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中國資本徵戰好萊塢:阿里影業躋身奧斯卡,華誼兄弟卻屢屢碰壁!

中國資本徵戰好萊塢:阿里影業躋身奧斯卡,華誼兄弟卻屢屢碰壁!

中國資本徵戰好萊塢:阿里影業躋身奧斯卡,華誼兄弟卻屢屢碰壁!

本文共3882

閱讀完約7分鐘

隨著《綠皮書》成為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大贏家,阿里影業正式站在好萊塢台前。

數十年來,從華誼兄弟好萊塢夢破碎,主營業務低迷、萬達影業大手筆收購傳奇影視,到阿里影業參投的《綠皮書》收穫奧斯卡三項大獎,中國資本徵戰好萊塢的路徑越來越清晰

1

《綠皮書》背後的阿里影業

被寄予厚望的《綠皮書》收穫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三項大獎。

中國資本徵戰好萊塢:阿里影業躋身奧斯卡,華誼兄弟卻屢屢碰壁!

值得關注的是,這部電影是由美國參與者影片公司、美國夢工場影片公司出品,以及,阿里影業聯合出品。

阿里影業稱,「這是迄今為止中國資本在奧斯卡最大的勝利」。

因為這是阿里影業繼亞馬遜、奈飛之後全球第三家聯合出品並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影視互聯網公司。

了解好萊塢的影迷們都知道,《綠皮書》拿下奧斯卡簡直是板上釘釘,因為電影本身觀念符合美國傳統價值觀,簡直就是為把控奧斯卡評委的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那堆老爺們量身打造的。

當年的《泰坦尼克號》囊括奧斯卡11項大獎,科學學院可是沒少被主流詬病,從此以後,奧斯卡越來越傾向於導向正確。

有媒體透露,阿里影業投資《綠皮書》的份額在50%以下,是少數份額投資,儘管如此,阿里影業算是在好萊塢六大公司掌控的奧斯卡中成功突圍。

《綠皮書》的主要製片方是夢工廠以及參與者,這兩家公司都與斯皮爾伯格的公司安培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阿里,早就開始布局了。


2016年10月,阿里影業和Amblin Partners(安培林公司)共同宣布,阿里影業收購了安培林公司的少數股權,並將派駐代表加入安培林公司董事會,雙方還將在營銷、發行及衍生品方面進行戰略合作。

較之早期征戰好萊塢扮演的「財務投資者」角色,阿里影業此次聯合出品《綠皮書》意味著中國資本越來越積极參与奧斯卡影片的上游出品環節。

事實上,在阿里影業之前,萬達集團、奧飛影業早已登上了奧斯卡舞台,但更多是以幕後身份(即財務投資者)出現:


2016年,萬達集團投資的電影《聚焦》獲得第8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出品方open road films是AMC旗下公司,而AMC又被萬達收購,萬達如「隔山打牛」般拿下奧斯卡「小金人」。


奧飛影業投資的《荒野獵人》摘得最佳男主角獎,其背後的新攝政娛樂在2014年和奧飛娛樂達成合作。


電廣傳媒參與投資的《愛樂之城》,攬獲六項大獎。電廣傳媒與背後的美國獅門影業達成投資發行合作。

較之此前的中國資本,阿里影業無疑是更高一籌。

一方面是因為阿里擁有多年積累的技術、平台、資源以及數據等,尤其是強大的宣發資源,這正是覬覦中國龐大市場的好萊塢們最需要;另一方面,可能就是阿里傍上了斯皮爾伯格,從而獲得投資《綠皮車》的門票。

中國資本徵戰好萊塢:阿里影業躋身奧斯卡,華誼兄弟卻屢屢碰壁!

(圖片源自百度百科)

值得關注的是,在剛剛過去的春節檔,阿里影業也是大贏家。聯合出品的《流浪地球》,票房已突破44億,成為中國影史票房亞軍。另一部聯合出品的影片《飛馳人生》也獲得了超15億的票房成績。

據阿里影業截止2018年9月30日的中期業績,報告期內,公司業務穩步增長,經營利潤實現良性轉變,營收15.3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4%;經營凈虧損1.5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31億元凈虧損大幅縮窄64.1%。

其中,互聯網宣發業務在報告期內獲得經營利潤0.64億元人民幣,相比去年同期的經營虧損2.2億元人民幣,首次實現扭虧為盈。

2

萬達收購傳奇影業拖累重組

資本和市場,向來是中國資本徵戰好萊塢的兩大籌碼,已被擺上牌桌,力圖在好萊塢的遊戲規則里,成為執棋者之一。

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眾所周知,電影作為最有效、能夠潛移默化的宣傳形式,一直被視為重要輿論陣地,好萊塢這個世界電影中心,基本被傳統六大(迪士尼、二十世紀福斯、環球、派拉蒙、華納、索尼哥倫比亞)所把持,外人想插一腳進來很難。

目前唯一的非好萊塢傳統勢力就是索尼哥倫比亞。

索尼可是花大價錢收購了好萊塢傳統公司哥倫比亞米高梅,才晉身為好萊塢六大之一。


具體看,1989年,索尼公司以34億美元收購美國哥倫比亞影業公司,還承擔了哥倫比亞影業公司16億美元的附帶債務,創下當時日本最大的一宗海外併購案。


2005年,索尼影視娛樂有限公司以48億美金收購好萊塢另外一家主要的電影公司-米高梅電影公司。

注意,索尼可是付出了大代價!34億美元、1989年,哥倫比亞公司,簡直是天價,沒差點把索尼拖垮。

事實上,索尼差點就熬不下去了,要不是2002年的《蜘蛛俠》扭轉頹勢,索尼就會徹底失去在好萊塢的話語權。

中國資本徵戰好萊塢:阿里影業躋身奧斯卡,華誼兄弟卻屢屢碰壁!

48億美金,2005年,米高梅,又要了索尼的半條命。

那可是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價格啊,更重要的是,那時的美聯儲還沒開印鈔機,美元還是很值錢的。這幾年,索尼一直想將虧損的米高梅出手。

儘管現在索尼情況不佳,但無論如何好歹都佔據了好萊塢六大位置之一。但對好萊塢傳統勢力來說,除了索尼,不允許第二個意外出現了。

在這大背景下,財大氣粗的中國資本徵戰好萊塢十分不順。

老實說,當年「一個小目標」王健林雄心勃勃進軍好萊塢,金妹兒極度懷疑,老王是想複製索尼的成功經驗,因為他打算插進六大及最有可能成為七大的獅門影業,奈何沒有機會。


早在2016年,就有消息稱,王健林想收購派拉蒙,不僅逼得維亞康姆雷石東家族修改公司章程,其他5大亦是強烈反對。

最後,萬達花了35億美元收購傳奇影業。而傳奇影業在收購前已經連續兩年虧損總計58.7億,負債90多億,給萬達帶來了巨大的負擔。

至此,宣告了萬達打算通過資本開路來實現對好萊塢的攻城伐地策略失利。

收購傳奇影業還令萬達影視資產裝入上市公司計劃一波三折:

2016年5月,萬達電影提出以372億收購萬達影視,收購標包括傳奇影業,如果收購成功萬達電影市值將突破千億。但由於傳奇影業的高商譽等問題,被深交所問詢,當年8月萬達電影即中止了重大資產重組。

此後,先是因為收購海外資產的限制使得傳奇影業被剔除出收購標的,此後萬達影視又向大股東萬達投資定向減資,估值由先前的160億元降至120億元。

歷時將近三年時間,萬達電影重組計劃才最終落地,2月27日晚,萬達電影公告稱,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萬達影視95.7683%股份、對價105.24億元的交易獲得證監會有條件通過。

中國資本徵戰好萊塢:阿里影業躋身奧斯卡,華誼兄弟卻屢屢碰壁!

(圖據萬達電影官網)

在海外收購失利的同時,萬達電影面臨著內外激烈競爭,業績不佳:

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萬達電影實現營業總收入141.01億元,同比增長6.59%,但營業利潤同比減少15.65%至15.79億元,利潤總額同比減少14.68%至16.0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93億元,同比下滑14.72%。

3

華誼兄弟好萊塢模式夢碎

如果說萬達征戰好萊塢好歹還抓著資本這副大牌,那華誼兄弟就是彈藥不足硬上陣。

華誼兄弟可以說是國內影視公司中最為嚮往好萊塢的,除了想在好萊塢插一腳,還希望將其打造成好萊塢模式。

中國資本徵戰好萊塢:阿里影業躋身奧斯卡,華誼兄弟卻屢屢碰壁!

王中軍曾對第一財經透露,欲效仿好萊塢「六大」,打通全產業鏈,把華誼兄弟搭建成一個平台,各大製片人、導演、演員或者工作室都能夠通過華誼兄弟的電影產業平台做出好的電影,而華誼兄弟也可以藉此擴大電影投資規模和數量,降低電影投資風險。

1998年才進入電影行業的華誼兄弟,憧憬著具有百年經驗、深厚財團背景、高度電影工業化的好萊塢六大,可謂是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2016年8月,華誼兄弟通過其在美國的全資孫子公司HUAYI BROTHERS INVESTMENT USA INC(下稱「華誼美國」)與美國知名導演及製片人安東尼·羅素和喬·羅素設立的公司Oakton Circle LLC(簡稱「羅素兄弟」)在美國共同投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

事實上,華誼兄弟的國際化試水沒有激起多少浪花,而所謂的效仿好萊塢,打通全產業鏈反倒導致了「去電影化」及對馮小剛的高度依賴。


最新業績快報顯示,華誼兄弟2018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虧損9.82億元-9.87億元,這是華誼兄弟自2009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凈利虧損。

虧損原因則是主要影片票房未達預期及對包括商譽在內的資產計提資減值準備。

更要命的是,萬達好歹還有錢,華誼兄弟則已經債務高台了。

截至2018年9月末,華誼兄弟總債務規模已經達到69.15億,其中短期債務為47.37億。中誠信國際將華誼兄弟主體及相關債項信用等級列入觀察名單。

後來,王中軍反思,稱在2019年將逐步剝離和電影、實景關聯較弱的業務與資產,回籠資金、優化債務結構,把這些錢拿來把內容製作做好做強。

有報道稱,為了償還巨額債務,華誼兄弟已抵押下屬公司股權、投資公司股權、自有房產、未來票房和院線應收款,似乎已把能夠抵押的東西全都抵押出去了。

縱觀這幾年中國資本徵戰好萊塢實況可知,資本和市場兩幅大牌缺一不可。

說白了,好萊塢要的一是中國的錢,二是中國的市場。後者顯然更重要。


這幾年,中國市場表現驚人,奧斯卡獲獎影片《荒野獵人》和《愛樂之城》相繼在中國地區上映,票房分別為3.77億和2.48億,都遠高於北美。

其中,強大的宣發力量,龐大的中國院線渠道,是好萊塢們覬覦潛力深厚的中國票房市場最為看重的要素,從而也給中國資本們留下了餘地和發揮空間。

阿里影業正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最後,金妹兒覺得,隨著中國資本在好萊塢的話語權越來越重,中國影人問鼎影后影帝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

須知,奧斯卡獎項背後正是好萊塢各大影視公司間博弈妥協的產物

部分資料源自第一財經

編輯|梅婧

本文為|金融投資報jrtzb028(微信號)原創文章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金妹兒

轉載須在正文開頭顯著位置

註明稿件來源及作者名,違者必究

本報法律顧問

北京煒衡(成都)律師事務所 羅浩斐 律師

聯繫電話 18628017105

聯繫金妹兒

商務合作:028-8696849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