手握持對小手人群也是噩夢。不過得益於全面屏熱潮,高屏佔比解決了機了單手操作問題。雖然還不是非常完美,但日常切換APP,返回,後退等高頻率操作的手勢優化還是相當到位的,甚至比傳統小屏操作更方便。

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開始注重大屏手機,使大屏手機逐漸擺脫中端手機的束縛,逐漸衝擊高端旗艦手機市場。例如榮耀Note10,6.95英寸屏幕,搭載海思上代旗艦處理器麒麟970,2400萬 1600萬後置雙攝,遊戲、娛樂、拍照一應俱全。

又如華為Mate20 X,7.2英寸屏幕,搭載海思最新最強7nm工藝製程處理器麒麟980,後置4000萬超廣角、微距徠卡三攝,如此彪悍的配置,當之無愧的大屏旗艦。

屏幕越大,也伴隨著別的問題而來

更重,單手難操作

大屏手機首當其衝的缺點表示重量,這也是短期內無法解決的問題,基本告別輕巧與苗條。無論工藝如何先進,終究還是要比同時代的小屏手機厚重,但可以做到比小屏手機更薄。

由於手機更大,單手握持更難,相對而言意外損壞率要略高於同款小屏手機。這就好像平板比手機很容易扳彎。另外,由於體積略大些,擱手上沒拿穩,放口袋意外掉落的概率也是相當高。

我在大屏手機優點中有提及,在全面屏手勢的輔助下,單手操作大屏也是十分方便的。但是談到微操,大屏手機的缺點便一覽無遺。例如單手打字,點擊遊覽器地址欄等一些細節操作,還是有些力不從心的。

高解析度屏性能需求可能更高

大屏也被寄望著高解析度的厚望。對於手機VR產業鏈,如果想用手機體驗媲美電視的藍光畫質,那麼必須得在解析度上有所突破,而更高的解析度對於手機硬體的要求更高。

主流手機屏幕,在大屏化

Alex Barredo在Medium上發表的文章,對2014年前的智能手機屏幕尺寸做了大數據分析,發現手機屏幕的平均尺寸從3英寸上升到4英寸用了5年的時間,而從4寸上升到5英寸只用了兩年的時間。

主流屏幕6.0-6.5英寸

根據安兔兔2018年Q4手機用戶偏好榜數據顯示,在2018年第四季度,6英寸以下手機佔據的份額越來越小小,5.1、5.5、5.8以及5.9四種尺寸相加僅佔據了22%的份額。未來份額還會不斷下降。在第四季度份額最高的三種屏幕尺寸,分別為6英寸屏幕佔比12%,6.3英寸佔比11%,6.2英寸佔比10%。

手機屏幕尺寸的發展趨勢告訴我們,手機屏幕的尺寸依然延續越來越大的路線持續前進,並且屏幕演變的速度也在持續加塊。根據目前發布的幾款主流手機,6.4英寸榮耀V20、6.39英寸vivo nex雙屏、6.1英寸iPhone XR、6.39英寸Mate 20Pro,如今,主流旗艦手機的屏幕尺寸定位基本位於6.0至6.5英寸之間。

屏佔比更高,實際屏幕大小變化不大

事實上在2018年第二季度6英寸以上手機佔比只有21.24%,兩個季節過去,變化巨大。不過雖然屏幕大了,但其實手機的大小實際變化不大,為什麼?

在2018年下半年以來,水滴屏、打孔屏、滑蓋屏等各種全面屏形態來臨,使得屏佔比越來越高,如今6.0英寸屏幕的全面屏手機已經和以前5.5英寸屏的手機,大小基本持平。

Galaxy S10 6.4英寸

在各種類型的全面屏「百花齊放」的時刻,高屏佔比在機身尺寸變化不大的情況下進一步提高了屏佔比,所以6.0-6.5寸屏幕仍會妥妥穩坐市場主流的寶座。蘋果谷歌以及國內的手機廠商,除了做大屏、高屏佔比之外,還優化了全面屏手機的操控方式,不斷改良了手機的握持手感,進一步加速了大屏全面屏手機的普及。

未來的手機屏幕還會越來越大么?

歷史的發展推力存在慣性,即使在大屏手機飽和的情況,依然可以再度向前一步,所以6.5英寸或是7英寸未必是大屏手機的終點站。

但這並不意味之大屏手機會一直「變大」下去,大拇指的長度決定了大屏手機的可操作範圍,而大拇指與食指的可握寬度決定了大屏手機的最終大小,所以大屏手機終究還是有個頭。

當然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大屏手機會被摺疊屏手機所取締、進化成更大屏手機,雖說事實上摺疊屏技術尚不成熟、手機過重、成本過高等諸多問題。不過,再更多的問題面前,最重要的是用戶是否認可摺疊屏的存在,可摺疊屏能否被大眾市場接受?

小屏手機何去何從?

什麼是小屏手機

多大屏幕的手機算小屏手機?這個問題還真挺難回答。本身大和小都是相對而言,並沒有一個數字量化的概念。在過去,4英寸以下都稱為小屏手機。而屏幕越來越大的現在,5英寸屏都感覺小了。而如今定義的小屏,在某手機品牌近期發布的手機中,5.8英寸被定義為小屏,嗯嗯,5.8英寸也算小屏?

小屏手機的生存空間

全面屏的普及加速了大屏手機的市場佔有率。那麼,現在還需要小屏手機嗎?正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即使大屏當道,依然會有小眾群體獨愛小屏手機。所有就市場需求而言,小屏手機依然有他的一席之地。

被冷落的小屏手機

雖然小屏手機在市場上會擁有一席之地,但這並不意味著小屏手機能佔據手機市場的主要資源,換言之,小屏手機的配置將會和旗艦手機漸行漸遠,與中端手機「玩」成一片。即使能用上旗艦處理器,市場主流的三攝配置也很難塞進小屏手機內,或者說在市場需求不強烈的情況下,廠商不會在小屏手機上投入過多資源研發。總體而言,小屏手機的何去何從還要取決於市場用戶的需求。

總結

用戶的需求決定市場的發展方向,手遊玩家、4K追劇、多任務操作,簡易辦公,高續航等等,均加速了大屏手機的發展趨勢,勿說小屏手機得讓道避避「風頭」,連小號平板的位置也有可能被大屏手機所取締,不知你會如何做選擇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平洋電腦網PConline 的精彩文章:

當年若有這個機器人,寒假作業哪會抄到手抽筋!
5G下一步走向何方?高通在MWC將有重磅新動作

TAG:太平洋電腦網PConl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