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天風策略:中小創2018年年報快報有哪些增量信息?

天風策略:中小創2018年年報快報有哪些增量信息?

來源:金融界網站

中小創2018年年報快報

有哪些增量信息?——兼論如何尋找景氣向好的公司

天風策略:劉晨明/李如娟/許向真

聯繫人:韓旭東/吳黎艷

具體報告內容和數據交流請聯繫:李如娟

摘要

核心結論:

1、業績快報:中小創年報增速大幅回落,比預告差;但創業板指增速中位數有15.2%,逐漸恢復至內生水平(20%左右)。

2、後市觀點:成長佔優,景氣為先。配置層面:一是券商;二是工業互聯網、國產替代等成長板塊;三是建築(4月一帶一路峰會)、環保(兩會政策預期)、火電(增值稅減稅預期)等主題機會。

3、個股層面:能穿越周期的景氣指標:ROE環比(最有效)、凈利潤增速環比、毛利率環比。具體邏輯及選股結果見正文。

2月-4月初是上市公司業績披露的相對真空期,期間只有中小創年報快報的增量信息(2月底前強制披露)。此前,我們在中小創年報預告分析《穿過至暗時刻,迎接拂曉晨曦》中認為悲觀預期出盡後,頭部成長有估值修復的需求。然而,2月份市場的反彈幅度和節奏仍是超出市場預期,特別是業績爆雷指數 (8841183.WI)單月漲幅高達33%,大幅超過創業板指(25%)和滬深300(15%),這很大程度上受到資金和情緒的主導。因此,針對已披露的業績快報,本文主要討論兩個問題:

(1)業績快報有哪些增量信息?後市風格怎麼看?

(2)行業層面和個股層面如何布局?

1、中小創:凈利潤增速超預告回落,但營收增速下行斜率放緩

截至2月28日,中小板和創業板2018年年報業績快報已全部披露完。相比業績預告,業績快報提供的信息更豐富,除了凈利潤指標外,還有營收、資產和ROE等財務數據,快報未經審計但一般來說和正式年報偏差較少。

結論:中小創凈利潤增速回落幅度超出預告的增速,但營收增速下行斜率放緩且下滑幅度也較小,側面說明凈利潤增速的大幅回落受到一些大幅計提商譽、減值等非常規因素的衝擊。另外,創業板指的年報凈利潤增速中位數好於預告,有15.2%。

中小板、中小板(非金融剔除蘇寧):18Q4累計營收增速分別為16.6%和15.9%,較18Q3小幅下滑2.5和2.9個百分點;18Q4累計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4.9%和-30.3%,較18Q3大幅下滑37.9和40.2個百分點,且下滑幅度高於預告的-17.6%和-22.5%;18Q4凈利潤增速中位數增速為4.9%和5.1%;18Q4單季增速大幅滑坡至-115.4%和-130.5%。

創業板和創業板指:18Q4累計營收增速分別為16.0%和20.3%,較18Q3小幅下滑2.1和4.2個百分點;18Q4累計凈利潤增速分別為-54.1和-21.6%,較18Q3大幅下滑62.2和40.4個百分點,且下滑幅度高於預告的-47.5%和-16.5%;18Q4凈利潤增速中位數增速為4.6%和13.8%,中位數增速好於預告水平;18Q4單季增速斷崖式下滑至-450%和-119%。創業板由於大量異常利潤的存在,常規的剔除部分成份的做法影響已不大。

中小板由於業績預告披露的早,歷來準確度要低很多。2012年至今,中小板實際業績增速要比預告增速平均低7.1個百分點。而創業板的業績預告披露時間比較臨近正式財報,其準確度要高很多。2012年至今,創業板實際業績增速比預告增速平均低1.8個百分點。

2、後市觀點:成長佔優,景氣為先

開年第一篇報告中,我們詳述了創業板商譽減值的風險將在1月下旬隨著年報預告的推進而逐步釋放,並可能會衝擊整個成長板塊,詳見《Q1關鍵節點:成長股的至暗時刻和拂曉晨曦》。接著,在年報業績分析《穿過至暗時刻,迎接拂曉晨曦》明確提出迎接頭部成長的拂曉晨曦,認為年報預告的衝擊過後,頭部成長的可為階段在2-4月,市場將逐步修復和調整19Q1的業績預期。

目前時點往前看,我們認為仍是成長表現的時間窗。原因有三點:1)大環境:目前仍然處於社融拐點不能證偽的階段,歷史上信用擴張初期,雖然盈利尚未改善,但往往伴隨市場的估值修復。而從估值修復的角度,經過兩個月的反彈,目前滬深300的PE處於歷史分位的33%,而創業板指的是在17%位置。2)業績角度:創業板指業績風險釋放,一季報大概率比預期的好,但主板類公司一季報下行的幅度仍然分歧較大。3)從增量資金角度看:2月入場的增量資金,更偏好超跌的成長風格。向前看,由於被動資金流入的時間要到5月底和8月底,因此短期有可能形成外資流入的利好兌現階段。

長期看,相對業績變化決定市場風格。創業板2018年年報業績的斷崖式下滑,除了受商譽減值的影響外,由基本面走弱帶來的壞賬損失和存貨跌價等對業績的衝擊可能更大,這點至少在2019年上半年仍是風險因素,成長行業受此影響相對傳統行業較小。往後看,創業板指的盈利增速大概率能回到歷史內生增速均值水平15%-20%之間。另外,成長板塊2018Q1-Q2是盈利低位,而周期和消費是盈利高位,盈利的相對趨勢變化對成長板塊更有利。

配置層面,景氣為先:挑選景氣向上的行業和個股。建立以景氣度為核心進行選股,規避大幅計提商譽、壞賬和減值的公司,即使這些公司存在報表「洗澡」後的估值修復可能。應堅守選擇好公司的邏輯,具體可參考我們去年「長期擇股」系列專題。接下來我們將從行業層面和個股層面進一步剖析。

3、行業層面:逆周期行業景氣較高,成長行業盈利或企穩

進一步分析行業景氣度的變化:

從一級行業年報快報看,2018Q4累計增速(中位數)相比Q3有提升的行業主要有(括弧內為漲幅與Q4增速提升百分點):農業(8.3%,21pct)、紡服(17.6%,14pct)、電子(10.6%,14pct)、交運(-2%,8pct)、計算機(5.4%,7pct)、醫藥(14%,5pct)、銀行(9.7%,3pct)、食品飲料(24.9%,1.5pct)等。

從二級行業年報快報看,Q4累計增速相比Q3有提升的行業主要有:採掘服務、畜禽養殖、通信設備、光學光電子、農產品加工、水泥製造、通用機械、計算機設備、生物製品、服裝家紡、水務、家用輕工、動物保健、高速公路、食品加工、電子製造、電力、其他電子、銀行、基礎建設、計算機應用等。

增速大於20%的二級行業有:水泥製造Ⅱ、畜禽養殖Ⅱ、醫療服務、採掘服務、房屋建設、飲料製造、一般零售、食品加工、服裝家紡等。部分行業可能由於披露數據不全,而導致一定程度的高估。

總體來說,在宏觀經濟下行環境中,傳統的逆周期行業(農業、公用事業、食品、銀行等)盈利表現出一定的抗周期特徵。往前看,2019年,整體的工業企業盈利增速還會由於基數和PPI回落的原因慣性下行。在這一過程中,一是關注改革利好疊加交易量提升的券商等行業;二是布局有估值修復和基本面修復預期的成長板塊,尤其是工業互聯網和全面國產化替代;三是估值和業績都在底部,且有一定催化劑預期的建築(4月一帶一路峰會)、環保(兩會政策預期)、火電(增值稅減稅預期,但需等待動力煤價格見頂)。

4、個股層面:如何尋找景氣向上的公司?

個股層面景氣度的判斷,除了自上而下先挑行業再挑個股的做法,還可通過核心盈利指標的趨勢來判斷。我們在2018年12月17日《財務視角的最優選擇》一文中,回溯2005年至今的每個財報期,常用的盈利指標和估值指標的高低與個股漲幅的關係,進一步判斷哪些財務指標的有效性能夠穿越周期。關於指標的有效性及核心結論如下:

一是指標有效性:

(1)關於盈利能力:營收增速/凈利潤增速/ROE絕對水平的高低,對選股的指導作用並不能貫穿始終。在某些年份會失效,比如2009年和2014年。

(2)關於盈利趨勢:ROE趨勢是判斷行業景氣度最好的指標,其次是凈利潤增速環比、毛利率環比(環比=當期/上期-1,即一階導)盈利能力是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但核心是要買入盈利能力在提升的公司。

(3)關於估值(PE/PB及歷史分位):低估值的行業並不一定能抗周期,甚至在盈利見頂回落的過程中,部分低估值的行業往往會越跌越貴。

(4)關於ROIC:不管是絕對水平還是環比變化,有效性不如ROE。

(5)關於現金流比率(凈經營現金流/營收)與股息率:2016年之後也較有效。

二是核心結論:

(1)財務數據在財報披露後仍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即財報披露之後,可看著數據操作。

(2)景氣度不在於盈利的絕對水平,更重要的是盈利的邊際變化,即ROE/增速/毛利率的環比變化。

(3)能穿越周期的景氣指標:ROE環比(最有效)、凈利潤增速環比、毛利率環比。

順著景氣度判斷的邏輯,從已披露2018年年報業績快報的公司中挑選滿足條件的公司。

由於業績快報信息較少,選股參數設定也較簡單,結果僅供參考。

風險提示:海外不確定因素,宏觀經濟風險,公司業績不達預期風險等。

註:文中報告節選自天風證券研究所已公開發布研究報告,具體報告內容及相關風險提示等詳見完整版報告。

證券研究報告策略中小創2018年年報快報有哪些增量信息?——兼論如何尋找景氣向好的公司

對外發布時間 2019年3月2日

報告發布機構 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已獲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

聯繫人 吳黎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供應緊張及貿易形勢緩和提振 原油收漲創近三個月新高
2月12日龍頭低吸操作策略

TAG:金融界 |